中资银行国际化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至今已近40年,中国金融市场在引进大量外资的同时,也在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各类中资金融机构,尤其是中资银行都在为拓展海外市场而努力且初具规模。

一方面,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其本身的规模、区位选择和模式探索都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银行是金融服务的重要供给者,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金融支持,中资银行海外发展现状既可反映中资企业的海外发展情况,也会对以后的中资企业国际化拓展产生重要影响。

2015年9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浙江大学互联网与创新金融研究中心(CIFI)、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资银行国际化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IMI执行所长、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下载论文网   《报告》是在国际经济呈现分化新格局、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在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范围齐升、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趋势下,在“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行的历史契机下形成的。

报告》着眼于直观且深入地分析中资银行国际化现状,通过层次分析法,选取三类指标从境外资产积累、营业情况、分支机构以及海外并购等多方面建立中资银行国际化指数(Chinese Banks Internationalization Index,简称CBII),并分别对国际化实践较为丰富的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进行指标评估与排序,两个指数体系主要区别存在于具体指标参数的选择和权重的设定。

报告》通过CBII的编制,综合反映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使各中资银行正确认识自己目前的发展水平及市场地位;并通过数据的实时更新反映其动态进程,分析中资银行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有利于中资银行更好地制定下一步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同时,该报告为评估其他金融机构的境外发展水平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与思路。

五大核心结论   五大国际化中国银行遥遥领先。

从指数来看,中国银行连续八年国际化指数为五大行平均水平的2.5倍以上,最大时为3.5倍;工商银行与交通银行近八年基本位于五大行平均水平线上;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国际化稍显滞后。

增速来看,农业银行年均增速最大,随后依次为工行、建行和交行,中行略有负增长(可能由于边际增速递减而引起)。

五大行2014年国际化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中国银行(20.99)、中国工商银行(8.17)、交通银行(7.12)、中国建设银行(4.08)、中国农业银行(2.72)。

股份制银行国际化中信银行占得先机。

从指数来看,中信银行国际化水平大幅领先,约为三家银行综合平均水平的1.5倍,招商银行和广发银行则在平均水平线下方。

增速来看,广发银行增长最快,其次为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国际化进程近5年则陷入停滞。

部分股份制银行的2014年国际化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中信银行(4.38)、招商银行(2.29)、广发银行(1.22)。

中资银行境外资产、营收和利润占比远低于国际大型银行

近八年五大行平均境外资产、营收和利润占比分别为8.09%、6.12%和6.30%,而相应的花旗银行数值为60.29%、50.59%和50.32%,汇丰银行为48.36%、62.35%和69.05%,约为五大行平均值的8倍。

由此可见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远。

中资银行境外资产、营收和利润增速持续高于国内经济发展

除了受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以及国内四万亿投资的驱动外,2007年至2014年的8年间,中资银行境外资产、业务发展在大多数年份保持了显著高于境内业务、对外直接投资(ODI)、对外贸易以及我国GDP的增长,尤其是五大行的境外业务近几年平均增速高达28.56%。

而在五大行中,境外资产规模最小的农业银行近些年境外业务增速最为突出,2014年达到了76.77%,是五大行平均增长率的2.6倍。

五大海外机构近一半在亚洲,分布集中。

从总量上来看,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境外机构远多于其他三家银行,几乎占到了四分之三。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五大海外机构约一半集中在亚洲地区,说明国内银行对外扩张时多以周边地区作为首发地点,同时,近些年亚太地区新兴国家发展迅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大幅增长,促使了中资银行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拓展。

另外,欧洲和美洲等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数量显著高于非洲地区,这表明除了拥有地缘优势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之外,中资银行资本会优先向资本充裕的发达国家流动。

中资银行海外发展战略建议   在充分了解目前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阶段和现状的基础上,《报告》总结了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海外发展经验,提出下列战略建议。

首先,各银行应立足自身实际,审慎制定国际化规划,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海外扩张,切勿跟风。

其次,在“走出去”的区位选择上,应牢牢抓住国家政策的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同时向新加坡、香港等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拓展,并努力填补欧洲空白,加强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的布局。

第三,在“走出去”的模式选择上,对于刚走上国际化道路的商业银行来说,若东道国监管限制较低,先采用新设境外机构的方式或许相对稳妥一些,待熟悉环境,找到合适的收购对象之后,再通过并购重组、机构整合的方式实现现有机构的有效扩张。

最后,在有着积极预期的海外发展前景下,中资金融机构应坚持“走出去”的发展目标,拓宽境外发展区位选择,正确选择海外发展模式,并积极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实现稳健而快速的海外发展

在“走出去”的机构形式选择上,初期可设立代表处,之后可考虑通过分行发挥集团优势,通过子行设立防火墙。

报告》的指标体系是开放且保持动态调整的。

随着中资银行“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方式逐渐多样,中资银行国际化统计指标一定会更加完善。

□。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