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铜胎掐丝珐琅狮纹碗

碗形规整,外壁以蓝色珐琅为底,繁密地铺满纹饰,饰四只瑞狮争戏绣球,其间散落各式杂宝,紫、白、青、珐琅料色泽饱满,对比强烈。

狮身用黄色,这种黄色珐琅料称为“冻姜色”,出现并流行于明中晚期,时代特征明显。

毕业论文网 /6/view—11505388.htm  此碗品相保存完美,珐琅完整无伤,实属不易。

参考目前国内外拍卖价,约人民币二十万元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使用的珐琅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历史上对中国掐丝珐琅工艺的源起时间并无明确记载,考古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

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先在云南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

但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明代景泰年间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达到辉煌阶段,“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

清代景泰蓝工艺已闻名天下,大量出口国外,成为海外贵族家庭中的摆饰品。

这时期的景泰蓝品种丰富、制作工艺精湛,在原料上不再沿袭明代使用青铜作胎骨,而是采用延展性能较强的纯铜作材料,应用了新的制胎、掐丝工艺,乾隆时期景泰蓝工艺达到顶峰。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