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错构瘤36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摘要 目的:探讨错构瘤诊断鉴别诊断

方法:收治肺错构瘤患者3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手段及治疗方式。

结果:术前仅4例诊断正确,误诊率88.89%。

结论:肺错构瘤误诊率高,术前难以诊断确诊有赖于手术病理支气管内型可依靠气管镜检查确诊

积极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肺错构瘤诊断鉴别诊断   错构瘤的含义在1904年初次提出,是一种正常组织因胚胎非正常发育而形成的瘤畸形,或是由组成正常肺的各组织非正常混杂而成的真性肿瘤。

近些年来大多研究者认为肺错构瘤是一种真正的间叶性良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的未分化间质细胞。

仅有约8%的肺部肿瘤为良性肿瘤,较罕见,而有75%~77%的肺内良性肿瘤为肺错构瘤,居于首位。

错构瘤按照肿瘤生长的位置差异,可分类为肺内型支气管内型(又称腔内型),腔内型占1.4%~10.0%,极为少见。

治疗肺内良性肿瘤的主要及传统方式是手术切除。

影像学特性与肺恶性肿瘤相似,极易引起误诊,因此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等方面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极具必要性,以便减少误诊。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肺错构瘤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6例,女26例,男10例;其中35例年龄38~76岁,为肺内型;1例19岁,女,为支气管内型

临床表现:痰中带血3例,咳嗽、咳痰5例,声嘶1例,其余无特殊临床表现,查体时胸部CT发现病灶。

病程10 d~6年。

影像学表现:36例患者均行肺部CT检查,均为孤立灶,左侧12例,右侧24例。

病灶多为独立的圆或扁圆形致密影,1例见分叶,1例见钙化,1例合并胸腔积液。

未见明显“爆米花”样表现。

直径≤10 mm 3例,10 mm。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