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每次献血400ML的可行性和紧迫性 献血300ML有影响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大力宣传,市民对无偿献血工作认识不断提高,每次400mL献血量被越来越多的献血者所接受,这对保障临床用血、减少和杜绝经输血传播相关性疾病、促进输血事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每次献血400mL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六条规定“血站献血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ml,最多不超过400ml,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

很显然,一次献血400ml法律上是允许的,这是科学倡导每次献血400ml的法律依据和前提。

国际上有很多国家是一次献血400ml以上的,如:美国、英国、瑞士、加拿大等[1]。

日本、韩国等亚裔国家每次献血量也都在250~500ml,而且已经推行数十年,实践证明对人体没有不良的影响。

2每次献血400mL的科学性2.1对献血者无影响:从医学生理知识上看,正常健康成年人的总血量约占人体体重的8%,其中80%参与血液循环,20%的血液贮存于肝、脾、肺和皮肤等器官[2]。

当人体失血达一定量时,储备血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维持血容量稳定。

另外,一次献血400ml可有效刺激人体神经系统发挥调节作用,促进血液新陈代谢。

一次献血400ml比一次献200ml更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有效地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血液生理分析,每次献血400ml仅占全身血液的8%左右,献血后多喝水,快则0.5h,慢则2h就能将水和钠盐补足[3],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只需7~10d时间就恢复到献血前水平[4]。

2.2对受血者有益: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医学界提倡一次献血400ml,因为现在临床用血量一般都在200ml以上,需要的供血者比较多,相应的受血者感染血行传播性疾病、发生输血免疫不良反应的几率就增加。

一次献血400ml对保障临床用血,减少   和杜绝经输血传播相关性疾病、降低输血免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一袋400ml血液,医院血库只用做一次交叉配血等检查,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减少了护理工作量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3对采供血机构有利:南方晨报曾报道,我国某些省份每天的采血量与每天的用血量相比,形成巨大的缺口。

甚至有些省市每天的采血量只是用血量的一半。

对于我们广东省的绝大多数血站来说,采供血基本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但存在偏型情况,特别是O型血普遍长期紧缺,有些大型医院在紧张时期至为此而停做大的择期手术。

如果我们采用400毫升的献血量的话,那么我国严重的“血荒”、特殊的偏型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

400毫升献血量有利于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在总供血量不变的情况下,推行一次献血400ml可减少一半的无偿献血人次,不仅减轻了无偿献血宣传、组织、动员等工作的压力,更是大大增加了血液资源储备,这对于应付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一次采血400ml有利于血站成分血的制备,减少发生差错的机会。

采血量相同,采集200ml血量的成本显然高于400ml的成本。

如果在血液采集到运用于临床的整个流程中,消耗的成本降低,节省的资金就能够运用于输血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总之,随着人们对安全输血意识的逐步增强,科学献血将逐步深入人心。

400ml献血量被越来越多的广大无偿献血者所接受,这对减少传染病经血液传播几率、不安全的多人份输血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促进输血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站应当加大这方面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400ml血的采集率,使采血量由200ml逐步过度到400ml。

这也是今后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庆林.献血为了你我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5   2 邢培清、李建斌.现代实用临床输血.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8,3—5   3 华玲琳、岳树森.输血与血库专业知识问答.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17   4 王培华.输血技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11      作者单位:526000广东省肇庆市中心血站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