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智远:防永远大于救

郑智维。

“清明期间,有群众祭祖时引起一次山火,烧死了不少树。”采访中,萧县蓝天救援队队长郝智远向记者展示了几段用手机拍摄的视频。

郝智远所在救援队是一家纯公益的民间紧急救援机构。成立于2015年11月,该救援队目前拥有56名正式队员、200余名预备队员,其中5人考取应急救援员证。

除了山林火灾外,郝智远所在救援队日常的救援内容包括水上救援、深井打捞、“宝贝回家”(寻亲、寻人、打拐)及大型公共安全保障等内容。

“每次接到救援电话心里都不舒服。”在他看来,防永远大于救,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尤为重要。

除了参与重大救援外,郝智远队员还经常到学校、企业开展防灾减灾(防溺水、防火、防震、防拐等)及应急救援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次艰难的救援

救援队成立以来,郝智远对自己组织参与的每次救援活动的场景都历历在目。

2018年8月,受台风“温比亚”影响,萧县遭遇强降雨袭击,全县乡镇普遍受灾,道路冲毁,农田被淹,部分村庄群众被水围困。

接到县应急指令,郝智远迅速组织队员携带冲锋舟奔赴一线参与救援。到达现场后,郝智远与抗洪抢险人员一起分析灾情、制定营救方案。

由于地势低洼,遭遇特大洪灾的花甲寺村上游洪水倾泻而下,漫灌田野。其中,夏村、陈庄、河弯等自然村均被淹没,村民被困水中。

肩扛绳索,驾驶搜救艇,32名队员投身到紧张的营救之中。

那天夜里零时,上涨的水位曾达到救援人员的肩部。4名救援队员驾驶冲锋舟被困在里面了。对讲机和手机要么进水,要么没电,郝智远被困村里的救援队员也失去了联系。

为尽快救出被困群众和救援人员,郝智远带领外部增援人员拉着救援船经过多次尝试,才艰难进入到村内。

队员下水救援,女同志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从当天下午开始,救援持续到第二天晚上9点多。儿童、老人、妇女优先,最多一船运20人。”郝智远回忆说。

除了萧县蓝天救援队,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消防队也参与救援。经连续苦战,最终将被困村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每年参与救援三四十次。

每次接到任务,郝智远会在志愿者群里发报备通知,有时间的队员主动跟帖报备。

平时,郝智远是一名从事公共卫生的医生。救援队的其他队员也都有本职工作,教师、个体户、警察、退伍军人、公务员……。

从过去的几年看,郝智远所在救援队每年大概能参与三四十次救援

除了在本地及周边区域开展救援外,郝智远所在救援队还去过安徽桐城、湖北武汉等地。今年1月31日凌晨4点,郝智远和7名队员前往武汉黄陂区疫情防控捐赠物资联合仓庫,参加了为期14天的志愿服务工作。

作为志愿者,郝智远队员们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到机场接收捐赠物资。将各国及企业捐赠物资集中搬运到仓库指定地点,再根据医疗、食品等品种分类,为各医院、单位办理领取手续,以及运送医疗物资至定点医院。

“每次参与救援,老婆都非常支持,但老妈总是难免担心。”郝智远说,疫情期间,郝智远去武汉没敢告诉老妈,而是说去上海。老妈后来知道了,总是睡不着,直到他回到县里隔离了才把心放下。

有一天晚上,郝智远队员们一起去机场接收国外捐赠物资,然后分发给50多家医疗单位。

萧县花甲寺洪灾救援。图/刘民。

因为对语言不精通,印着俄语、英语、泰语等文字的外包装让队员们犯了愁。“只能先用手机挨个检索翻译,然后再细心归类,原本一个多小时能卸载、分类完的货,队员们一直忙到凌晨1点多。”郝智远回忆说。5年成长。

5年前,郝智远在朋友的带领下第一次参加救援

当时虽然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但那次救援的场景让郝智远难以忘怀:当时是在宿州,因为焦急无助,受助者家人给救援队下跪感谢。

救援归来,郝智远开始琢磨如何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他组建起救援队伍。

从五六个人开始,队伍逐步壮大。

第一条救援船是郝智远花了3000多元买的,很多救援装备都是队员们自己购置或制造的。“从开始的一无所有,到现在救援队添置了移动照明灯、绳索、操舟机、无齿锯、船、油锯、装备车等救援装备。”郝智远说。

坚持不做广告、不做代言、不做商业和收费项目,郝智远所在救援队没有固定经费。

出力、贴钱、有时还要冒险,做一名救援队员需要有情怀。“队员自费是常有的事情。”郝智远说,除了少量社会捐赠外,救援队评优的奖金和省市级优秀队员个人的奖金都捐赠给队里用作经费。

除经常参加技能训练外,郝智远曾两次到凤凰岭国家地震救援训练基地参加培训。如今,他已考取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颁发的四级/中级技能应急救援员证。

郝智远看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救援队员,仅有情怀是不够的。“除了参加救援技能训练、考核合格外,预备队员成为正式队员还要经过至少一年的考察期,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0个小时。”他说。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