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血管、消化系统及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 目的综述近年来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消化系统等方面的 研究 进展。 方法 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 文献 二十余篇,进行系统的回顾性 分析 与综合。结果植物黄酮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其中对心血管、消化系统异常的抑制作用尤其明显,实用价值较高。结论 黄酮化合物作为新药开发的资源值得重视。

【关键词】 生物黄酮; 心血管作用; 消化系统作用 代写论文

近年来生物黄酮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可喜成果,尤其在心血管、消化系统以及镇痛作用方面。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研究及其临床 应用 进展综述如下。

1 心血管系统 论文代写

1.1 沙苑子黄酮沙苑子黄酮(total flavonoid fractiono Astra)是从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分离而得,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尹钟洙等[1]曾初步观察到静脉注射沙苑子水煎剂及其总黄酮可引起血压明显下降, 李景新等[2]报道沙苑子黄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有明显降压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血管紧张素(Ang)水平有关。吴捷等[3]认为沙苑子黄酮抑制心肌细胞钙离子内流。 代写论文

1.2 沙棘总黄酮(TFH)沙棘在许多药理作用方面与银杏相近,而银杏(TFG)抗心脑缺血作用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王立群等[4]实验表明,TFH和TFG对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缺血后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能明显减轻缺血后LVPSP,+dp/dtmax下降,TFH作用明显优于TFG。

代写论文

黄酮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作用。吴英等[5]研究表明沙棘总黄酮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损伤区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显著提高大鼠心肌组织SOD活性并减少MDA的生成。TFH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自由基清除酶活性及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毕业论文

1.3 淫羊藿总黄酮许兰之等[6]研究了淫羊藿总黄酮(TFE)对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作用,发现TFE选择性阻断离体及整体动物心肌β1受体,对气管β2受体和血管平滑肌α受体无阻断的作用, 此研究为临床应用淫羊藿 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了 理论 依据。

1.4 水杉黄酮程虹等[7]报道用水杉黄酮10 mg/kg ip可推迟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持续时间;提高氯化钙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阈剂量;增加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用量;还能对抗心肌缺血复灌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表明水杉黄酮具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水杉黄酮明显减少甲状腺素所致心脏肥厚大鼠心脏重量,缩短心肌纤维直径,减少心室蛋白质及RNA含量,降低心室Na+—K+ATP酶及Na+—Ca2+ATP酶活性, 表明水杉黄酮对甲状腺素所致大鼠心脏肥厚具有抑制作用, 提示水杉黄酮逆转心衰致心肌肥厚有一定的意义[8]。

毕业论文

2 消化系统 毕业论文

2.1 黄芩茎叶总黄酮黄芩茎叶总黄酮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胆盐的吸收(P<0.01),其与考来烯胺的抑制胆盐吸收的作用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抑制胆盐的吸收可能是黄芩茎叶总黄酮调血脂作用机理之一。黄芩茎叶总黄酮应用于降血脂和防治冠心病可能会优于考来烯胺。但黄芩茎叶总黄酮抑制胆盐吸收的同时,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会不会受到抑制尚须进一步研究[9]。

论文代写

我室近来研究表明皱皮木瓜提取物依剂量抑制胃肠运动; 抑制回肠自发性收缩反应和非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诱导胃底平滑肌收缩的量效曲线;同时能减弱Ca2+所致兔回肠收缩, 木瓜提取物对胃肠平滑肌收缩的松弛与抗钙作用有关[10]。提示皱皮木瓜具有解痉作用论文网。

3 镇痛抗炎 代写论文

3.1 银杏叶总黄酮 毕业论文

小鼠扭体模型上,皮下注射银杏叶总黄酮20~80 mg/kg,可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数,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在小鼠热板模型上,皮下注射和侧脑室注射银杏叶总黄酮均可显著地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结果表明银杏叶总黄酮明显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有中枢机制的参与[11]。 论文网。

3.2 芦丁宋必卫等[12]对芦丁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芦丁(6.25~100 mg/kg,ip)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小鼠扭体反应;芦丁(50~100 mg/kg,ip)明显提高小鼠嘶叫刺激阀值,显著延长小鼠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表明芦丁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比阿斯匹林强, 但比吗啡弱。 代写论文

3.3 木瓜野木瓜系木通科野木瓜属植物,具有祛风止痛功能。野木瓜对髓鞘和轴突膜有亲和力,可引起髓鞘和轴突膜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神经传导阻滞[13]。我室实验结果表明:资木瓜提取物对醋酸、温度所致小鼠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消肿作用很弱[14]。 代写论文

3.4 荞麦叶总黄酮荞麦叶总黄酮(TFBL)能明显减轻肉芽肿的形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抑制耳肿,显示TFBL具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15]。其机制可能与TFBL所含的主要成分芦丁和槲皮素有关。据报道,槲皮素对12脂氧合酶的活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 影响 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过程。芦丁、槲皮素镇痛机制还与钙离子拮抗有关 。TFBL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16],可能也参与抗炎作用,有待深入研究。荞麦叶资源丰富,其提取的TFBL几乎无毒,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论文代写

3.5 黄蜀葵花总黄酮(TFA)黄蜀葵花总黄酮TFA(ig或ip)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小鼠扭体反应;TFA(140,280 mg/kg,ig)可使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的Ⅰ、Ⅱ相反应明显减轻,TFA(ip)对同侧ip福尔马林导致的疼痛可产生同样抑制作用,但对侧ip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无明显影响;动脉注射TFA 200 mg/kg可明显减轻KCl诱发的家兔疼痛反应;连续用药可使TFA在小鼠跳跃实验中阳性率为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FA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且局部给药有效,连续用药无成瘾性。TFA的镇痛机制可能既不同于阿片类药物,也不同于非甾体抗炎药,是一个镇痛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新型镇痛药物[17]。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