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何需愁白头]一夜愁白头

编者按   据2006年中国首次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推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程度将达到30%,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

然而,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为2.5万亿元,这样庞大人群的赡养照料无疑会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但是,老人们的“后顾”就一定会堪忧吗?   不!因为令人欣喜的是,在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复杂情况之下,除传统的家庭养老,以及敬老院、福利院养老等社会化养老方式之外,一些基于家庭和社区的新型养老方式也在不断出现,让很多老人感受到了晚年生活的轻松和安详。

A携手自助:养老之路好轻松      如今的社会,老人逐渐多了,其中单身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多了。

这些需要照顾老人如何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得到保障呢?一些老人不等不靠,首先行动起来―伸出手来,相互照顾

1.“空巢老人搭伙养老      陈大妈和赵大妈住在同一个机关大院里。

1998年,两人的丈夫因病先后去世。

大妈住另一个机关大院,丈夫在2001年因病去世。

三位大妈的子女均已另立门户。

大妈是陈大妈的朋友,料理完丈夫的后事,便到陈大妈家来小住。

大妈为求热闹,叫上赵大妈来聊天。

三个人有说有笑,都觉得日子突然轻松、愉悦了许多。

于是张大妈提议:我们搭伙过吧。

这样,都不寂寞,还可以相互关照。

先住我家,然后轮流住。

从此,这三个大妈开始形影不离地一起做饭、逛街、旅游,仿佛是一家人。

许多“空巢家庭老人既不愿意进养老院,又没有合适的其他去处,只得一个人日复一日地在孤独中度日。

这一方面苦了自己,另一方面也给子女造成压力。

其实,对于那些不愿意去养老院的空巢老人来说,找几个境况接近的朋友搭伙过日子,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好处一:排遣寂寞。

对于空巢老人来说,最大的苦闷也许不是身体的衰老,而是一个居家过日子的冷清和无人说话的寂寞。

因此,有几个可以说说话的“聊伴”是晚年莫大的安慰和享受。

好处二:相互关照。

生活和行动的不便是空巢老人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问题。

比如一个腿脚不灵便的老人独自洗澡、买菜、上医院就是难题;而要一个有关节类疾病的老人经常去洗菜、洗碗,无疑会加重其病情。

这种情况下,与其求人不如求己。

几个身体状况各不相同的老人组合在一起,相互照应着,谁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互相取长补短,难处就会变得不那么难了。

好处三:节省开支。

这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人过日子柴米油盐、水电气一样都不能少,三个人过日子也是这些东西,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亚红)      2.老人互相照顾好      即使不是“空巢老人,他们很多人也并不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完全寄托在儿女们的照顾上,他们更看重的是老人之间相互照顾

一个大院的老人   可以互相照顾   初春,一位老太太的老寒腿毛病犯了,行动不便。

她的子女们都上班,便给她请了一位保姆。

但老太太说什么也不同意,让儿子把大院里的那些老伙伴请来照顾她。

结果,这些老伙伴一来,老太太的精神就好多了。

她们在一起说话、打牌,非常开心。

于是,老太太的子女们就对这些老人说:“你们来照顾我妈吧,我们给你们开工资。

”那些老人说:“不用,这是互相照顾

你们家不也给我们提供了活动场地了吗?”   儿女亲家可以互相照顾   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结婚以后就有4位老人需要照顾

有的年轻人往往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留守父母”的照顾就成了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老人互相照顾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有一对独生子女结婚后,为了自己的事业,他们要经常到外地出差,很难顾得上双方的老人

但双方老人对儿女们说:“你们放心地走吧,我们会互相照顾的。

”果然,在儿女们走后,这对儿女亲家就互相照顾起来。

互相照顾的结果还真的很好。

过去是一个人病了,另一个照顾

现在是一个人病了,三个人一起照顾

过去家里有事,是两个人面对,现在则是四个人一起处理。

有共同爱好的老人可以互相照顾   有共同爱好的老人可以聚到一起玩儿。

其实,在一起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照顾的过程。

有一位老人特别喜欢旅游,可是他担心一个人出去不仅孤单,而且有什么事情也没有人照顾

于是,他就发出了一个信息,想和有共同爱好的老人一起活动。

结果,很快就有七八位老人作出了响应。

于是,他们就结伴而行了。

在出行的过程中,这些老人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且在行程中都互相照顾着。

从外地回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

(卢卫平)      3.孤寡老人自组家庭养老      让散居的孤寡老人自愿组合成家庭,政府为他们集中建房,让他们共同安度晚年,这不仅缓解了政府为每个孤寡老人单独建房的压力,还使得老人们从此不再孤单,生活上的相互照料让他们重新体会到了亲情与温暖。

目前在河南荥阳已组建了20多个这样的家庭,上百老人过上了大家庭生活。

在荥阳市高村乡史坊村内,一处标号为“温暖工程012号”的院子格外显眼。

这所院子共有5间房,住着3位老人:70岁的张虎群是这个家庭中的老大,72岁的张顺庆是老二,63岁的张毛岗是老三。

“张虎群当老大,是因为他能劳动、会做饭,也很乐意照顾另外两个人;张顺庆腿不太方便,但还能照顾自己,比张毛岗好点,所以排老二。

”高村乡民政所所长杜淑华说。

这个组建3个月的家,是荥阳市为供养孤寡老人而尝试的“类家庭”中的一个

政府发给“类家庭”中老人每年每人1000元的生活费,村、组每年再补贴每人200元,老人的承包地由组长负责转包出去,保证每人每年收入300斤小麦。

就医问题采取“小病村负责、大病乡负责”的原则。

荥阳市民政局有关人士指出,这种形式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便于老人相互照顾、相互交流,提高了生活质量。

(宋振科王战龙)      B“海曙模式”:居家养老又一春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四二一”家庭增多,传统的家庭照料正受到严峻挑战,养老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2005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两岸四地社区服务交流大会上,宁波市海曙区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居家养老示范区”,其社会化养老模式得到专家一致肯定,而且也逐渐在国内其他地区推广。

1.日托服务“一条龙”      在“居家养老”方面,宁波市海曙区采取的是“走进去、走出来”的方式。

“走进去”,是指政府为那些80岁以上独居的困难老人,按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购买服务服务人员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每天上门服务至少1小时;“走出来”,是指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融入“大家”。

海曙区每个社区都建立了带有日托服务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设了包括文化学习、心理咨询、保健治疗、慈善救助等6大类50多项免费或低偿服务项目,为千余名老人提供送饭、洗澡、洗衣、巡视、陪送看病、清洁卫生、康复锻炼等人性化“一条龙”服务

2.信息平台与义工服务      为了更好地监护患病的独居老人,海曙区还借助81890服务平台,别具匠心地设计出“一键通”电话机,事先将高龄病人的姓名、住址、病史及子女所在社区居委会的电话等资料输入信息系统。

当高危用户拿起话机后,信息系统会自动接通并显示用户信息,有关人员在第一时间里就可以实施救助。

与此同时,凡70岁以上独居生活但又未达到政府购买服务条件的老人,还可以得到由区敬老协会发放的“居家养老义工服务卡”,享受包括管道维修、代充煤气、代购物品、换洗衣裤、修剪指甲、就医陪护等免费服务项目。

义工与他们相邻而居,上门解难非常方便。

3.“心贴心”温暖老人心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在帮助空巢独居老人安享居家养老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这个区有1300多位老人享受政府出资、民间组织机构上门服务的方式,在家安享晚年。

2003年,为解决独居困难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在当时辖区社会养老机构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区政府出资15万元,通过竞标的方式,购买民间非营利组织“心贴心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并为老人安装了安康通呼叫,有效解决了辖区内100位生活困难的独居老人生活服务问题,深受老人们欢迎;2004年,又出资35万元为220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006年,购买服务的资金提高到120万元,全区1300位困难独居老人居家照料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戴卫民)      C“渐进式退休养老,工作休闲两不误      “渐进式退休养老是一种新的理念,它把退休看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终点;它是将工作和休闲结合起来的一种养老方式。

“渐进式退休养老,也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新潮流之一,特别是发达国家持这种理念的人很多。

据美国退休人员协会的调查显示,有69%的美国人希望退休后仍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工作。

即使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中国等,这种倾向也越来越明显。

许多老人都喜欢“渐进式退休养老

其主要理由是:      1.能充分发挥   老年人的才能和余热      如今,大部分退休老人还都身体健康(虽然有点老年慢性病),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内,还有一定的甚至是较强的工作能力,可以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

2.有益于老年人健康长寿      有些人认为,退休是“朽木”,无力再工作、再创业了。

这种认识早已被事实驳倒,大器晚成者比比皆是。

许多高龄老人说:“我整天过得很充实,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

”这就是他们健康长寿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每天的生活安排得很紧凑,就能使你的手、足、大脑和内脏等生命部件有效地运动起来,就能延缓其衰老进程。

工作着是快乐的,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把休闲和工作结合起来,不管有无经济收益和收入的多少,都会获得成功感、满足感、快乐感。

(张兴娥王松山)   (本栏图片由胡继斌拍摄)      话外音      茄子缺水时会发出微弱的呻吟,向日葵获得雨水和足够的日照时,会发出悦耳的声音,生态学家因此说:植物是“知物”。

那么,人呢?没有人不承认自己对舒适的生存条件有种本能的渴求。

上述一组文章所提及的“携手自助”、“海曙模式”、“渐进式退休”三种新型养老方式,让很多人享受到了后顾之乐……这便是心灵放晴的感觉!   是的,今天这些经历过生活忧患的老人,还是充满希望的。

因为今年的“两会”将老龄问题提升到了关系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高度。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提“共享”理念,强调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挥老年人才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

”   民心不由得涌动起一股热乎的感觉,每一位老人倍感既有生活的权利,又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力。

养老,是生命的另一种尊严;养老,强调的是心理的和谐。

我们期待涌现出这更多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模式!   (古月)。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