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运用的再认识

一、重要性重要性水平

(一)重要性 代写论文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是:“本准则所称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 会计 报表中错报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 影响 会计报表使用的判断或决策。”可见重要性是指一种错误的程度,是报表中的错报漏报是否会影响使用者进行 经济 决策的临界点。它不仅包含数量上的,还有性质上的。重要性实质上强调了一个“度”,在会计或审计报告中,允许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或不正确的存在,但是要以这个“度”为界。重要性原则的运用贯穿于会计、审计 理论 及实务中,但重要性水平则可以是针对会计报表、会计账户乃至于各项交易,在多数情况下是针对会计报表的。 代写论文

(二)重要性水平 毕业论文

重要性水平就是重要性的具体标准,是指会计报表中允许错报漏报的最高限额。在审计实务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重要性水平:实际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估计重要性水平。这三种水平的内在逻辑是:报表使用者总有一个决策点对他来说是重要的,但这个点相对于审计人员又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在实务中由于报表使用者可以接受的重要性标准各不相同,所以这种客观仅是相对的。我们把这个相对来讲是客观的决策点称为实际的重要性水平。在编制审计计划阶段,由于必须确定重要性水平,以便于确定审计程序性质、时间和范围,在审计计划后评价审计结果。所以审计人员必须在计划阶段根据各种情况,利用自己的专业判断,评估出计划的重要性水平。估计的重要性水平是指评价审计结果时,由于对被审计单位的进一步了解,审计人员会对原有的计划水平进行调整,从而形成估计的重要性水平,作为评价审计结果的依据。由此可见,实际的重要性水平相对于审计人员是客观存在的,审计人员只能利用专业判断在不同的审计阶段对这个实际重要性水平进行估计,从而产生了计划重要性水平和估计重要性水平

(三)判断审计事项重要性应考虑的因素 毕业论文

审计重要性原则要求审计师在考虑审计环境、审计资源、审计风险审计成本等各因素的基础上,关注重要审计事项。审计重要性原则能否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将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审计资源的节约,关系到审计质量的提升。判断审计事项重要性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以往的审计经验。重要性水平判断审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审计师可以过去所运用重要性水平为依据,考虑被审对象经营环境的变化加以修正,判断本次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 毕业论文

2.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结果。如果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可信赖程度高,审计风险相对较低,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如果评估的审计风险较高,审计重要性水平就低,需扩大审计测试。 毕业论文

3.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被审单位规模越大,确立审计重要性水平应该越高;不同行业执行的会计规范不一样,也直接影响审计师对重要性水平判断

论文代写

4.涉足新业务。若基本业务发生重大变化,那么就有理由重点关注,并适当降低重要性水平论文代写

5.数字异常波动。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能促使使用者做出反应,审计师应重点关注变动较大事项,深入 研究 这些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论文代写

审计人员还应根据错、漏报的性质,错、漏报原因判断重要性。某项错、漏报从数量方面或许并不重要,但就性质而言可能是重要的。具体来说,金额相同的情况下,以下几种错报漏报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更为重大:舞弊或违法行为造成的错报漏报;可能影响履约义务的错报漏报;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漏报;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漏报,如现金和实收资本账户若出现较小错报漏报,也应引起相关利益者的高度重视。

二、审计风险 代写论文

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或者说是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新的审计准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 论文代写

8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