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赐芳:让无喉者开口说话]小儿开口喉剑

没有喉头也能说话?这似乎是天方夜谭的幻想。

然而,当您去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着那些默默无言而走进广州电子研究中心的无喉患者,转眼间拿着电子喉有说有笑走出来的时候,您就会惊叹现代医学科技的神奇,竟让“无喉者”说话的梦想成真。

创造这一人间奇迹的,就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梁赐芳

梁赐芳自198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电子喉至今,已让海内外近万名“无喉失语者”恢复了语言功能,重新走进精彩的有声世界。

研制电子喉缘于“死亡震撼”      谈起电子喉的研制,梁赐芳感触良多。

事情追溯于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有位喉癌患者来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求诊,主诊医生是梁赐芳

鉴于患者病情严重,梁赐芳建议患者做全喉切除手术,但这位患者却死活不肯,原因是手术后会丧失语言能力,而且该患者是文盲,担心术后无法与人交流,觉得活着也没意思。

结果,患者因延误治疗造成大出血郁郁而终。

病人的去世震撼了梁赐芳的心,为解除无喉患者“有口难言”的痛苦,梁赐芳开始研究切除发声重建术,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研制,1984年,中国第一代电子喉终于问世。

电子喉是一种高科技的仿生学产品,所谓仿生学就是把生物原理应用于工程系统特别是电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电子喉正是利用电子脉冲震荡产生模拟人类的声音,由颈部导入而从口腔发出语言,它具有小巧精致、使用方便、容易掌握、清洁卫生、发音清晰等优点,是目前世界上无喉者最佳的发声替代品,并获得国家专利和广东省科技二等奖。

记者来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电子喉生产车间,看到一位70多岁的无喉患者正拿着电子喉在向其他病人作示范表演。

这位李阿伯告诉记者,20多年前他患了喉癌,做了全喉切除手术,术后他不能再发声说话,平时与人交流只能靠写字。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越来越不喜欢与人交流,甚至还失去做人的信心。

后来经人介绍他找到了梁赐芳,配了1个电子喉,经过1个小时的训练,他又能重新发声与人交流了,当时他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自此,为了报答梁赐芳的再造之恩,他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当起了电子喉的义务推广员,一干就是20年。

创办全国唯一的电子研究中心      为了让电子喉这项科研成果不断完善并推广应用,造福病患者,1984年7月,梁赐芳带头发起成立了广州地区第一家由专家和科学工作者集智集资自办的广州电子研究中心,这是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专门研制生产电子喉的民办科研生产机构。

广州电子研究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广州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广州地区几十名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

这个研究中心的宗旨是不拿国家一分钱,通过在知识分子中集智集资,发挥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在已经研究成功第一代电子喉的基础上,继续研制、推广、完善和发展新一代的电子喉产品,为无喉患者解除痛苦。

据了解,广州电子研究中心目前已推出第十代电子喉产品。

新一代电子喉产品体积更精巧,外观更新颖,电池更耐用,发音更清晰,功能质量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价格则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三分之一左右,且售后服务完善,因此,深受海内外患者欢迎,产品远销海内外

广州电子研究中心成立至今己为美国、加拿大、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全国各地近万名“无喉失语者”恢复了发声讲话。

去年,一名美国华侨做完全喉切除手术后,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电子喉,原因是手术后脖子上的疤痕太密集。

尽管他走遍美洲和欧洲,但一年下来仍一无所获。

最后他不远万里回到广州找到了梁赐芳,经检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是外国产品尺码太大,不适合东方人种使用。

在配上梁赐芳研发的电子喉后,这位美国华侨很快就“滔滔不绝”起来了。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有一次,一位香港的患者一次性在我这里买了三套电子喉,但在回去的路上被小偷当成手机偷掉了。

后来他只好专程回广州找我再买”。

梁赐芳拿出一大叠来自海内外患者的感谢信激动地说:“每每看到失语的病人重新说话,我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欣喜”。

从医半世纪 发明不间断      梁赐芳出生于广东信宜一个偏僻的穷山村,幼年丧母,生性好动好模仿,童年时便可自制火药枪,做捉鱼、捉鸟、捉老鼠等工具,还上山砍竹做鱼杆,捉野生蚕虫做鱼线,做有滑轮的鱼杆钓鱼。

初中时也模仿创造了很多科学小发明,被人称为发明小神童。

1950年,梁赐芳初中毕业后来到广州,就读于华南联大工程技术训练班,学习了有关制图、设计、机械加工、冷板工技术等机械工程知识,为以后的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奠定了基础。

1951年,梁赐芳就读于广州市第三医士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

1955年调到耳鼻喉科工作,在职期间继续到广州专科医师训练班深造三年,毕业后任住院医师工作。

梁赐芳自参加医疗工作起,总是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和学习之中,有时大半年都不上街一次,白天待在病房,晚上住在值班室,休息也把时间用在学习和科研上。

在工作中,梁赐芳非常注重技术创新,60年代初,美国发明了蹬骨切除术治疗耳硬化症(耳聋的一种),当时进口这套手术器械要6万多美元。

为了节约进口医疗设备成本,梁赐芳自己动手,自行设计手术放大镜,用报废的X光不锈钢架做手术器械,不用1000元,就做出了整套医疗器械,成功开展了镫骨切除人工镫骨手术,得到了市、省和全国科学大会奖。

而他在磨制显微设备时不小心刺伤了眼眉,差点伤及眼睛。

70年代中期,梁赐芳对被专家否定的扁桃体挤切术的挤切工具进行改进,制作了一套椭圆形的环边很薄的挤切工具。

使用这套工具,只需六七秒钟,就能完成一个扁桃体切除手术,而过去做同样的手术要半个小时以上。

这种手术方法后来在全国推广应用。

辛勤的耕耘,使梁赐芳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医50多年来,梁赐芳创造发明或革新了40多项医疗器械,被誉为“医疗器械革新能手”。

其中有10多个科研成果获得奖励,2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发表科学论文近10篇。

先后荣获全国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全国科研积极分子、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