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古代医案的证候要素分析及应证组合研究

作者:李卫红 尤昭玲 刘丹卓 雷磊 王若光。

【摘要】 探讨崩漏古代医案证候要素应证组合规律,为崩漏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崩漏古代医案的研究,提取崩漏证候要素和靶位,应证组合规律。结果显示:通过对崩漏古代医案进行研究,提取的主要证候要素是:气虚、血虚、阴虚、内火、气郁、阳虚、血瘀。其靶位为:脾、肝、冲任、肾、心、肺。证候要素组合与临床证候诊断符合率的研究发现,7种证候要素可以组合成25种证候形式,涵盖了90.30%病案例数,临床涵盖率较高。得出结论:以“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构建崩漏辨证体系的新思路,其核心是证候要素

【关键词】 崩漏 医案 文献 证候要素 应证组合。

医案中医临证的资料,它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的综合应用,是中医文献研究的瑰宝。诚如近代名医秦伯未所言:“合病理、治病于一,而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言,为后世法者,厥惟医案。”(《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序》)鉴于此,本文以崩漏历代医案为来源建立数据库,从中提取其主要的“证候要素应证组合” [1]等来进行崩漏证候规范化研究,为丰富和发展中医辨治崩漏理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文献资料。

以“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典》[2]光盘中有关“崩漏”(月经病)医案的古籍为资料来源。其选择标准如下。

(1)医案的选择标准:①公开性:医案的来源必须是正式出版的个人医案医案汇编;②真实性:医案必须是记录真实可靠,有出处;③完整性:医案记录要完整,不任意删减、增加或篡改。病名规范,病史及病程记载翔实,诊断清楚,治疗有结果;④一致性:病案的诊断、辨证、治疗与结果前后要一致。

(2)病案纳入标准:①以《中华医典》为基础,全面挑选各医家涉及“崩漏”(月经病)的医案;②医案辨证用药遵循中医学传统思路;③若属多次复诊的医案,则由二诊时的疗效决定是否仅录入初诊部分,以使各医案之间相对独立。

(3)病案排除标准:①病例中没有临床症状或用药的医案;②患者临床表现描述过少,难以印证其辨证结论者;③在不同医案著作中出现患者姓名及疾病理、法、方、药描述相同的条目,以一条记录;④复诊的医案;⑤表述不规范,容易产生歧义的医案;⑥由于妊娠、产后、癥瘕、炎症造成的子宫异常出血。

按照上述医案和病案的选择标准,经筛选,符合上述标准的医案古籍和例数为:《张聿青医案》(12)、《临证指南医案》(19)、《王旭高临证医案》(9)、《续名医类案》(20)、《古今医案按》(8)、《丁甘仁医案》(5)、《也是山人医案》(3)、《花韵楼医案》(5)、《诊余举隅录》(2)、《得心集医案》(1)、《邹亦仲医案新编》(1)、《竹亭医案》(5)、《剑慧草堂医案》(5)、《费绳甫先生医案》(3)、《陈莲舫医案》(5)、《临症经应录》(1)、《沈菊人医案》(9)、《贯唯集》(6)、《徐养恬方案》(4)、《辨证奇闻》(9)、《旌孝堂医案》(2)、《古今医案按选》(3)、《女科证治准绳》(28)。共收集23本古籍, 165个医案

研究方法。

将收集到的医案原始数据资料所涉及到的症状进行规范化处理,即将同一内涵的不同表述规范到同一个表述,将证候名称分解为最简单的证候要素,并对这些要素名称进行规范。

1.证候的规范化。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3],规范文献中出现的崩漏各种临床辨证分型名称。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未涉及的证候名称,再按照第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4]、《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5]进行规范,如肝郁气滞以肝气郁结计,心脾亏虚、心脾两亏以心脾两虚计等。对于以上3种规范标准中没有叙述,又不便于归类的证型,为尽可能不遗漏文献中的相关信息,予以保留,如“肝不藏血”等。

2.病位和病性证候要素提取

按照第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4]分析证候含义,并参考张志斌等[6]关于证候要素的研究以及《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5],并在遵循古代文献原文旨意的基础上,从所摘录文献的证候提取中医辨证的最小单位——病位证候要素和病性证候要素[7]。对于部分有异议的文献,则经过课题组专家讨论后决定证候要素提取

3.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通过双人双机建立Excel数据库,并进行原文与数据库的逐一校对,确保提取与录入过程中无遗漏与错误,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分析。

1.崩漏古代医案出现的中医证候类型分布。

对所纳入研究的医案进行整理,得到证型频数165次,证型50个。出现频数在5次(频率3%)以上的证型有11个,其证型和出现的频率分别为气不摄血(7.27%)、肝郁脾虚 (7.27%)、气血两虚(6.67%)、肝郁化火(4.85%)、气阴两虚(4.85%)、血瘀(4.85%)、阴虚内热(4.85%)、肝脾两虚(3.64%)、脾气虚(3.64%)、脾阳虚(3.64%)、冲任气虚(3.03%),共计频次90次,频率54.55 %,出现频数在4次的证型有6个,分别为:冲任阴虚、气滞、血热、血虚有热、阴虚、气郁;频数为3次的证型有4个;频数为2次的证型有10个;出现频数为1次的证型有19个。

2.崩漏古代医案提取病位证候要素分布。

对所纳入研究的医案进行整理,得到6个病位证候要素,分别为:脾、肝、冲任、肾、心、肺,共出现166频次,统计病位证候要素出现的频数及频率,结果见表1。表1 提取病位证候要素频数及频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