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血凝酶两种给药途径对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的问题和观察

注射用血凝酶(巴曲亭)是从巴西矛头蝮蛇蛇毒中提取精制的一种酶性止血剂,可促进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具有迅速、高效止血及安全性高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围术期出血、渗血的临床防治,其术前用药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出血部位及术后出血[1]。本文采用两种给药途径(静脉给药、局部喷洒)注射用血凝酶用于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术,比较不同给药途径对出血的防治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的门诊或住院患者80例,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24~75岁,平均(50.711.6)岁;体重42~79 kg,平均(62.314.8) kg。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A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24~73岁,平均(51.210.9)岁;体重44~79 kg,平均(62.013.9) kg。B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6~75岁,平均(50.511.7)岁;体重42~78 kg,平均(62.914.7) kg。两组病例术前经血常规、心电图、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检查等均无异常,且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文 /zuowen/   1.2 治疗方法   采用Olympus BF Type P200纤维支气管镜、Olympus FB—21C—1活检钳,以及注射用血凝酶粉针(锦州奥鸿药业公司提供,2 U/支)。术前常规麻醉后按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检查,发现病灶后进行肺活检,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及监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A组采取全身静脉给药,注射用血凝酶2 U加入生理盐水10 ml中于术前5 min静脉推注;B组采取镜下局部喷洒该药,将注射用血凝酶2 U加入生理盐水10 ml中于术前1~2 min镜下局部喷洒于拟活检部位或亚段支气管管口。   1.3 疗效评价   观察术中活检创面出血情况,采用四级评分法评价出血程度[2]。Ⅰ级:镜下完全不出血;Ⅱ级:镜下仅少量出血,且无法吸出;Ⅲ级:镜下出血,仅可吸入管中;Ⅳ级:镜下出血,且可吸入计量瓶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出血程度的比较   A组活检出血程度明显低于B组(Z=—2.854,P=0.004)(表1)。   2.2 两组活检后至出血时间间隔的比较   A组活检后至出血时间平均(3.821.35) s,B组为(1.940.81)s,A组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1,P=0.019)。 代写论文   2.3 两组术前、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表2)。   3 讨论   注射用血凝酶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出血性疾病及出血状态,其特点是只在血管破损部位(伤口)局部迅速形成血栓,促进血小板聚集并加以巩固而发挥止血作用,但在正常血管系统内无凝血作用[2]。该药物的两个主要活性成分为矛头蝮蛇巴曲酶与磷脂依赖性凝血因子Ⅹ激活物(FⅩA),其中矛头蝮蛇巴曲酶的作用是促进纤维蛋白原释放出纤维蛋白肽A,并生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在血管破损部位(伤口)聚合成纤维蛋白Ⅰ多聚体,从而促进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达到初期止血的目的;FXA则是与血小板磷脂反应表明结合后促进凝血因子Ⅹ激活Ⅹa,进而激活血凝酶原促进血凝酶的形成。此外注射用血凝酶还可促进纤维蛋白单体形成难溶性纤维蛋白丝而在血管破损处网罗血细胞,起到加固初期止血的作用[3]。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器械及操作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是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诊疗方法,通过纤支镜能准确定位观察病灶,并可以进一步进行活检或刷检查,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准确率高等优点,容易为患者所接受,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4],尤其是对于肺部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由于肺内组织血管非常丰富、质地较脆,在进行纤支镜肺内活检过程横过脓肿有造成局部组织或肿物出血的可能,严重出血且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时甚至可威胁患者生命。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给予0.1%肾上腺素局部给药,往往可以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5],但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由于肾上腺素剂量不容易掌握,而该药物副作用较大、较多,用量过大时则容易发生局部黏膜血管收缩过度、局部血液循环受影响等副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高龄且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局部应用肾上腺素也容易引发一些全身不良反应,加重患者主观不适感,因此应用合适的止血药物不仅能有效止血,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徐英等[7]认为控制纤支镜活检出血是提高镜下活检成功率的关键,并认为以下几点可对活检止血有改善效果:①活检前预防性止血可避免镜头模糊,减少出血的清理时间及活检的次数;②对活检部位追加麻醉,以降低气道黏膜对低温盐水的敏感度,减少镜体对肺部肿物的碰撞引起的创伤性出血;③冷盐水与去甲肾上腺素具有协同收缩血管的作用;④通过改进去甲肾上腺素的注入量及注入方式减少活检出血注射用血凝酶主要用于围术期出血的防治,近年来在纤维支气管镜肺内活检止血方面的应用报道越来越多,曾其毅[7]对比了血凝酶与肾上腺素纤维支气管镜肺癌活检出血的疗效,结果两种药物止血总有效率分别为95.8%和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凝酶明显高于肾上腺素,认为镜下注入血凝酶是治疗纤支镜活检出血的有效方法,且在用药过程中未出现药物过敏及血管内凝血等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论文代写  本研究通过观察两种不同给药途径下该药物对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出血的影响,结果静脉给药组出血程度要明显低于局部镜下喷洒药物组,而且活检后至出血时间明显延长,提示静脉给药途径止血效果更优,与刘同刚等[8]的报道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还发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注射用血凝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在使用血凝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以生理盐水进行溶解和稀释,且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药物失活;②血凝酶溶液需达到有效止血的药物浓度,以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③如发生活检术中大出血时,可先注入0.1%肾上腺素局部收缩血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