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癫痫患儿药学监护的可行性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癫痫患儿药学监护的可行性分析。

癫痫临床危害性较大的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又被称为羊癫疯或羊角风[1]。相关临床资料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小儿癫痫患儿而言[2]。本研究就临床药师参与癫痫患儿药学监护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将报告整理如下,以供临床研究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儿均经相关的临床检验确诊为癫痫患儿,且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其他严重病变及药物禁忌患儿,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42例患儿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13岁,平均(5.211.09)岁。对照组38例患儿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5.091.78)岁。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给予药学监护。在医生开具处方后,患儿谨遵医嘱进行用药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关注其本文由收集整理体征变化,以保证患儿在出现不适及不良反应症状的情况下,可及时通知医生对患儿进行救治。  1.2.2 试验组 试验组临床药师参与到癫痫患儿药学监护过程中,对相关的用药进行干预,主要措施包括如下:(1)密切关注患儿的血药浓度;(2)对相关的药品风险进行评估,例如氯硝西泮可能会加重患儿发作的风险,故应注意其配伍控制[3];(3)由于癫痫药物的药味太苦[4],故应提醒家长不应该碾碎服用,以免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4)联合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用药合理率及不良反应率进行观察,用药合理率越高,不良反应率越低,表示患儿用药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儿用药合理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不良反应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治疗癫痫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该治疗方法的治疗难度较大,且治疗过程较为复杂,加上癫痫患儿的年龄较小,机体耐受力较弱,故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多[5],稍有不慎就容易使患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严重者甚至会加重患儿的病情,因此,对癫痫患儿进行有效的用药干预十分的重要[6]。  临床药师癫痫患儿进行药学监护具有积极的可行性,是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率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的重要手段[7]。临床药师药学监护过程,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监护。  3.1 根据患儿的体征情况,合理选择用药方案 联合用药、药物的浓度、不良反应患儿的年龄等均是影响患儿合理用药的因素,例如,虑丙戊酸钠血药的浓度与患儿的疗效具有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在用药过程中,临床药师应该加强用药监测,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用药方案[8—9]。  3.2 及时发现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癫痫患儿用药机制较为复杂,其不良反应情况较多,尤其是在联合用药的情况下,例如,托吡酯的不良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症状相似,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易发生混淆,故在用药过程中,尤其是联合用药的情况下,应注意两者的区别[10—11]。  3.3 根据患儿的个体化情况,完善用药方案 按照患儿临床特点,并结合药物的特性,为患儿选择一个理想的用药方案,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病史较长,并且病情反复的患儿来说,可采取联合用药进行抗癫痫治疗[12—13]。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儿用药合理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不良反应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可知,试验组具有明显的优势,故临床药师癫痫患儿进行有效的药学监护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