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村周公馆,一代宁波客旧闻若烟】参观周公馆感言

周亨业说周公馆         四明村、文化名人、徐志摩、陆小曼、泰戈尔,这是近几年来人们寻梦沪渎老弄堂文化与之紧密相连的热门时尚话题,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四明村最南端118号“周公馆”的主人、老上海名人、四明银行董事、宁波同乡会会长周仰山周信芳的旧闻佚事,谁也不知道那幢独立式花园洋房为什么与弄内其它石库门建筑不同。

春天的傍晚,周仰山之孙周亨业带我去参观他出生的老屋――四明村里“周公馆”。

此时此地,已经是装修一新,二楼窗沿下飘挂着一条黄布商业广告横幅,告诉人们此楼现在是某公司的办公地。

我按下相机快门,给他与老宅合了一个影。

天渐渐地黑了,暮色吞没了“周公馆”的外墙轮廓……但是,我眼前的“周公馆”老房子一下子明亮起来,此时,仿佛是周仰山家的一场派对正在举行,华灯初上,宾客如云,人声鼎沸。

“118”对旧时商人来说是吉祥生财的数字符号?对应着四明村里118幢楼房,这是不是巧合?带着这个问题,我想从四明村“周公馆”的老砖旧木的积尘里搜寻出历史的碎屑。

这条老弄堂除了十四个文化名人之外,会有什么老上海新发现呢?      海上名人周仰山      关于“周公馆”,周亨业告诉我:他祖父周仰山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加入光复会筹款资助并参加辛亥革命浙江的反清起义,跟随陈士英接管江南制造局,辛亥革命后致力于实业救国,开始从事工商业,在上海宁波等地兴办企业,建树颇多,他曾与舟山人朱葆山共同筹组“上海宁波同乡会”并担任首任会长。

从十九世纪初开始,宁波商人在上海的势力最强盛,有名的商人张静江、虞洽卿、刘鸿生等人都是周仰山的好友。

1936年7月16日《南洋商报》上有这么一条新闻或与周仰山有关:“是日,与陶行之同乘轮赴欧过新(加坡)者,还有中国政府派赴英国学习海军的学员:鉴澄、黄延枢、韩兆霖、阙疑、周仰山、张绍熙等六人。

”周仰山早先住在东法租界东蒲石路22号张静江的房子,1928年在增建四明村住宅时,周仰山与董事长孙衡甫交情深厚,而且是儿女亲家,当孙衡甫获悉周仰山也正在为自己筹建住宅,但尚未选址,建议他把造房的图纸取来与四明村一起建造。

于是四明村南端入口处造起了一幢与村内石库门住宅不一样的独立式带花园的大洋房,为了让周仰山的汽车可以方便出入,孙衡甫特意将四明村后弄堂加宽到7米。

“周公馆”占地面积相当于弄内六间石库门房加一条横弄堂,问题是此幢花园洋房的产权当时未在意应该过户在周仰山名字下,一直属于四明银行产权,尽管周仰山在当年造屋时也出过部分资金。

当年周仰山入住四明村给此弄带来人气,老上海许多政要、海上闻人虞洽卿、黄金荣、杜月笙等大亨都曾来过周公馆,旧上海商业巨头刘鸿生18岁那年因不肯去美国留学,被校长赶出学校,刘鸿生想,时任上海宁波同乡会会长的周仰山是其父亲生前好友,很重乡情,便写了封信给他……后来通过周仰山的引见,刘很快拜见了英商开平矿务局上海办事处经理考尔德。

从此,刘鸿生跨进了煤炭事业的大门,凭刘的精明能干最终成为中国工商业巨子。

因他不忘周仰山提携之恩,每逢大年初一刘鸿生必备礼品来四明村“周公馆”拜年。

一般正屋大门都是朝南开设的,但118号花园大门从前是朝东开的,据说房屋典基前,周仰山曾听风水先生告诫:“你家筑屋大门必须朝东,方大吉大利。

”现在的宁波慈城商志路132号,有一座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的“周仰山宅”是文物保护单位,院门也是朝东而开。

四明村老弄堂,建筑分两边行列布置。

中式元素中略带西洋风格的装饰图案、线条,美轮美奂,突出了民国时期海派民居的时代审美气息。

南段几幢住宅,楼顶晒台上设计有几根圆形黑栏杆,简练、空灵、透气,打破了石库门老晒台给人视觉上的沉闷感觉,颇具巧思,是设计师黄元吉1928年的杰作。

但是,“周公馆”整幢花园式洋房与这弄内的所有房屋截然不同,笔者进入“周公馆”发现设计有许多独特之处,花园进来便是大厅,过穿堂间左右各有一条楼梯可上楼,从后门进屋,还有两条小楼梯,一条通二楼后面几间男佣之房,与前楼隔离。

另一条楼梯比较隐蔽,紧贴前楼穿堂间,与前楼相通。

房间很大、窗明室静,楼梯宽敞,从老屋里遗留下来很有气派的近代木装饰性线条雕花构件,我们可以觉察到这幢老屋的主人旧时曾经有过的辉煌与豪气。

后面狭窄小楼梯通往朝北的仆人用房间可以与主人居室分割开来。

如今“周公馆”的后裔,竟然无一人在此居住。

周信芳与周仰山      周信芳父亲周慰堂是周仰山同族的远房堂兄,都是浙江慈溪县望族周御史房的后裔。

晚清,周信芳的父亲周慰堂在县城的一家布店里做学徒,有一天慈城来了个京戏班――春仙班,周慰堂天天去看戏,等到春仙班离开慈城的时候,布店老板发现,店里的伙计不见了,后来,周氏族人获悉,周慰堂加入春仙班,娶演员俞桂仙为妻。

当时社会认为做戏子唱戏是“贱业”,周被族人看作是族里的“堕民”,于是周氏家族开会,由原族长宣布将周慰堂和他的子孙后代永远逐出祠堂。

1895年,周慰堂夫妻跟随戏班子在江苏的清江浦演出,生下周信芳

虽然被驱逐出宗祠,但周慰堂仍不忘家乡,他按照家族辈分排行,给子取名信芳。

周信芳1907年到上海改艺名为“麒麟童”。

1908年到北京,与梅兰芳、林树森同台演出。

1912年返沪,在新舞台等剧场与谭鑫培等人同台,人称“麒派”。

辛亥革命后,受先进思想影响的新任族长周仰山十分开明,在开第一次祠董会上力排众议,认为当戏子同样是正当职业,岂有“出族”之理,现在光复了,五族共和,国民平等,为什么慰堂就不能重回祠堂?凭着周仰山在族中的威望,虽经曲折,周信芳父子最终还是“还族”了。

周信芳父子为感激周仰山帮助还族之恩,每年正月初一,必来四明村118号贺岁拜年。

周信芳平生最反感给人唱堂会,有一次汉奸吴四宝叫他去唱堂会,周信芳借口逃避,吴四宝为此事发火,扬言要派流氓收拾周信芳

但周仰山有事请周信芳,他却总能欣然前往。

周信芳唯一一次他唱得最高兴的堂会是在巨籁达路(巨鹿路)的四明村“周公馆”里为周仰山祝寿。

仰山77岁去世,周慰堂父子亲自去四明村188号击鼓上香,向周仰山行告别大礼。

仰山故世后,两家关系逐渐疏远,但也有来往。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周亨业的父亲周信柏是京剧票友,在登台唱“四郎探母”时,周少麟特地将表演行头戏服送来,还叫化妆师随台化妆。

周信芳诞生90周年时,周信芳女儿周易从美国到宁波,曾赠书给周仰山之子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周信涛,题词:“信涛叔父惠存,侄女周易1985年4月”,可见几十年之后两家还是一往深情。

叹曰:老上海,一代宁波客,往事如梦历历在目;四明村,百年周公馆,旧闻若烟轻轻飘去……。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