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一觉中国梦】十年如一梦 梦醒终如初

2010年,随着中国赛北京站、广州站的圆满结束,由姚明领衔的选一NBA赛事宣告落幕。

NBA自2004年在华举办季前赛以来,已成功举办5届,即使其中有勒布朗・唐姆斯,德怀特・霍华德这样的顶极巨星在中国受到的追捧也难望姚明项背。

人气依旧      关于NBA球星在中国球迷中的人气,能够与姚明相抗衡的恐怕只有一个科比了,在过去几年,科比的球衣销售量都位居中国第一。

但即使如此,身为美国人的科比,要在人气上与出身“根正苗红”的姚明相比,也是望尘莫及。

2004年,当时姚明仅仅打完个人在NBA的第二个赛季,他的队内地位也并未如今时今日这样稳固,但年纪轻轻的他便通过自己口述,他人代笔完成了自传书《我的世界我的梦》,该书的作者鲍切跟随火箭来到中国观看季前赛,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这么看待姚明中国球迷心目中的地位的:“他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可以和乔丹媲美,第一,中国拥有4倍于美国的人口,第二,他是中国球迷的骄傲,有很强烈的民族荣誉感,特别是在上海和北京,他的队友们因为姚明而在中国有了存在感,就算乔丹这样的大牌来到这里,也无法和姚明的影响相提并论。

”   鲍切确实看到了事件的本质,而过去的6年,姚明更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奠定了他在NBA,在火箭的地位,球迷对于姚明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如果说6年前,中国球迷还因为姚明是NBA仅有的中国出产的状元,惟一能在NBA打上首发的华人,球迷对其的喜爱多来源于强烈的民族意识,那么6年后的球迷对于姚明更是发自心底的爱,因他过去6年的努力、因他不再只是个“中国花瓶”,他是当今联盟进攻最佳中锋,在几年前,他甚至是联盟第一中锋。

2010年的火箭季前赛安排在中国,无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一方面,NBA季前赛中国虽然举办了5届,但在2007年NBA先后派遣出詹姆斯、霍华德这样的巨星后,2008,2009两年受到的关注度极低,原因很简单:缺少球星。

2008年,NBA派出了勇士和雄鹿到中国季前赛,原本将拯救球市这个任务交给中国球迷新宠易建联来承担,不想易建联在10月前便被雄鹿交易送走(这一事件在2010年中国赛前重演);2009年领衔主角则是安东尼,显然他的号召力远不及姚明、科比,人气甚至不及詹姆斯,霍华德等人。

重振中国赛在华的影响力,斯特恩打出姚明+易建联这样的营销王牌,虽然阿联缺席,但姚明足以独扛大旗。

对数以亿计的姚明球迷而言,过去一年半简直是场灾难,姚明因为伤病足足有18个月没有登场打球。

伤病、合同年、三十而立的年龄,这些危机因素融合在一起,让球迷姚明的未来更为焦虑,人们期待姚明重新站起,而如果要选择第二次出发的起跑线,有哪里会比巨人的故乡――中国更好呢?   当北京站的球票开售后,三天内便被一抢而空,最贵的门票原价6000元,更是被黄牛党炒到了18000元一张。

这一盛况如同2004年中国赛再现,而在2007年骑士,魔术参加中国赛时,“黄牛市场”丝毫不见动静,2008年更是星光暗淡,600元门票在场外一路贬值,最低跌到30元。

姚明就像是一个宠儿,他受尽欢呼、从一开场,当DJ喊出“11号,姚――明”,现场的山呼海啸让场上其他的球员震惊,而当姚明作为致开幕辞的火箭队代表,站在五棵松篮球馆中央时,迎接他的是奔雷般的掌声与呐喊。

而五棵松场内的星光璀璨也印证了姚明的超高人气:影视明星张丰毅。

黄晓明,冯德伦、“黑人”陈建州、著名导演陈凯歌及其妻子陈红等都来捧场。

不一样的心态      2004年,姚明不过24岁,对职业球员来说,正是生涯即将步入顶峰的最佳时期,而在2010年,时间正在改变一切,30岁的姚明历经了起起落落,有着最辉煌的赛季,也有过最失败的低谷,对他而言,中国球迷依旧亲切,但他早已不是昔日的愣头青。

6年前,当火箭和国王来到北京打中国赛时,媒体还在热炒他和刘炜之间的“兄弟对决”,6年后,姚明已变身“姚老板”,成为刘炜真正的老板。

6年前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NBA中国赛)感觉就像我第一次打NBA比赛,不太适应这样的情况,好在我还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也许在下面的比赛就会好些,不过下一次(NBA中国赛)又不知道要等几年。

”   现在的姚明在面对同一问题时,则多了些世故和幽默,被问起这次重返中国季前赛的感受时,姚明如此回应:“你看,我手心都出汗了。

姚明说,“能回到祖国我感到非常高兴,看到家乡的人民,对我来说意味着很多。

在自己的主场打球,会非常高兴。

但要说感觉,现在还没打呢,怎么会有感觉。

”   2004年,姚明刚刚经历了职业生涯第一次季后赛,仍处在“姚鲨对决”的兴奋中,他需要对奥尼尔保持谦恭态度,隐忍而又小心。

当麦迪空降休斯敦,姚明在媒体面前除了要怀念好兄弟史蒂夫・弗朗西斯,还需小心不要得罪这位得分王级别的新队友,而在今时今日,时光机让他坐上了另一个位置。

他仍旧是中国老大哥,但从2008年后,他逐渐淡出中国男篮,有意让出“一哥”位置,他在媒体面前不忘力捧男篮新核心――易建联;“没有阿联(缺席中国赛)是很可惜的,本来这场比赛是很有看点的。

不过看阿联现在在(华盛顿)奇才队表现很出色,我很替他高兴。

”   姚明的NBA地位也在变化,6年前他是奥尼尔的挑战者,如同初出江湖的愣头青,怀揣宝剑挑战成名侠客,6年后已开宗立派的他则是稳如泰山,等待他人的挑战,颇有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味道。

在这个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娱乐世界,姚明总是要被拿来比较,早期的奥尼尔,现在的德怀特・霍华德

中国赛期间,火箭队名宿奥拉朱旺在谈论NBA中锋时,直言霍华德已是现役第一中锋,事实上这也是NBA官方认可的,要知道霍华德过去几个赛季都是联盟篮板王,封盖王,并且八选第一阵容,这都是最有分量的荣誉。

而《休斯敦纪事报》记者费根则说“复出后的姚明很难对抗霍华德”。

当记者颇为“挑事”的将这个话题丢给姚明时,姚明既中肯又大方地说“人都总是会老的嘛!”   有记者继续不依不饶,询问姚明对“一生之敌”――霍华德有什么看法,姚明未答先乐:“那么多的一生之敌,到底哪个才是真命天子啊?”在记者坚持死缠滥打到底,一定要姚明给出个答案时,大块头的大智慧再次发挥作用“记者呗!”逗翻全场。

不仅仅是“魔兽”,中国赛赛场上的对手布鲁克・洛佩斯就给姚明制造了足够多的麻烦,两人在球场直接对位,又都是传统型中锋。

美联社曾将姚明形容为“一代人的美国梦”,现今姚明已梦想成真斗转星移,洛佩斯更像是昔日的姚明,站在奥尼尔面前高山仰止,而姚明则坦然接受这位后辈的挑战。

“自从第一年(2002年加入NBA)开始,压力就扑面而至。

姚明谈及自己8年来的历程时说,“背后有数十亿的人们在指望着你。

8年间我经历了许多事情, 在NBA打了那么多的常规赛、季后赛,为国家队征战奥运会、结婚,生小孩,我不能再跟22岁时的想法一样,因为我已经30岁了。

”      伤病改变一切      伤病,这是困扰姚明职业生涯的重大问题。

2002年姚明进八NBA,那时候他还是体瘦如竹竿的苗条型内线,拥有灵活的脚步,被誉为“上海舞步”,被视作最有可能接过奥拉朱旺衣钵的人,但过高的海拔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他没有“大梦”绝佳的身体协调性和速度,在范帅的督促下,姚明开始加练肌肉,增加体重,走上了内线重兵器的低位路数,事实上这是正确的选择是姚明的身体条件决定的,但这也增加了他的风险:伤病

他的双腿不足以承担过重的体重,每一次移动他的膝盖都要承担异于常人的冲击。

2002-03赛季莱鸟姚明打满了82场常规赛,2003—04赛季姚明开始腾飞,场均17.5分9个篮板,他整赛季再次打满82场第三年因为麦迪加盟,姚明数据维持了同一水准,并出战80场。

但从2005-06赛季开始,伤病如同幽灵一般缠上了姚明

赛季姚明打出了职业生涯惟一一次“20+10”,场均得到22.3分10.2个篮板但他总共缺席了25场比赛2006—07赛季亦复如是,场均25分创下生涯新高,但出场再次创下新低:48场,2007—08赛季他又只打了55场,并缺席季后赛,让火箭再一次倒在首轮。

2008—09赛季姚明重拾健康,打了77场常规赛,并在季后赛实现突破,让火箭12年来首次进入西部半决赛可惜好景不长,姚明在此轮系列赛再次报废,并且一歇就是18个月,他在2009—10赛季出场记录为零。

伤病改变了姚明,没有伤病姚明的职业生涯可能会有更辉煌的履历,事实上,28—30岁才是NBA球员真正的黄金年龄:技术,年龄结合最完美的阶段,但姚明却如同大病初愈既兴奋再出发证明自己,又满身疲惫,对自己的身体他也必须爱惜。

因为伤病,关于姚明的“限时令“满天飞,自然会引发一番臆想,有人推测姚明的地位下降,距离离开休斯敦已不远,更有“麦迪式待遇”的言论浮现,而证据就是姚明没有在休赛期和火箭成功续约,此时此刻的限时令”对爱护”姚明的人来说是格外的扎眼。

其实一切都是合理的,对一个缺席整赛季的球员,大多数球队都不会选择提前续约,而会采取观望的态度。

不可否认,伤病对于姚明的影响巨大,如果不出现伤病,他确实很可能在2010年夏天拿到一份长期续约合同,然后终老火箭,但现在一切都是个谜。

正因为身处合同年,姚明的“限时令”一度成为了中国球迷最关心的话题。

季前赛第一战他只打了12分钟,这个时间在之后的两场比赛中都未打破甚至因为背靠背的关系,姚明还缺席了和骑士的季前赛

因此姚明中国赛能打多长时间成为媒体最热衷讨论的话题。

阿德尔曼最终兑现了他增加姚明上场时间的诺言,让姚明在北京站和广州站都打了18分钟,反倒是姚明对“限时令”非常释然他甚至开玩笑的说,“限时令”就像吃青菜有益健康,“上场时间在按照既定计划慢慢增加,由以前的12分钟到两场NBA中国赛的每场18分钟再往后会增加到24分钟

是不是能很快适应每场24分钟,要打过比赛才知道,之前需要先在训练赛适应。

我还要根据身体反应包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身体反应去调整。

至少从目前来看上场时间逐渐增加身体反应还不错。

”      依旧姚巨人      阿德尔曼按照第一节6分钟,第二节3分钟,第三节再6分钟,第四节添3分钟,的模式为姚明增加上场时间而姚明也同样在调整,毕竟他有18个月未曾打过真正的对抗比赛

季前赛第一战姚明在12分钟得到3分3个篮板2次失误,但姚明仍旧感到高兴,认为自己踏出了复出的第一步,即使是霍华德也为他祝福。

第二场比赛姚明得到5分7个篮板3次封盖。

竞令美联社高呼“姚明的邮箱还有燃料”,可见中美媒体对于姚明的复出都报以极高的期待。

中国赛揭幕战开打,姚明上来就和洛佩斯对位,他的每一次触球都惹来全场欢呼,尤其是首节单打洛佩斯,右侧转身后娴熟的勾手命中,瞬间让五裸松地动山摇。

这场比赛姚明打了18分钟,6投4中得到9分4个篮板上半场姚明两次单打他的手感依旧非常柔和,但在和洛佩斯的对抗中,姚明并不敢使用全力,更多的还是依靠庞大的身躯完成转身动作。

而在防守端,姚明的表现依旧稳健,他的力量仍在,因此洛佩斯在强吃姚明的过程中没占到多少便宜,但姚明的反应、速度仍然处在恢复中,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洛佩斯在一次单打中,几乎只用了一个肩部假动作,就晃开了姚明然后腾空起跳直奔篮筐上演一个暴扣。

从揭幕战的表现看来姚明的训练成果出色,他仍然有很好的进攻嗅觉,但他的身体并不能完全听从意识的指挥,他的速度比以前更慢,因此他很少在移动中进攻,这也和他缺少与队友互动有关,毕竟这样的一支火箭对他而言几乎是全新的。

他必须在内线站桩卡位,以找到最佳攻击时机。

防守端他的身高、力量保证他在对位上不会吃亏,但他的横向移动偏慢,让对手总能利用脚步优势以柔克刚,与此同时,他也不乏在力量对抗吃亏的镜头,这也证明,姚明对他本身力量的使用,没有100%发力的信心。

转战广州,姚明依旧出赛18分钟,8投5中得到10分5个篮板,这场比赛姚明的积极性和效率都有大幅提升,这在第二节的一个八球有很明显的体现:当时火箭球员蔡斯巴丁格中路突破近筐抛投不中,姚明在篮下力扛两人,利用身高优势摘下篮板,二次进攻上篮,但投篮再次偏出篮筐,不过姚明的反应很快,立即第二次冲抢进攻篮板,待他摘下篮板后,此时篮网的防守人已经变成了三人围堵,姚明在人群中施展招牌勾手,皮球直人篮筐。

这一球依稀让人们看到了他巅峰时期的影子。

然而姚明在防守端移动慢的缺点也让火箭吃尽苦头,两场中国赛,洛佩斯分别砍下22分和20分,累计30投16中,命中率高迭60%,让姚明和米勒疲于应付。

变味的核心      姚明的复出,让中国球迷兴奋,也让火箭队员们高兴不已,然而现在的火箭真的还是姚核心吗?至少从两场中国赛来看,“姚核心”概念已经有些似是而非。

2002年姚明以状元身份加盟休斯敦火箭,当时他被视作火箭队复兴的新希望,但实际上火箭在2004年季后赛能够在湖人身上偷得一胜的功臣是弗朗西斯。

即使如此,他仍旧获得了汤帅及继任者范帅的垂青。

为了姚明火箭将弗朗西斯、莫布里送往魔术,换来两届得分王麦迪。

当麦迪初来乍到,媒体仍在热炒“姚核心”――这不是媒体无事生非,而是主教练杰夫・范甘迪本身就是喜欢围绕中锋打造战术的教练,麾下曾拥有过帕特里克・尤因这样的天神级中锋。

只是当时的姚明稍显稚嫩,核心被迫外移交给麦迪,日后逐渐演绎成“双核”模式,但2009年姚明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在没有麦迪的情况下,他率队突破首轮,这本身就是对“姚核心”的肯定。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2009-10赛季,改变的不仅是姚明,在他因伤休战的一个赛季,阿隆—布鲁克斯成为联盟最快进步球员,凯文・马丁加盟火箭,后场虽然走了麦迪,却来了“布丁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阿德尔曼大大地加快了球队的攻防节奏,在杰夫・范甘迪时代,甚至阿帅接手的首个赛季火箭都是一支慢节奏球队,他们在2008—09赛季场均仅有92.7次进攻回合,排名联盟第19位,而到了2009—10赛季火箭的场均进攻回合涨至96.6次,高居联盟第六,和掘金,甚至太阳等队伍并驾齐驱。

显而易见,快节奏并不能最大发挥姚明的优势。

但作为主教练,阿帅的职责并不在此,他需要考虑的是全队的进攻效率,100%的发挥出姚明的实力对火箭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一个尚需比赛来验证的命题。

而且,阿德尔曼并没打算让火箭慢下来。

“我很高兴看见姚表现出色,但是新赛季里,火箭队的节奏和上赛季相比不会有任何变化,我们会按照预期的速度来推进,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去向前比赛”阿德尔曼说,“上世纪80年代的湖人也曾经在缺少了内线支柱之后,在阵容上进行了一些调整,有的时候,姚明缺席对于球队是有好处的,球队可以调整节奏,换一种风格去比赛

当然,姚能回归非常棒,他和球队融合得不错,希望下一场比赛姚的出场时间得到提升,我们很期待他的表现。

”   从中国赛过程来看也是如此,掌控球队节奏的是小布、马丁・洛瑞等一干外线,“布丁组合”在中国赛都有相当出色的发挥,他们的速度带动了其他人的进攻,而姚明只是球队的进攻选择之一。

姚明也清楚的知道,现阶段想让火箭,恢复“姚核心”并不现实,对球队也是百害无一益,他个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可能我还需要常规赛的前十几场甚至二十场比赛来找回以前的状态,这个不是单单依靠季前赛就能达到的,现在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爬坡的过程。

”   对于2010—11赛季,我们除了祝福姚明,不能奢望太多。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