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摘 要〕审计风险是客观的,人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审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减少和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程度,而不能完全消除它。

由于审计风险存在,可能造成审计职员在上和名誉上的损失。

文章拟就审计风险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展开,进而对审计风险的规避措施作一些探讨。

审计实务中,由于审计职员的意见或结论是建立在一种职业审查和专业判定上,有时可能会错误地估计和判定审计事项,以至发表了与事实相悖的审计报告,使重大错误或舞弊行为未能提示出来,从而受到有关人的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

所谓审计风险就是审计过程中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

风险虽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控制和降低其水平,进步审计工作质量。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1 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1)审计活动所处的环境不断改变。

审计活动是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井然有序,任何方面都必须接受法律调整,审计也不例外。

特别是现代民间审计所处的市场经济,在没有法律保证的条件下不可能有效地交换。

由于市场制度与法律制度是互补的,市场不能没有法律规范和保障。

法律在赋予审计职业专门权利的同时,也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由于审计活动最初是由于财产委托人要了解财产受托人履行责任的情况而引起的,因而审计职员对委托人就负有客观审查、如实报告的责任

而在审计职员财产受托职员之间,财产受托职员固然是审计行为的作用对象,但它并不是完全被动的,由于审计活动本身也是为财产受托人查清事实、解脱责任活动,因此,审计职员财产受托人同样负有公平评价,明确和解脱经济责任的义务。

市场经济越发达,各种经济组织与外界的联系越丰富,利用审计服务的人也就越多,除证鉴会等政府部分外,还有投资人、债权人,甚至包括潜伏的投资人、债权人等。

另外,审计对国家有关部分和社会公众也负有提供正确的审计信息、维护国家及公众的利益的责任

假如审计职员审计活动中发生了诸如违约、失察等而提供了虚假的审计信息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的第三者的利益,那么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依照法律追究审计职员法律责任

(2)审计对象十分复杂,审计特别广泛。

审计的对象是一个渐进扩大的过程。

从早先的对现金职员的老实性审计到资产负债表的证实,再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进而扩展到对及其全部经营活动和治理政策的诸进行审查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现代审计的对象已变得越来越复杂。

社会公众要求审计职员揭示出所有重大的差错和舞弊,并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做出评价,对企业财务方面是否健康做出报告。

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审计职员做出正确审计结论的难度增加,因而审计风险在所难免。

现代市场经济的明显特征在于不稳定性的增强,企业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求生存、图,不断扩大其经营规模,因而所进行的交易也日趋复杂。

随着业务数目的增多,核算中出现记录不当的可能性亦随之增加,而且这种记录不当很轻易被大量的其他信息所掩盖,在抽样审计中不被发现的可能性亦相当大。

另外,随着交易日趋复杂,对其进行恰当记录也日见困难。

比如,对期权等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就相当困难,由于其业务中包含了大量的经营风险

可见,这些方面的发展,为审计带来了更多困难,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就更高。

(3)人们对审计意见依靠程度在扩大。

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涌现,广大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关心,使人们更加关注已审的财务报表。

而且对此感爱好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仅政府、投资者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而且潜伏投资者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人们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也日益重视,依靠审计意见的人也越来越多。

现代审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完整性方面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没有它金融市场将会萎缩。

因而,与金融市场有关的利益团体,都会关心审计,并且愿意支付用度聘请审计职员,进步信息可靠性,降低他们投资决策的风险,一旦他们在金融市场受到损失,就会想办法从审计职员那里寻求补偿。

(4)被审计单位外部和内部存在经营风险

经济环境、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弱、技术发展趋势、治理职员的素质和品质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风险产生,从而影响审计风险,这也是审计风险模型中首先要考虑固有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现代审计首先要对企业内外环境全盘评估的理由。

因此,被审单位外部和内部的经营状况也是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之一。

2 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  (1)审计职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

审计能力的相对有限,使审计结果的正确性难以达到社会的全部期看,或者使社会与审计职业界对审计的内容和要求不一致,这种状况经常使人们卷进不愉快的责任诉讼纠纷之中。

因此审计所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是相对的,审计能力与社会公众的需求之间总存在一个“期看差”。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夸大审计报告仅是一种意见而不是一种保证就是对审计能力有限性的一个熟悉。

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也夸大审计报告仅是一种意见。

这种熟悉从另一个方面表明,审计职员审计结论承担一定的风险

(2)审计职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难达到百分之百。

审计工作要求审计职员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正确的判定能力。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难以使所有审计职员都能够达到上述要求,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限制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另外,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也是审计职员在履行审计职责时应留意的一个题目。

假如审计职员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未进行扩大范围的审查,就是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如判定的失误、遗漏了重要的审计程序,采用了不恰当的审计等,都是直接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3)审计本身存在缺陷。

现代审计方法夸大审计本钱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答应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的条件,并且抽样审计方法和性复核方法的贯串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误差。

审计职业到今天,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会使边际收益下降,为了维持应有的边际收益,审计职业界就必须追求审计效率和效果的平衡,即在保持各项具体审计活动必要效果的同时,努力追求最高的审计效率。

于是,必须把审计的气力重点放在各个重要组成项目上,放弃一些审计职员以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职员也愿意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抽取全部业务的一部分来进行审查

固然抽样已很深,但应用到具体的审计中,审计职员还是没有十足把握断定所抽取的样本就能代表整体,主观的结论与客观的事实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偏差。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