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1芝加哥_芝加哥的靴子

这是什么?2006年6月的一天,芝加哥格兰公园草地上的一幕,让我非常惊讶。

一双双黑色的大皮靴子,整整齐齐排列着。

草地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靴子黑压压的,一大片,少说也有上千双。

草地边缘竖着一块白色的牌子,上面用英文写着:   这里代表着在伊拉克阵亡的三千四百四十五个美国军人。

心中顿时一沉,脸色也凝重起来。

我弯下腰,仔仔细细察看这些黑色的军靴

这些如军人队列般排列着的军靴,每双鞋都拴着一根带子,带子上挂着白色的卡片,上面写着阵亡军人的姓名、年龄、军衔和籍贯:约翰・麦克翰尼、马克・布瑞诺……三千四百四十五个原本鲜活的生命啊,如今成为一个个愤懑的幽魂。

他们都曾有一个温暖的家,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却突然被应征入伍,然后,永远地倒了下去,倒在异国的土地上。

为什么而死?   家里还有什么人?   入伍前干什么工作?   ……   没有回音。

一双双黑色的靴子,像一双双黑色的眼睛,仰望着天空。

这个展览是“美国友人服务委员会”发起举办的。

2004年初,伊拉克阵亡美军突破五百人。

1月24日那天,五百多双军靴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芝加哥联邦广场上,场地中央另辟一个特别纪念区,摆放三千双民用鞋,代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六十五万五千名伊拉克平民。

那一天,许多人来到联邦广场。

有的驻足默哀,有的为靴子敬献鲜花。

这项展览的创办人麦克・麦康奈尔向人们述说展览背后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伊拉克战争阵亡士兵的家人相继发言,他们共同表达对战争亡灵的悼念和反战的心声。

三年多来,这个名为“睁眼看:伊战生命的代价”的巡展走遍了美国一百多个城市,上百万人前往参观。

一路上,许多靴子上增添了新的内容:阵亡士兵们的照片、剪报、花束、国旗、玩具熊……人们陆续在靴子上补充资料,寄托无限的哀思,为靴子主人曾经鲜花般的生命惋惜。

虽然,全世界痛恨萨达姆的人很多,但是,美国百姓不断追问:以牺牲这么多年轻的生命为代价,在别国领土上发动一场战争,究竟是否值得?   对于这些伊战美国士兵的死,不同价值观的判断,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但是,记住他们每一个生命,就是记住这段历史。

多年前,我参观过胡佛水坝,在这座巨大水坝建造过程中,共死了一百一十二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工人,也有工程技术人员。

他们的死因各不相同,有中暑,有隧道一氧化碳中毒,有爆炸岩石的意外,还有溺水身亡……水坝建成后,指挥这支建筑大军的美国最杰出的建筑工程师克劳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一座纪念碑,纪念在施工中死去的这一百一十二名建筑者。

后来,我在国内参观即将建成的一座宏伟大桥,我问大桥总指挥:“听说造这座桥死了几个工人。

”他点点头。

我说能不能给这几个死去的工人立一个小小的碑,刻上他们名字

总指挥一听,忙说:“不不,他们是因事故而死的。

”我无言以对。

我知道,在我们这里,因事故而死的人,不便多谈,因为事故妨碍我们的政绩;只有因抢险受伤或牺牲的英雄,才能进入媒体和百姓的视野。

想到这些无声无息的死,我的心就隐隐地痛。

更不用说,在更远的地方,那些遇难的矿工,那些甚至没有名字没有来历的被虐待致死的黑砖窑工……   此刻,窗外,高楼林立,灯光闪烁。

远处的打钻声不断,一条新的地铁正在建造中。

我多么希望,有一座纪念碑,刻上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造者中牺牲者的名字,不管他们死于事故还是抢险,像战争纪念碑刻着阵亡将士的名字那样,让人们永远记住,在和平的日子里,也有牺牲,我们的繁华,有着这些生命的沉重代价。

我多么希望,有一天,像芝加哥靴子巡回展那样,我们也有一个巡展,专门展示那些遇难矿工和死去的黑砖窑工,我们要将他们头上的矿灯、安全帽,将他们破烂的鞋子,将他们临死前为一笔欠款写下的遗嘱一一陈列出来,写上他们的姓名。

巡展名字应该叫:生得卑微,死得惨烈。

巡展让人们永远痛恨并揭露那些黑心矿主和窑主的种种罪恶,让人们永远牢记,在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曾经有过那么多不为人知的、弱小的,但同样是闪光的生命……   【原载2009年8月4日《城市金融报》】   ●河北省石家庄吴晓峰荐   题图/和平年代的悼念/佚名。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