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水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 本文综合分析了舟山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探讨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分析和探讨,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档次,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贸易,发展舟山外向型经济的目的。

文章认为舟山要促使水产品出口贸易继续健康快速发展,应完善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加工工业,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品牌战略,突破贸易壁垒,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关键词] 舟山 水产品出口 现状 策略      水产品出口贸易在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水产品出口业的发展比较快,已经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

从近几年水产品出口研究现状来看,舟山水产品出口还是数量推动型,而不是质量推动型的,更不是品牌领袖型的模式。

所以,使水产品出口发展速度变化极不稳定。

本文重点在于分析导致舟山水产品出口缓慢的原因,结合舟山经济发展的地域特色,以及水产品出口的现状,为了促使舟山水产品出口贸易健康快速发展,找出一条适合舟山水产品出口企业发展壮大的路子。

经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舟山水产品出口加工企业应该完善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加工工业,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品牌战略,突破贸易壁垒,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使舟山水产品出口贸易步入一个稳定的发展道路。

一、舟山发展水产品出口业优势何在   浙江省舟山市是中国的第一大群岛, 1390个岛屿宛如一盘璀璨的明珠,撒落在碧波万顷的东海洋面上,组成了我国唯一的千岛新城。

渔业经济是舟山经济的支柱产业,每年渔业产量在130万吨左右。

近几年来,舟山水产品出口发展较快,已经出口到世界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达到12.56万吨,创汇4.393亿美元,占到全国水产品出口总值的11.47%,占到地方外贸出口的85%。

其中虾仁出口量占到全国出口总量的62%。

目前舟山有14家水产加工企业和2条加工船获得欧盟注册,17家水产加工企业和2条加工船通过美国FDA评审,66家加工企业获得韩国注册。

二、舟山水产品出口现状   渔业是舟山的基础产业。

水产品产量近几年虽有下降,也连续两年保持在124万吨上下;水产品加工业通过多年努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生产条件,引导企业对外注册,已有一批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产品出口成为地方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

2003年全市水产品出口货值占到地方外贸出口总值的84.4%,水产品加工业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涉及水产捕捞、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产业链从业人员25万左右。

舟山水产加工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一是水产品加工量和出口量增长较快。

1995年加工水产品7.06万吨加工量占到当时渔业总产量的8.5%,经检验检疫出口水产品仅为4.0万吨货值1.53亿美元。

水产品出口货值占到地方外贸出口货值74.5%。

到2003年,现有水产加工企业500余家,加工水产品46.7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37.5%;实现产值91.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

经检验检疫出口水产品16.526万吨货值5.234亿美元,出口数量和货值创历史新高,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值的9.5%,分别比1995年增加3.13倍和2.42倍。

舟山已经成为全国水产品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

二是加工企业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到2003年,舟山已经有90家水产加工企业通过卫生注册,其中22家企业通过美国注册、16家企业通过欧盟注册、70家企业通过韩国注册。

自1999年以来,已连续2次通过欧盟、2次美国FDA和3次韩国官方考核,都得到较高的评价。

目前已有兴业公司、舟渔公司、港明公司等一批超规模型的水产加工企业,其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产品档次有了质的飞跃。

1995年出口水产品多以原料出口为主,经过近10年努力,加工业为适应市场需要,相继安装了多条先进生产线,开发了以方便化、营养化、多样化、成品化、卫生化等各类小包装制品为主的名、特、优新产品,例如鱿鱼丝、香酥烤鱼、烤鳗、鱼糜、模拟蟹肉、蟹肉罐头等畅销国内外市场,基本实现了从粗放型向精深型、从单一型向系统型的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的水产加工品系列。

2003年精加工产品出口39045吨、货值21370万美元,出口量和货值比重分别达到23.86%和41.18%。

四是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2003年水产品出口到49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日本、韩国、欧盟、美国和东南亚国家为主的市场,其中出口到韩国数量6.264万吨货值1.244亿美元,数量占第一位、货值占第二位;其次是日本,出口数量4.878万吨货值1.97亿美元,数量占第二位,货值占第一位。

出口到欧盟数量和货值分别达到1.2925万吨和2717万美元,出口到美国的数量6914吨、货值2465万美元,菲律宾成为第五大市场,出口量达到6085吨、货值1824万美元。

货值超过1000万美元的还有香港、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

五是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基本形成。

质量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市政府成立了药物残留监控领导小组,明确了农业部门管药,渔业部门管塘、船,检验检疫部门管厂的协调机制,对出口养殖产品的质量监管起到了明显效果。

检测机构也比较齐全,现舟山有检验检疫局水产品实验室,技术监督部门的浙江省水产品检测中心,疾控中心的水产养殖防治院等,检测设施和技术都是一流的,其中检验检疫局水产品实验室仪器设备装备能检测目前要求的所有检测项目,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区域性中心实验室。

当前舟山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五方面:   一是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快于原料吸纳速度,造成许多企业找米下锅的状态。

二是生产运输过程成本较高,发展来料加工有许多制约因素   三是不少企业市场单一、产品单一,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四是药物残留仍困扰着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是水产加工品的掺杂使假及滥用添加剂。

三、促进舟山水产加工出口发展的研究策略   近些年,世界水产业迅速发展水产品总产量已达1.2亿吨。

我国水产品年产量已达4500万吨上下,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

全球水产品总产量约有30%进入国际贸易。

随着近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生疯牛病、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性疫情,作为安全、卫生的水产品消费量急剧上升。

为了提高舟山水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来料加工

目前舟山水产品加工原料不足,要做大做强水产品出口加工业,应学习借鉴山东的经验,不断利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原料为我所用。

发展来料加工中,要从舟山实际出发,扬长避短。

建议:一要走精深加工的路子,采用加藤佳、兴业等公司模式,在深度开发上做文章,即要做能直接上国内外超市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要加快储藏冷库的建设,为企业中转原料、储藏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要尽快建立保税库,为进口原料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部门检验提供良好的口岸环境。

四要采取对来料加工企业在融资、用电、用水、原料运输等方面给予政策上支持。

四要继续加强对外开放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吸引外资,继续坚定不移的发展引进来料加工渔业。

继续大幅度提升来料加工水产品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特别鼓励与支持高资金、高投入、高档次的风味水产品、旅游产品、快餐产品、微波产品、即食水产品的来进料加工业务。

逐步在来进料加工业务中实现产品与技术、设备和市场的升级换代。

更快的远离与突破原有的低档次竞争范围。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