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清教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验案拾萃

【摘要】 本文就程志清教授治疗高血压的部分代表性验案作一简要小结与分析,以与同道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中医药。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95%的高血压患者的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西医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单用或联合应用六大类降压药物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虽然,降压药物的降压疗效确切,但是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仍有不少患者已联用多种降压药物也未能控制血压水平到正常范围,甚者血压持续不降,这使得临床医生和患者都感到异常棘手。

浙江中医药大学程志清教授从医40余载,精于医理,勤于临床;师古不泥,善融新知;对内科杂证的诊治见解独到,尤擅长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对高血压的防治从中医学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现摘其临床验案可窥其一斑。

1 凉肝息风法治愈肝风头痛

例1,患者,男,58岁,初诊:1978年9月16日。主诉:头晕头痛如劈,行走飘浮反复不愈一月余,住院前有高血压病史,长服降压药片,1周前因工作繁忙,头晕头痛剧烈,测血压210/120mmHg而收住入院治疗,现经西药治疗血压下降而自觉病情未见好转,要求中医会诊。诊查:面红如醉,头痛剧烈,头重脚轻,头晕欲仆,肢麻颤抖,以致不能下床行走。舌红绛苔老黄糙,脉弦劲。BP 170/100mmHg。证属肝阳亢逆,风火相煽。治法:凉肝息风。

羚羊角2g(先煎),钩藤15g(后下),生地18g,白芍12g,川贝6g,竹茹12g,滁菊12g,石决明30g(先煎),广地龙12g,桑叶15g,川牛膝10g,决明子30g。3剂。

二诊:上方1剂后头痛顿减,3剂后,诸症悉减好转,血压降至150/90mmHg,原方再进7剂。

三诊:135/85kPa,诸症悉瘥,舌红苔薄黄腻,上方去羚羊角,加赤白芍各12g,川芎6g,天麻12g,带药出院,以资巩固。

按:本案因高血压头痛剧烈而入院,症见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头晕欲仆,舌红绛,苔黄糙,脉弦劲而数,风火相煽,亢逆于上症状明显,故取《通俗伤寒论》羚羊钩藤汤化裁,其中羚羊角性寒味咸,凉肝息风,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镇静、抗惊、解热、降压、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程师在方药中重用羚角为君,每剂1~2g,研末吞服,降压效果明显;臣以钩藤、石决明、决明子则使凉肝息风作用增强,佐以白芍、生地酸甘化阴,滋阴柔肝,地龙、桑叶、甘菊清热平肝,竹茹、贝母清热化痰,诸药合用,可使热去阴复,痰消风熄。因药证合拍故1剂后病势顿挫,7剂后诸证悉有好转。如法调理2周后出院。

2 清肝泻热,涤痰化瘀法治愈眩晕头胀

例2,患者,男,42岁,初诊:2003年3月1日。主诉:头晕头胀胸闷,胸痛,反复不愈2年,近月加剧,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年。诊查:面色晦暗,形体肥胖,头晕头胀胸闷,胸痛善太息,口苦,大便粘滞气秽,舌红苔黄腻干,舌下瘀紫,脉弦细,体重87kg,身高1.80m, BP 160/110mmHg,平时服用开搏通。辨证:肝郁化热,痰瘀痹阻;治法:清肝泻热,涤痰化瘀舒痹。

处方:夏枯草15g,炒黄芩12g,龙胆草5g,焦山栀12g,柴胡10g,薤白9g,郁金12g,瓜蒌皮12g,竹沥半夏12g,丹参30g,赤芍12g,川芎6g,炒枳壳12g,天麻(先煎)12g,双钩(后入)15g,7剂。

二诊:2003年3月15日,BP 165/105mmHg,头晕头胀,大便粘滞,气秽显著好转,尚感胸闷,心悸,口苦,舌红苔中薄边黄腻,舌下瘀紫好转,脉弦,生化全套均在正常范围,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治拟原法泽泻15g,生蒲黄12g, 炒决明子15g,夏枯草15g, 炒黄芩12g,龙胆草5g, 焦山栀12g, 柴胡10g, 薤白9g, 郁金12g, 瓜蒌皮12g, 竹沥半夏12g,丹参30g, 赤芍12g, 川芎6g, 炒枳壳12g, 天麻(先煎)12g, 双钩15g(后下) 7剂。

三诊:2003年3月29日,BP 140/90mmHg,原发性高血压病,头晕头胀胸闷胸痛好转,咽痒,咳嗽显减,口腻,舌红中薄边黄腻,脉弦,治拟原法。3月22日方生地改12g,加制天虫12g, 车前子12g,5剂。

按:本案因肝郁气滞蕴久,生痰化热,以致气火上逆,痰瘀痹阻,而见头晕头胀胸闷,胸痛,故以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热,瓜蒌薤白半夏汤加丹参、赤芍川芎,涤痰化瘀舒痹而见显效。

3 平肝降逆、通阳舒痹、涤痰活血法治疗眩晕胸痹。

例3,患者,女,60岁。初诊:2002年10月18日。主诉:头晕头胀胸闷、心悸、心慌反复发作1年余,近2个月加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史,长期服降压西药心痛定每次10mg,2次/d。诊查:BP 145/75mmHg,心率37~47次/min,心律不齐,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结,心电图提示心动过缓,ST—T改变;辨证:阳亢气逆,心脉瘀阻。治法:平肝降逆、通阳舒痹、涤痰活血。

方药:天麻(先煎)12g, 双钩(后下)15g, 怀牛膝12g, 葛根15g, 郁金12g, 炙甘草9g, 桑寄生15g, 丹参10g, 赤芍12g, 当归10g, 川芎10g, 甘松12g, 夏枯草15g, 石决明(先煎)30g, 瓜蒌皮12g, 薤白9g, 制半夏12g(7剂)。另心宝丸每次2粒,每天2次。

二诊:2002年10月25日。BP 145/75mmHg,心率提高到56~60次/min,头晕头胀胸闷、心悸、心慌减轻,原方再进7剂。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