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分析

摘要:苏东剧变使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创而渐入低谷。在东西方世界势力不均的现实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分析可以回答其历史和现实意义,而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的理解更能清晰地展示其旺盛的生命力。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到实践应用的成功范例,它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性质;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005—02      20世纪90年代,在经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进入21世纪后,在东西方世界势力不均的现实情况下,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仍处在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面对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困惑,尤其是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是否需要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问题的时候,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认清马克思主义社会前进和发展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作文 /zuowen/   波兰学者亚当·沙夫在《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意义》一文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近代工业革命的结果,它不是由某种社会观念,而是由没有社会主义就无法生存的整个社会造就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的名称本身倒无关紧要。现在的问题不是考虑社会主义是否必要,实际上社会主义已经出现。”[1]由此可见,在亚当 · 沙夫看来,讨论“在新的历史时期是否需要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必要的。社会主义的出现是历史前进的结果,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发展趋势。在资本主义无法克服自身根本矛盾的情况下,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出现,表达了人们对一种新的美好社会形态的向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中间阶段,是一个“缓冲地带”,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相对于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历史而言,社会主义刚刚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还只能称之为新兴事物,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能因为暂时的挫折而否认历史发展的趋势。   明确了这一趋势,就要继续讨论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要坚持以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为主导。亚当·沙夫认为,即使是在不预言社会制度的前提下,我们也同样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而且,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人类历史上一部经典的无产阶级斗争学说,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和理解现实形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文 /zuowen/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的理解能够回答马克思主义历史和现实意义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渐入低谷,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相对平静期的现实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无用论”、“失败论”以及经典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成为马克思主义继续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要扫除这些“绊脚石”,首要的任务就是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性质。   1.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之处在于其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一切优秀成果。它是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亚当·沙夫在文中用大量篇幅论述“没有哲学不行”这个重要观点。而且,在黄楠森教授撰写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读〈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一文中,他明确指出科学性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区别。   2.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成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之一。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斗争学说,它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阶级、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马克思主义以推翻一切剥削制度、争取全人类的解放为追求目标,这必然得到广大无产阶级最强有力的支持。今天,因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仍然存在,所以马克思主义必将继续发挥作用。亦如亚当·沙夫所说:“我只想说明,对社会科学来说,马克思主义更具有实用价值,它能(比其他流派更好地)促进解决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实践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1] 代写论文   3.实践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现实世界的根本途径。一切真理必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自马克思主义理论酝酿之日起,它就是为了全体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努力,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是随着工人阶级和民族政治命运的波动而波动的。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民族的解放,马克思主义不断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履行着它“改变世界”的职责。在改造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也经历了诸如“苏东剧变”这样的尴尬,但这也印证了人类社会发展是一种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正是这样的过程才为马克思主义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4.时代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任何孤立的、静止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都是错误的。马克思恩格斯也一再表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方法。“正如社会现实发生了变化一样,有些部分自然而然地变得陈旧,成为历史。对不是作为宗教信条,而是作为科学思想的观念来说,这也是通常的命运。”“还有些部分经受不住现实的检验,被证明是错误的。” [1]   由此可见,对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不必为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不合乎现实的内容而惴惴不安,这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而是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鲜的血液,这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离开了发展讲坚持,必然使科学的理论成为停滞的一潭死水,毫无生趣。只有在坚持中不断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论文代写   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分析成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航标”   1999—2005年期间,西方国家举办了几次评选活动,马克思或是当选“千年思想家”,或是赢得“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哲学家”的殊荣。2008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次贷危机,与危机情况形成反差,在这些国家,《资本论》的销量迅速上升,甚至出现销售一空的现象。从西方国家这几次评选的结果到面对经济危机时人们对《资本论》的狂热,无不说明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说明人们无法绕开马克思的巨大身影。要回答我们为什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在为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寻求更多的动力。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无产阶级打开资本主义桎梏枷锁的重要工具。马克思主义形成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夹缝中。虽然经历了贫病交加、政治迫害等各种障碍,但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其毕生的精力来行使批判资本主义,推翻资本主义的使命。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无产阶级就无法成为自己的主人,实现真正的解放。可以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相伴而生的,而现阶段,资本主义在整个世界的力量仍不容小视。资本主义经济经历过大繁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也曾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向无产阶级做过让步和妥协,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动机没变,根本矛盾没消除。“我们对资本主义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或许会改变,但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马克思所提出的学术和理论问题就不会消失。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那样,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日常生活世界的入侵相伴随的,是马克思主义在许多领域的扩散。在这些领域,马克思主义或许丧失了自己的一些清晰特征,但仍会以基本的方式渗透于社会和文化分析之中。我认为,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无所不在的原因。”[1] 可以说,资产阶级理论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致命问题,因为它无法跳出自己的包围圈,而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客观地看待资本主义的困境。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2.马克思主义的个人和自治人道主义理论必然获得人民的支持。亚当·沙夫非常关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关于个人和自治人道主义的理论,他认为这些理论构成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部分,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按照沙夫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异化理论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他把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个人是对社会问题进行任何恰当的分析所不可缺少的出发点的基本原理;其次,个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产物的观点;第三,人是其社会实现的创造者的观点。”[1]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既可以成为我们揭露、批判资本主义丑恶面目的刀枪,又是我们阐述社会主义本质、赢得广大人民支持的砥柱。这也与我党一直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一脉相承。   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意义,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呢?笔者认为,其一,作为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是没有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的哲学观、哲学方法,至今仍是‘不可超越的’。”[6] 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都能够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其二,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可以存在争论,过时的部分可以及时修正。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焕发其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编辑整理。

论文网      参考文献:   [1]李惠斌,叶汝贤.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靳辉明文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4]李惠斌,叶汝贤.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第1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陈先达,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6]陈学明.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从亚当·沙夫的回答说开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6).   [7]亚当·沙夫.需要一种新的左派[J].柴方国,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1997,(4).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