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壶如养心】养壶养生养心

紫砂名师杨春根   经几位壶友介绍,我的好友圈里有了一位“真金白银”的紫砂壶制作大师。

他是杨春根,江苏宜兴丁蜀镇人,是我国当代一位优秀的中青年陶艺家。

他的艺术履历里这么写道:自幼受紫砂艺术的熏陶和影响,酷爱紫砂壶艺。

198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陶艺家顾建军研习紫砂壶的设计和制作,后又经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何道洪等名师的指导,技艺日趋成熟和完善。

20多年来致力于紫砂泥料的配置和研究,对紫砂矿料及五色土具有独到的见解。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杨春根老师又开始对历代名人名壶的研究,尤其对明清时期老壶的特征,泥料和工艺特点有较深的研究和熟练的鉴别能力。

收藏界评价他创作的壶艺作品是选料考究,配置科学合理,题材新颖,格调高雅,内涵丰富,既有传统壶艺的神韵和魅力,又具有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属于雅俗共赏之佳作。

其作品价值从他多次在国内外评比中荣获大奖可见一斑。

去过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朋友可以一睹其精品之作的风韵。

他创作的“四方筋囊传炉壶”由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并有多件佳作被刊登在中外专业杂志,深受中外壶友和藏家的青睐。

我与杨春根老师的交往,缘于壶,更缘于心。

端茶说壶   柴米油盐酱醋茶,系百姓生活开门七件事,也就是说,茶乃生活必需品。

有人说,茶乃一种人生,不同性格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品同一壶茶能品出不同的意境。

也有人说,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和尚饮茶一种禅,文人喝茶则是一种文化。

我交往的文人中爱茶者众多,一杯茶在文人眼中,既是解渴佳品,又可扬清荡浊,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人格、一种境界的象征。

温壶、烫杯、洗茶、泡茶、翻杯、敬茶、闻香、品茶, 此为茶趣。

话说品茶有讲究,一杯茶须分三口喝,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饮茶

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

毛峰的鲜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甜润,云雾的香馨浓厚,龙井的馥郁味甘,尽在不言中。

要喝茶,便不能不说壶,让我们一起听听杨春根老师如何说壶。

“当世以宜兴紫砂壶为最,盛行于明清年代及本世纪初,时下更具紫砂收藏热势。

茶壶之盛行可以说是因为人们已把喝茶当作社交、礼仪及日常保健的重要生活方式,而用一把精致的茶壶泡一杯馨香的茶,在平淡中享受生活,怀一份虚融淡泊的心境 ,此为品茶玩壶之乐是也。

”   古壶之风   杨老师对古壶也多有研究。

且听君道来――“古朴、富丽、淡雅乃为古代茶具之风范。

中华茶艺,孕育于汉魏,滥觞于三唐,发展于宋元而成熟,光大于明清

”   我们看到,与此相应,茶具的发展,表现为由大趋小,自简趋繁,复又返朴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

它与时代风气相涤荡,逐渐趋于艺术化和人文化。

先说说唐代茶具

自从“茶圣”陆羽著了《茶经》后,“茶道大行”。

中国的茶,也由此进入一个新境界。

其《器》章就列举了28种煮茶和饮茶的器具。

时下茶具,曾风靡朝野,以致“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体现了以实用为主兼及情趣的特色。

如果说唐代茶具以古朴为特点,那么,宋代茶具则以绮丽为时尚。

宋代茶具,较之唐代,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煎水用具改为茶瓶,茶盏尚黑,又增加了“茶筅”。

这一切,都与宋代风行的“斗茶”时尚相适应。

宋代饮茶多用茶盏,也是一种敞口小底厚壁的小碗。

不同的是,宋代以通体施黑釉的“建盏”为上。

斗茶时,茶汤呈白色,汤花更是色泽纯白,与乌黑的建盏相配,黑白分明,便于看出水痕,区分茶质优劣。

盏壁较厚,宜于保持茶汤的温度。

这些都是建盏的实用效能。

到了明清时期,茶具呈现一种返朴归真的趋向,由宋代的崇金贵银而转为崇尚陶质、瓷质。

但这类陶瓷茶具之精巧绮丽,又非唐人所能企及。

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基本原因,在于饮茶方式的改变。

明代饼茶已不时兴,散茶流行,人们普遍饮用的是与现代炒青绿茶相似的芽茶。

绿色的茶汤,以白瓷衬之,更显得清新雅致,赏心悦目。

这就不难理解明清时代的青花、斗彩、粉彩茶具,为何均以白色为主调了。

到了后来,白瓷发展至“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罄,明如镜”的程度,成为十分精美的艺术品。

紫砂茶具的勃兴   明清茶具,最为后人所称道的,除了白瓷,就是江苏宜兴紫砂陶壶、陶盏的创制和普及了。

明代宜兴紫砂茶壶,造型精巧典雅,工艺独具匠心,一些制壶名师的作品更是珍奇瑰宝。

根据各大师的工艺特点,以其作者名字命名其壶,如明正德、嘉靖间的供春壶(龚春)、万历间的大彬壶(时大彬)。

清代宜兴紫砂壶制作仍兴盛不衰,亦出了很多名师,如嘉庆、道光间的陈鸿寿(字曼生),所制茶壶名曼生壶。

据传,用宜兴紫砂壶泡茶,虽在盛夏,也隔夜不馊。

使用经年的紫砂茶壶,偶尔注入白开水,饮来亦有茶香余韵,且壶体小而壁厚,保温性能好,有助于泡发与保持茶香,加之其陶色典雅古朴,造型朴拙,故而备受品茗者垂青。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