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此种情况下,既不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也不转回已经冲减初始投资成本。根据借贷相等原理,投资收益等于应收股利。实例:乙企业2000年7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东方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实际投资成本为25万元东方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于下年度2月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000年东方公司实现净利润30万元,2001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0万元;2001年东方公司实现净利润40万元,2002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6万元;2002年东方公司实现净利润35万元,2003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5万元;2003年东方公司亏损5万元,2004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5万元;2004年东方公司实现净利润50万元,2005年2月宣告分派35万元。(1)2000年7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2500000   贷:银行存款 2500000   (2)2001年2月东方公司宣告发放2000年度的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200 00   贷:长期股权投资50 00   投资收益150 00   分析:本年东方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为20万元,上年A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东方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5万元(30×6÷12),可见,此经济业务类型属情况一。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0.5万元(20—15)×10%,根据借贷平衡原理,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万元(20×10%—0.5)。   2002年2月东方公司宣告发放2001年度的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360 00   长期股权投资40 00   贷:投资收益400 00   分析:本年东方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为36万元,上年A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东方公司实现净利润为40万元,可见,此经济业务类型属情况二。应转回已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0.4万元[(40—36)×10%],根据借贷相等原理,应确认投资收益为4万元(36×10%+0.4)。   2003年2月东方公司宣告发放2002年度的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350 00   贷:投资收益350 00   分析:本年东方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为35万元,上年A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东方公司实现净利润为35万元,可见,此经济业务类型属情况三。既不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也不转回已冲减初始投资成本,根据借贷相等原理,应确认投资收益为3.5万元(35×10%)。   2004年2月东方公司宣告发放2003年度的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50 00   投资收益50 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00 00   分析:本年东方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为50万元,上年A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东方公司亏损5万元,可见,此经济业务类型属情况一。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1万元[(5+5)×10%],根据借贷相等原理,应冲减投资收益为0.5万元(5×10%—1)。

2005年2月C公司宣告发放2004年度的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350 00   长期股权投资110 00   贷:投资收益460 00   分析:本年东方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5万元,上年A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东方公司实现净利润50万元,可见,此经济业务类型属情况二。应转回已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1.1万元[(50—30)×10%=1.5万元,但转回数不能大于原冲减数1.1万元(0.5—0.44+1)],根据借贷相等原理,应确认投资收益为4.6万元(35×10%+1.1)。      参考文献:   [1]于小镭.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与讲解.   [2]李鑫鑫.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之简易操作.商场现代化,2008,(14).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