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时刻中共抉择】

二十年前,苏联解体前后,中共高层随着事态的发展做出各种研判和应对。

在这个历史重要关口的关键抉择,考验着中国最高领导层的政治智慧,因为这不仅关系着外交领域的转变,更关乎中国未来的走向。

1991年12月25日下午,北京朝阳门内大街外交部大楼四层,一阵电话铃声在一间办公室响起,外交部苏欧司副司长李景贤接起电话,电话来自远在莫斯科的中国苏联特命全权大使王荩卿。

苏联央视预告今晚七点钟有重要新闻直播!老戈(指戈尔巴乔夫)大概要‘完’了。

李景贤放下电话,立即向钱其琛外长等领导报告。

很多天了,他和同事都在办公室不回家,大家守着电话机,这里成了连接中国苏联使馆和外交部的枢纽。

北京时间26日零时,外交部大楼里苏欧司苏联处的七八个人围在一台二十英寸的电视机前。

屏幕中戈尔巴乔夫开始他那著名的7分钟“告别演说”。

这个“连一寸国土都已经没有的‘国王’”,平静地宣布下台。

外交部大楼里的人不禁黯然神伤。

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人民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代表们举了一下手,苏联就在法律上无声地消失了。

26日下午,外交部接到通知,第二天一早到中南海开会。

“特特急”电报   27日中央有关苏联解体对策的讨论只进行了半小时。

据《李鹏外事日记》记载,这次会议由江泽民主持,对苏联解体后的形势作了分析,讨论后一致同意,我方承认原12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就什么也不怕。

”据《李鹏外事日记》记载,会上江泽民总书记这样表示。

江随即指示赶紧给正在俄罗斯等国访问的对外经贸部部长李岚清发电通知这些相关国家。

不远处坐着的李景贤从皮包里抽出备好的电报纸,立刻拟稿,写一页塞给前面的钱其琛修改一页,然后由最高层领导过目画圈。

20年后,李景贤感叹,当时的流程和迅捷独一无二。

27日这天,中国官方媒体相当低调。

《人民日报》仅仅在国际版刊发了苏联解体的消息和一篇记者特写《红场易帜纪实》,文中提到红场上人们的感情“十分复杂”。

28日,中南海会议的决定刊发在《人民日报》头版。

随后,中国内部的分析研判越来越多。

苏联解体一周左右,江泽民总书记召集36人开了几天的会,上午下午连轴转,并要求人人发言不得少于半小时,讲透彻。

36人都是与苏联或俄罗斯有关的重要官员和学者。

一些老同志不愿看到苏联解体,另一些人则认为,解体客观上对中国利大于弊,来自北方多年的不平等和威胁消失,周边环境有利于建设。

面对如此“突变”,各类情感、心态、观点复杂而微妙。

一些学者提出“高层叛徒论”,一些则表达了“体制说”。

这样的争论在中国延续至今,不过20年前大家还顾不上想太多。

1991年12月27日上午的中南海会议结束后,李景贤很快奔向外交部,将最高领导们签发的那份“特特急”电报发给远方的外经贸部部长李岚清。

“政治团”变“经贸团”   苏联国旗落下后的一两小时,一架波音767包机载着李岚清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降落莫斯科。

代表团原拟先访俄罗斯,对方称正忙于政权交接,只得改为在降落莫斯科后再转赴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当然对方此刻也很忙。

此前两周多,12月7日,俄罗斯、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与波兰交界的“野牛林”秘密会晤,8日联合声明新联盟条约谈判陷入死胡同,作为国际法主体的苏联已不再存在,使得偌大的一个苏联,只剩下一只大空壳。

此前一周,12月18日,俄罗斯政府接管克里姆林宫。

同日,钱其琛外长指出:“苏联这座大厦彻底坍塌,也就是这一二十天的事了。

”他提出派代表团访问苏联,由外交部副部长任团长。

出发前夕,李鹏总理表示需要派位部长去,并由“政治团”改为“经贸团”探路,由李岚清部长任团长.副外长田曾佩任副团长,由外交部和部分企业家共30多人组成。

此刻各加盟国尚未独立,不宜以政治团名义出访,但保持交往却不可耽搁。

中国代表团初到苏联的几日,谈判进展较慢,而当27日中南海会议后,钱其琛外长致电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外长告知承认其独立,并准备谈判建交后,中国代表团受到各国热情接待,谈判极为顺利。

其实,当年9月,当苏联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第二天,钱其琛即表示中国政府承认三国独立国家的地位。

三天后中国代表团带着公报草案的中、俄、英文版本和授权签字书抵达三国,随后三天三份建交公报签署,这样的神速,国际瞩目。

尊重各国自己的选择是总体思路。

曾任外交部苏欧司苏联处处长、中国驻俄罗斯公使的周晓沛在一篇文章中透露:当时“根据中央决策及外交部领导的指示,我们注意冷静观察,未雨绸缪,并做好各种应急预案。

一旦苏联政府公开承认某共和国独立或正式宣告自身解体,立即按‘承认、建交、设馆’的一揽子三步曲,一举解决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关系问题。

”   研判“8・19事件”   1990年和1991年,波罗的海三国相继独立,很快,俄罗斯也发表了《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

对此,钱其琛国务委员兼外长看得很重,他说:“俄罗斯是个大块头,它宣告独立,对苏联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   为防止联邦瓦解和维持最低限度国家统一,戈尔巴乔夫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新联盟条约。

按照原计划,条约将于1991年8月20日签署。

戈尔巴乔夫万万没想到的是,8月19日,苏联高层8人发动政变,他们认为戈氏改革难以进行,试图挽救站在悬崖边上的苏维埃政权。

8月19日北京时间清早五点多钟,时任中国苏联大使于洪亮迅速向国内报告了这一消息。

之后几乎每隔一刻钟,驻苏联使馆就来电报告事态进展。

当天中午12点15分,叶利钦爬上白宫外的一辆坦克,宣布“反对这次‘逼宫事件’”,其他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纷纷赞同。

20日下午3点,于大使打电话给国内说,参与“逼宫事件”的总理巴甫洛夫刚刚告诉记者,他因“患感冒”已入院治疗。

于大使认为,苏总理患的是“政治病”,表明参加这一事件的头头们慌了手脚。

外长得知后说:“形势看来已经发生逆转。

”22日晨,戈尔巴乔夫从克里米亚回到了莫斯科,“8・19事件”以失败告终。

22日下午,苏联驻华大使索洛维约夫拜会钱其琛时,专门转达戈尔巴乔夫中国领导人的问候。

会见后,钱其琛李景贤说:苏联局势的演变有两种可能,一是出现某种转机,二是形势急转直下,不可收拾。

我们要特别关注后一种可能性。

日后的事态发展表明,戈尔巴乔夫已回天无力,胜者是叶利钦。

也就是在“8・19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等领导进行了一场谈话。

“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

”邓小平说,“强调稳定是对的,但强调得过分就可能丧失时机……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

”“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   “最后一次”访苏   东欧持续动荡的1991年初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思考要不要访问苏联

“有人说苏共的执政党地位已摇摇欲坠,现实情况到底怎么样?”1991年2月的一天,江泽民总书记如是问外交部苏欧司苏联处处长周晓沛等人。

“据我们观察,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都非常严峻,国家面临分裂的危险。

苏共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垮台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周晓沛回答说。

他还说,1989年中苏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化后,双边关系发展不错,建议保持两国领导人的互访势头。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问,我们总有个回访。

(人家几次邀请)你没理由回绝,这是个外交礼节问题。

”中联部调研咨询小组成员、国际问题专家俞邃教授这样说。

最终,江泽民决定5月访苏。

此时的戈尔巴乔夫正处在风口浪尖。

“我很难办。

左派和右派都批评我。

有的想走回头路,这不现实;有的提出要加快速度,这是冒险。

戈尔巴乔夫江泽民推心置腹。

“8・19事件”前的这几个月,正是戈尔巴乔夫自信有所增长的时候。

他相信新的联盟条约能保持国家的统一。

但是,随着“8・19事件”的发生,苏联解体江泽民此次访问也成为中国领导人最后一次访问苏联

苏维埃纪行   “8・19事件”确实难以预计。

江总书记访问之前,先期与苏方讨论公报的代表也多次与苏联外交界朋友和百姓交流,考察。

他们的总体印象是,高层权力向叶利钦倾斜,但叶氏也未必想解散苏联,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联盟估计能够继续存在。

参与谈判调研的李景贤还深深感受到底层群众对苏联存亡问题的冷漠。

1990年4月俞邃研究员等专程前往苏联考察,想弄清楚“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什么。

回来后,他形成了一份万字报告,将苏联模式的弊端归结为三句话:思想理论的僵化、教条;经济管理的凝固化,机会主义;政治生活不民主化,缺乏民主。

那次访问中,大家曾和乌克兰中央书记,后来担任乌克兰总统,成为瓦解苏联关键人物之一的克拉夫丘克座谈,那时他大谈马列主义,后来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给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

(摘自《看天下》2011.34期)B①。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