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妇联:“巧媳妇”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

本刊讯(通讯员 黄晓婉) 时值仲春,光山县马畈镇徐寨村“巧媳妇扶贫车间在沉寂两个月后,再次传出巧媳妇们爽朗的笑声。线上线下招工通知一发出,周边妇女就应声前来。到3月19日扶贫车间开工当天,报名人数已達70名。为此,巾帼服饰媳妇基地负责人杨世娥喜不自胜。

但是疫情防控马虎不得。开业第一天,杨世娥没有急着赶订单,而是将姐妹们召集在一起,给她们上了“开工第一课”,教她们怎样正确洗手、戴口罩等。

光山县巾帼服饰是最早一批加入“巧媳妇”工程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校服、工服、羽绒服等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先后在光山县承办了5家多彩田园“巧媳妇扶贫培训加工基地,为城乡留守妇女600余人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

眼下疫情态势平稳,在该县政府引导下,除巾帼服饰旗下的5家“巧媳妇”加工基地外,全县各个乡镇的“巧媳妇基地都在加紧复工复产,积极吸纳周边留守妇女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家门口就业。

马畈镇徐寨村东湾村民组陈荣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上有抱病公婆,下有学龄孩子,全家仅丈夫一人在外务工挣钱,生活入不敷出。自从巧媳妇加工基地开到了家门口,陈荣珍也能挣钱养家了。去年,她家人均纯收入超过贫困线,光荣地脱了贫。

“我从开厂起就在这儿干。中午管饭,每月还有两千多元的工资,挺好的。”巾帼服饰媳妇扶贫车间的“老人”吴海霞说。她是其他县的贫困留守妇女,带孩子来光山县求学,顺便在“巧媳妇扶贫车间务工赚钱养家。

据悉,近年来,光山县以“巧媳妇+”工程为抓手,结合羽绒服装、生态农业、电子商务和油茶种植等特色产业,先后发展各类“巧媳妇基地65处,覆盖全县所有乡镇(街道),累计创造产值1.2亿元,带动全县4000余名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既养了娃,又顾了家,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这是光山“巧媳妇”们的心里话。 相关热词搜索: 光山县顾家妇联。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