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儿玉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关键词】 儿玉法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日本在乳腺癌的治疗上确实具有独到之处,1979年以前把Halsted根治术作为标准术式[1]。为了确保对乳腺癌的根治性,又从美容和患肢的生理功能出发,以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日本的乳腺癌专家儿玉宏在Patey法的基础上创造了儿玉法,即保留了胸神经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大肌,切断胸小肌)[1]。应用儿玉法,各期乳腺癌的5年、10年后生存率与Halsted根治术的疗效相同。近10年已作为乳腺癌的标准术式被广泛应用,占日本乳腺癌总手术例数的90%[2,3]。笔者近10年来应用儿玉法,开展了52例此手术,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自1998—2008年收治的52例女性病人,年龄在30~50岁之间,主要应用Ⅰ、Ⅱ期乳腺癌。Ⅲa期锁骨下,胸小肌后无明显转移,胸肌未受浸润。或Ⅲa期经术前放疗或化疗肿瘤明显缩小者可以选用。

2 方法。

2.1 切口 切口依据肿瘤所在部位及乳房的大小形态设计,可采用横、斜、纵行梭状切口等,切口各距肿瘤3cm以上。笔者一律采用横形切口

2.2 皮瓣制作 切开皮肤后,皮缘各夹一排鼠齿钳,以利用其上提皮瓣,方便操作。用电刀切割游离皮瓣出血少,术野干净。通常是在皮肤及浅筋膜浅层进行游离,浅筋膜表现的毛细血管应加以保留,以免出现皮瓣坏死。皮瓣游离到距皮缘3~5cm后,皮瓣可以逐渐变厚,但不应把乳腺组织留在皮瓣上。皮瓣的制作范围与Halsted根治术相同,即上达锁骨下,内侧达胸骨缘,外侧达背阔肌前缘,下达肋弓。

2.3 乳腺切除 自乳腺的下内方开始向上外方向,把乳腺组织连同胸大肌筋膜胸大肌表现切离,直到胸大肌外缘腋窝处,然后与腋上中下组淋巴结整块切除。

2.4 腋窝淋巴结的清扫 平第二肋软骨上缘水平,沿胸大肌间沟水平切开胸大肌,向外达胸大肌肌腱部,向内达胸肋关节并纵行向下切到第三肋软骨前面。可以牵开器把劈开的胸大肌创口拉开,即可见到起自臂丛走向胸大肌锁骨头的深面的胸上神经,予以保护。同时将位于胸大肌、小肌间的结缔组织予以扩清。然后,沿着切口长度剪开胸锁筋膜,略加分离即可认出位置恒定的,创口内方的胸内侧神经和位于外方的胸小肌,继之显露外侧神经。首先于紧靠喙突的止点处切断胸小肌,并将断端轻轻向下拉。以食指触诊时,则可以触及像琴弦似的胸外侧神经。确认以上三枝神经并予以保护,即可清扫锁骨下、胸小肌的淋巴结,腋窝的淋巴结清扫同Halsted术式。

2.5 缝合胸大肌 把切断的胸小肌断端加在胸大肌切口缝合在一起,间断结节缝合切开的胸大肌

2.6 旋置引流 缝合皮肤同Halsted术式。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