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多变的创作追求和文体实践] 文体创作

关键词散诗多元性体构建。

摘要赵俊涛散诗创作是种多元性实践。

散诗涵多元而丰富审美围很宽语言绚丽、深沉而纯粹象繁富而奇特呈现种多样性色彩;外观形制上跳闪性短句与舒缓性段落交错并存短与长不拘格复调性和多声部精巧组合突出了散诗音乐美、节奏感和变化美。

散诗创作是他致力散诗探讨和体构建实证。

贵州块贫困土地上散诗创作却高潮迭起这是不争事实。

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辉煌有目共睹不必说。

而当众化带纯学低落和迷惘候;特别是散诗当人们用异样目光斜视或冷观甚至奚落并暗地里诅咒候它血脉并没有断绝它生命并没有停止它影响并没有消失。

尤其是新近出版散诗集《阳光碎片》(化艺术出版社006年3月出版)我们提供了足以说明散诗生命与艺术精良成世纪开端散诗界巨惊喜。

面对他二十年创作辑集98(组)、万散诗全部精华除了令人惊喜与慑以外更重要是留下许多深思和启悟。

尤其是他散诗创作上种多元性实践和致力散诗探讨与体构建觉行值得散诗界重视。

、以多重涵反映多元审美主题。

散诗忌讳平面、单忌讳清浅抒情与描叙忌讳简单肯定否定二元对立思维。

其实早二十年前徐成淼先生就呼吁散诗要向清浅告别。

但是从散诗创作总体情况看并不理想部分散诗仍停留0世纪80年代初期创作水平“告别”还没有彻底。

散诗反映代变革反映繁复多样现代识、现代情感、现代思维应是它当前任。

散诗走向立体多元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现代社会这也是散诗发展寻突破条出路。

赵俊涛《阳光碎片》则提供给我们多元思考。

所谓“多元”指诗人面对物质结构、社会结构、观念结构、识结构所体现出种多重认识倾向。

其。

另外就学创作对象说指现实世界和超现实世界兼容;就创作主体说指“宇宙”和“外宇宙”贯通。

散诗是现代社会产物现代识和现代审美观念是它灵魂。

它所体现情感关系表现然情感、社会情感、道德情感审美情感情感结构是交叉性、多向性甚至是反向性。

我们只有作这样理才能释现代诗歌特征才能把握其审美规律我们赵俊涛散诗多元性特征似乎就有了依据。

赵俊涛散诗多元性表现种矛盾二元性构。

如《阳光地带・正午宁静》“生命全部义都镌刻古陶般生硬脸上粗糙纹饰以历史古朴展示现实生涩和艰深版画堵冰冷墙或者青铜盾。

封闭己保护己成惯性矛。

”这何尝不是生命多重性写照?因他心充满“生命全部义”阳光“从每方向/化岩石灵魂和粉碎僵干肢体/让泪无法释地淌下”。

这是生命方式是心无奈与现实构诠释。

而《极地・由种物质到另种物质程》这种矛盾二元性构性表现得更加明显“我们错就是听信了那胡子老头关键句话忽略了他没说真理/是我们轻易地让伞长我们手上让斗笠坐我们顶上让衣物或佩饰寄生我们身上。

”这是种观念现实状态当然他是觉醒再看《极地・临终命名》矛盾二元性构体更加紧密似乎成种必然“树生是泽被地生……它生都修正别人和己错误生都着种理想写着辉煌理论和指挥着实践。

很多候它边替己包扎伤口边持着长矛战斗。

”他散诗光明与晦暗、盛开与凋敝、死亡与诞生……这种矛盾二元性构成了生命体也构成了散诗体。

它通象征性然景物象和氛围传达己情绪和感情或暗示己思想和旨。

赵俊涛散诗多元性还表现生命外两宇宙通“外宇宙”(物象)折射“宇宙”(心灵)通“宇宙”“外宇宙”。

如《穿越沼泽》“总要走这段路/从这座山下要攀上对面那座向阳山坡……除了谨慎而我什么也不知道/只脚终还是走错了辰/陷我瓢泼雨里和厉啸风……我才懂得我能够涉死水船/只能是我己。

”这里“外宇宙”描述是次历、次遭遇次坎坷而折射出“宇宙”次矛盾、次苦痛、次斗争甚至是种反思段心灵史总结。

如这里“外宇宙”是虚拟则心感受、情绪奔突、感情倾向是真实由它影映“外宇宙”物象上这是种虚实相生效。

再如《向日葵》“整日子便漫这样种平和简朴略有些神圣……看看它那结满茧花手掌和粗壮四肢就知道它拥有种什么样力量和志……把所有期冀和感恩都贯到双眸。

当然并不渴盼会有奇迹发生。

葵不幻想……葵力量是集体力量。

葵力量是手握手带力量。

葵力量是心灵庇护心灵所拥有力量。

”这里“外宇宙”展现物象或许是真实但全部赋予“宇宙情感色彩传统诗歌美学称“移情”使人与物品格合二。

这是另种虚实相生效。

赵俊涛散诗也有外宇宙完全结合如《偶遇己》《那房》等。

《偶遇己》己“偶然望见己对面路上匆匆地向另方向狂奔或者条路上擦肩而都很陌生”。

表现“外宇宙”上这是种幻像甚至是假象而“宇宙”体现是人心真实这种真实则是人虚无不定、变幻莫测幻象与虚无合二。

“场音乐会上或观赏次展览都会碰到己唱或者跳或者成件物品。

”这是人被社会、被他人甚至被己异化种呈现。

这种外宇宙结合和证使幻象与异化体验到达峰值揭示了深刻多元主题。

二、用多变语言构建多样审美外观。

散诗诗歌渗透散、散渗透诗歌种独立体是讲究语言多样化种艺术。

从我散诗作品验看首先扑入眼帘并打动人心是散诗语言语言感受进入审美程。

并且散诗外观也是由语言元素构建什么样语言基调便产生什么样外观结构。

除了语言和外观现代散诗审美围是很宽只有从语言入手延伸到它写作程才能从整体上对散诗进行多元性

赵俊涛散诗语言以绚丽而深沉见长并体现种多样性特征这是成熟写作者重要标志。

走进赵俊涛《阳光碎片》如入座“迷宫”。

你是看风景了还是识宝了?你是凑趣者还是有心人?面对这座富丽堂皇殿宇你会顿庄重起种气息或景象会使你收敛切。

当然也会使你舒展切陶醉种情不禁。

你看他写阳光“滴地敲打撬开扇扇窗子暗晦”;写光阴“以刀横己脖颈将午三刻戳印每准备逃亡非分欲望上”;写河流声音“液态声音里起只手粗壮有力捻碎世界又抟塑世界。

语言穿透力可想而知。

然而语言正是散诗创作必须把握重要指标。

语言硬、色彩、节奏、声音、情分是成就散诗基元素把握不就流般甚至与分行诗或散混而失己体特征

这上赵俊涛对其把握是十分严格。

再看长散诗《向日葵》片断。

葵是那种无声无息地生长且拙口舌农民。

民歌可以流利地从口飘出却永远产生不了巧辩话语。

葵与太阳交流只那每日子对视。

对日子理是深藏铁样坚实躯体里。

对日子感激和报答是深含那样种姿势和掌心里。

葵用心灵生活。

语言节奏和情分把握得恰到处透映出形象十分清晰。

作者这里抒情不像抒情散那样外露也不像诗歌那样急促而以种浸透式“传情”或“隐情”显示出散诗艺术魅力。

语言只是散诗涵物化形式只有透语言你才能进入这座迷宫核才知道它有多么细密、精致和深刻。

如这些句子“也许正当我们纯粹而舞蹈恰别人手掌成他手里枚钉子或者锤子”(《极地》);“宁静与和平如某种声音人体生长桦木林带拉近我与天空距离”(《阳光地带》);“是深刻深刻胜天下每种哲学”(《背景》);“事实上当人类次将音乐诱拐到乐器上候音乐就已开始远离我们”(《音乐归宿》);“风葵会把些很方言调寄往很远。

新都市高楼耸寓会按期收到;老城里深宅院也会按期收到”(《向日葵》)……高速思维高浓情感给人感觉是精微而博让散诗空跨和结构能力非般就像光纤样具有无限容量和强密使情思传达具有无比穿透力。

赵俊涛散诗外观而言诗跳闪性短句与散舒缓性段落交错并存短与长不拘格复调性和多声部精巧组合突出了散诗音乐美、节奏感和变化美。

尤其是段落安排上不常见散诗以层思表达完毕段落而是借用了诗句跳闪方式将重要音节(饱含涵、充满诗性词或词组)独立成段有还故取消标这样使散诗结构简洁灵活充满节奏感和变化美。

散诗幅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曾进行激烈争论。

柯蓝提出短以区别散;刘再复、王才等人认这种幅限制会限制散诗扩展。

这场争论还是由柯蓝提出散诗组”折办法而结束。

柯蓝认散诗组有两处是“保存了散诗短形式完整性”二是“适当地了散诗容量”。

其实散诗不长短上。

圣琼・佩斯《蓝色恋歌》、纪德《人食粮》都是非常散诗长。

赵俊涛散诗就既有精短又有组还有长。

如《向日葵》和《瞬》都是长但恰恰是全分量很重压轴作。

除了语言和外观《阳光碎片》提供给我们审美围是很宽。

这是他丰富和发展散诗贡献。

从题材上看他打破了散诗以花草、桥溪、情爱抒写对象情调格局而将洪荒宇宙、烈火飓风、漠极地、战马铠甲、界碑墓志、岩画死湖、疆场远征、山地厚土、石头沼泽、山民纤夫作写作对象以种粗犷宏阔气概统摄天地万物以种恨爱胸怀舒卷古朴情感

写法上不拘格信马由缰出入现实与非现实、想象和非想象而抓住语言原型而飘移语言外壳以紧密情思和繁富象呈现诗。

但又不完全是散漫无序。

诗性发脉作者现代蕴和我感受爆发凝聚理性(以直觉)又通非理性翅膀使若干象(诗细胞)跳跃、飞翔起然沉落诗。

散诗诞生程然节奏和情感逻辑织就了散诗整体。

因进入者空散诗便有种感情丰富性、情绪复杂性、思维矛盾性多元审美存。

正因这样种存它提供给人以想象与升华审美程使散诗艺术和思想境得以深化散诗所应有哲理光辉也便透射出。

三、以觉创作揭示鲜明体特征

散诗是种不断有人创新和拓展体。

就像宗教样总会有人它完全付出与持守。

这是我对赵俊涛及他散诗创作产生印象。

散诗创作是种觉行所谓“觉”即不仅限创作还要致力对散诗探讨和体构建。

赵俊涛散诗比作“鸡尾酒”这是创造性比喻正如十多年前王幅明先生把散诗比作“混血儿”样令人叫绝。

他长达万多散诗论对散诗涵进行了探讨对散诗诗歌、抒情散进行了质上区别并提出散诗是种独立体。

散诗创作起始9世纪期法国诗人贝尔特朗(也有说贝尔特朗是从德国作荷尔德林处引进这种格式)到了波德莱尔散诗得以正式奠基。

散诗是0世纪初刘半农翻译屠格涅夫和泰戈尔作品分别从俄国和印引进而鲁迅成就了散诗这体。

鲁迅接受波特莱尔象征主义创作手法和屠格涅夫抒情特并吸收国寓言、品和历代精短散营养奠定了国特色散诗

九十多年国散诗发展虽也蓬勃但坎坷不少责难也不断其争议散诗特征不确定性。

其实散诗特征是非常明显如波特莱尔提出“由、细腻、辛辣”泰戈尔提出“情韵”鲁迅提出“感触”(应是“奔突”感触)茅盾提出“散形诗”柯蓝提出“短凝聚”(三五宜)、郭风提出诗和散以外“三种形式”刘再复提出“双重宇宙”耿林莽提出“流动美”徐成淼提出“象”李耕提出“悟”许淇提出“深邃思想知觉”程显谟提出“诗线性叙述”黄永健提出“批判性、审思性、反讽性”……尽管他们观角和表述不但目标是致对提示我们思考散诗特征助很而且只要你创作觉地体现就能够到散诗区别诗歌和抒情散性特征

当然散诗主要特征是“灵活多变”它是“舍弃了诗与散些拖累”(那加伦语)如诗押韵、讲平仄如散分散、拖沓以至没有节制等兼取二者优(诗凝炼与节奏散舒展与由)而发展和丰富起它“独立散与诗而又兼有散与诗佳美学特”(那加伦语)。

因郭风说“如有诗和散存就必须出现散诗这体。

”体特征把握上赵俊涛是做得很散诗作而且有他己清醒而准确认识。

赵俊涛散诗与散语言形式上差异很明显。

他受捷克学理论穆卡洛夫斯基影响认散诗语言是“诗语言”而散语言则是“标准语言”。

所谓“诗语言”其功能限地把言辞“突出”而“标准语言”(合语法规)总是极力避免突出。

这样散诗与散就有了分界。

当然诗歌语言也讲究限地把言辞“突出”是他说“散诗参差不整外观正是它独特处。

”“散没有这种由诗歌也样没有这种由。

”它具有“比散简洁比诗歌洒脱和由特性”。

所以我曾说散诗主要特征是灵活多变他这里得到了实证和回应。

散诗灵活多变赵俊涛看就是种兼容性质这也是国多年散诗特征争议结。

他用“鸡尾酒”形象地比喻散诗是比较独到。

他说“鸡尾酒调和程以及调所呈现出‘色彩’和‘味道’是那样恰如其分地与我们散诗相像……甚至散诗也许对多种‘滋味’调和方面比鸡尾酒更加彻底。

”所以“兼容性是散诗特征也是区别其他体标志”除了兼容性质他认散诗还“比其他体保持了更多偶然性特色”散诗形式“显得比其他任何种体都不稳定”。

正如有学者说那样“散诗向其他体偏离是合理偏离……散诗体与其他语言艺术体样体稳定性都是相对。

特别是作种新兴体又处0世纪整艺术世界体变革和汉语诗歌出现革命特殊代散诗体恒定性更是相对应该承认散诗体模糊性。

”其实恰恰是这种“兼容性”“偶然性”“不稳定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使散诗呈现“灵活多变特征

因他说“‘变’是散诗唯生存方式。

只有‘变’才会有‘新’才会永远地吸引人们。

至我们再反观赵俊涛散诗多元性实践就可以看出他散诗作品其涵是多元而丰富灵魂“带有现代、开放成分”;语言上绚丽、深沉而纯粹象繁富而奇特呈现种多样性色彩;外观形制上诗跳闪性短句与散舒缓性段落交错并存短与长不拘格结构精致突出了散诗音乐美、节奏感和变化美。

这些都是他创作“觉”结都是与他散诗艺术探分不开是他散诗理论实证。

所以我说赵俊涛我们提供了足以说明散诗生命与艺术精良绝没有虚言。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喻子涵名喻健主任编辑国作协会会员贵州民族学院副教授从事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影视、化研究兼及学创作997年获全国五届民族学创作“骏马奖”007年纪念国散诗90年评奖委员会北京授予“国当代优秀散诗作”称。

参考献。

[] 赵俊涛阳光碎片[]北京化艺术出版社006。

[] 引徐成淼再造梦想学创作论研究论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009。

[3] 徐成淼散诗精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99000。

[] 喻子涵关散诗创作问题思考[]杜国景代追问――贵州省国现当代学学会论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00795。

[5] 郭风谈谈散诗[]散诗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987。

[6] 王珂0世纪国散诗体建设历史回顾[]贵州师学学报003()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