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规模影响实证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而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额排在全国各省份前列,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前三。

那么如此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出口究竟是起替代作用还是互补作用呢?本文利用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计量软件研究了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出口规模的影响。

实证分析证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及外商直接投资表现为出口替代作用,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则表现为出口互补作用。

依此,本文对山东省提出了相关建议以面对新的经济形势。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规模;影响;建议   一、引言   有关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lnvestment,OFDl)对出口的影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即替代关系互补关系

一部分学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规模间存在替代关系

Munde提出的贸易与投资之间的替代模型。

Hirsch(1976)通过建立模型来比较企业供应海外市场的三种方式:出口、OFDl和专利权转让,指出出口与OFDl是替代关系

Belderbos和Sleuwaegen(1998)也指出,当企业面临威胁时,会用OFDl替代出口

另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出口互补关系

例如Rugman(1990)认为OFDl会促进母公司的出口

Mardusen(1995)也认为,公司通过海外生产增加了母国中间投入品的出口,提高了制成品的海外销售额,并通过扩大海外需求促进了母国出口

当然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出口之间既存在替代关系又存在互补关系,比如Head和Ries(2001)则认为,投资与贸易之间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与投资方式为垂直还是水平有关。

而国内学者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关系的研究则大多集中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出口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补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有着很大的拉动作用。

例如王迎新(2003)、张如庆(2005)等均认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有促进作用。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出口问的关系并不显著,在此不做赘述。

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关系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例如聂左玲(2010)利用1990—2007年山东省的经济数据,对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并提出山东省可以通过鼓励对外直接投资来促进其出口贸易的增长。

然而已有的研究对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关系实证分析仅限于对OFDl与出口两个变量问的关系研究,并未考虑其他可能影响出口变量,容易导致设定误差。

同时存在数据样本时间段过早等问题。

本文将建立一个出口模型,将OFDl作为一个影响变量,同时考虑OFDl的流量存量问题,并加入GDP及外商直接投资两个变量,综合衡量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出口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   1.模型构建   本文拟将山东省出口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考虑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外商直接投资及生产总值对出口的综合影响,总结出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出口问的关系,为以后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运用Eviews软件对五个变量进行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Exports表示出口量,OFDlf表示对外直接投资流量,OFDls表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FDl表示外商直接投资,GDP表示生产总值,e即残差项。

同时引入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目的在于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出口的短期以及长期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指当年发生的对外直接投资数额,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指本年之前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

通过短期和长期效应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研究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出口间的关系

而引入FDl与GDP是因为我们知道外商直接投资与生产总值对出口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引入这两个变量使得模型更加完整,更加综合地考虑了其他因素对出口的影响。

2.数据来源   其中,山东省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额与生产总值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2016》,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来源于《中国商务年鉴2016》。

特别注意的是,在用Eview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之前,为了减少模型的异方差性,本文将EXP、OFDIf、OFDls、FDl和GDP五个变量取对数。

因此模型更正为:   在具有很高的R^2值的情况下,所有的解释变量系数都是不显著的,因此推测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我们检查解释变量两两简单相关系数,结果如下:   此时,InOFDlf的系数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InOFDIs与InFDI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证明此回归模型是可信的。

4.实证结果分析   在回归方程中,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系数为正,而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系数与外商直接投资系数均为负,可做如下解释:   OFDI流量出口规模为替代关系,在短期,对外直接投资山东省出口规模的扩大略有不利。

这与山东省对外投资结构息息相关。

2015年山东省对外投资情况中,贸易性企业占152322万美元,非贸易性企业占1407152万美元,资源开发企业占342673万美元。

可见,山东省对外投资结构在短期内对省内出口并无促进作用。

山东省出口商品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为主,近期山东省“走出去”的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省内劳动成本的提高使得部分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生产转移到东南亚、非洲等劳动成本较低的国家,利用当地低廉且丰富的劳动力进行生产,是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价格竞争力,再将这些产品在当地进行出口与销售,对省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生挤出效应。

OFDI存量出口规模为互补关系

长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山东省出口仍有促进作用。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逐年增加,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与新常态的要求,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将寻求结构上的变化,从普通的加工成本替代与资源利用,转向商品服务投资

通过在国外建设办事处,可以对省内商品达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在采购原材料与产品时为省内产品提供机会,通过营销网络的构建,逐步扩大省内出口规模。

同时跨国公司的组建也将对山东省出口产生促进作用。

跨国公司通过内部交易,在极大地节约成本的同时,海外子公司通过采购母公司的机器设备、中间产品与服务时,还带动了省内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OFDl存量互补作用大于OFDl流量替代作用,也就是说,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出口的长期促进作用大于短期的挤出效应。

因而山东省在长期内仍应坚持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

三、政策建议   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出口替代作用,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出口则有互补作用,而且长期促进作用大于短期替代作用。

这与以往的研究略有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

但新常态经济下,山东省仍然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以求经济转型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   ?诙?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污染大,环境代价高。

我们应该注意到,伴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走出去”,我们应该顺应趋势,将加工、组装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部门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国家、地区。

而在省内保留设计、研发、营销等核心部门,这样不但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趋势,还提高了生产效益。

2.坚持对外直接投资,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   政府应积极引导省内对外投资结构转型,从过于依赖非贸易性企业与资源开发企业,到投资结构多元化、多样化。

引导加大投资贸易性企业,努力回馈本土企业。

对“走出去”企业实行鼓励原则,尤其是对带动本省出口的企业实行鼓励。

只有改善了对外直接投资结构,才能为本省商品出口创造更大的机会。

3.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大对教育、培训等产业的投资,培养高新金属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

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加强与“走出去”企业间的联系,鼓励回馈本省企业   政府应该加强与“走出去”企业间的联系,“走出去”在国外生产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考虑带动本土工业发展。

通过鼓励他们从省内购买原材料、中间产品等带动省内出口

同时政府应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使得国外企业进口本省产品的购买渠道更加多样化,金融、物流、租赁等基础服务更加便利。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