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梨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摘 要] 通过对河北省梨果生产贸易状况的调查研究,对梨果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河北梨果国际竞争力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梨果 国际竞争力 河北省      加入WTO后,我国梨果的产业化水平、生产进程不断推进,梨果质量显著提高,促进了中国梨果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我国梨果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其中,河北省梨果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河北省梨果生产贸易状况   1.河北梨果生产状况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梨大国,在世界产梨国中,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主产软肉梨,而我国主产硬肉梨,其面积占世界硬肉梨总面积的90%、产量的80%以上。

我省鸭梨、雪花梨均属硬肉梨,产量占世界梨果的1/7,硬肉梨的25%。

河北是我国梨果重要产区,无论生产面积还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其中,鸭梨我省传统优势果品主产我省中南部平原沙地的泊头、辛集,晋州、魏县、定州、曲阳等地;雪花梨则是我省的特色产品,主产于赵县和宁晋等地;此外,安梨、京白梨、鸭广梨、蜜梨等传统品种,加上黄金、绿宝石、黄冠等新品种,近年来产量也明显增加,2006年河北梨果产量占全国的27.8%。

2.河北梨果贸易情况   鸭梨作为河北省传统优势果品,常年出口量9万吨左右,最高年份15万吨,占全省出口果品总量的50%,创汇3500万美元以上。

鸭梨出口能占全国鸭梨出口总量的90%。

并且河北省鸭梨和黄冠梨已为西方人所接受,向欧美、澳大利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售价是东南亚市场的2倍以上,效益较好。

因此,河北梨果在国际市场仍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专家预测尚有50万吨的开拓潜力,其中鸭梨30万吨,黄冠梨、红香酥梨等优新品种20万吨

仅2007年全年我省梨果出口总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9.3%,仅次于山东。

二、河北梨果生产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河北梨果产量面积虽居全国首位,但国际贸易却落在山东之后,缺乏竞争力,究其原因:   1.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   河北省鸭梨和雪花梨面积占梨树总面积的80%以上,品种单一、熟期一致、产量巨大造成了很大的市场压力,导致了价格低、卖果难等严重问题。

虽加大了黄冠等新品种的种植面积,但问题仍未根本改变。

2.广种薄收、管理粗放、单产低   我省梨园面积很大,用于果园正常管理的劳动力投入不足,部分果园种而不管,特别是交通闭塞或偏僻的山区,由于受经济、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使得多数果园不能正常结果,单产低,与世界平均单产水平相差悬殊(我国:9.03t/ hm2;世界:10.57t/hm2)。

3.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落后,缺乏信息交流   梨果栽培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

我省梨农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再加上许多县乡农技站有名无实,不能及时把先进的优良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传递给梨农,导致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4.质量意识淡薄,片面追求产量   果品质量低下是我省梨果效益差、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梨果价格直线上升,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在利益驱动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现象严重。

部分梨农为了强占市场,提早采收,再加上有机肥施入不足、过量追施氮肥、大水漫灌,致使梨果果形变异、风味变淡、贮藏性差、品质下降、精品果率不高,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