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小儿高热惊厥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就要求护士应掌握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封管液的配制、正确的封管方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等。

�   1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1.1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①静脉留置针外套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壁而引起外渗,其渗漏率非常低。

②在血管内长时间留置既保证静脉通道畅通,又能减轻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及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

③操作简便、输血及输液速度快、不易脱落,不影响肢体活动、手术体位摆放等。

�   1.2 操作方法�   1.2.1 选择留置针 应根据患者年龄、穿刺部位及血管直径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常用留置针的大小依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血管情况分别选用9~24G等型号。

�   1.2.2 选择静脉血管 根据患者病情、体位选择合适的静脉,如手背静脉、桡静脉、肘静脉、颈外静脉、大隐静脉、踝静脉等。

患儿可选择耳后静脉、额正中静脉、 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

�   1.2.3 穿刺方法 备好准备输入的药物,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

选择好静脉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操作者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退针芯0.1~0.2 cm至外套管内,再将外套管缓慢注入血管内,观察周围无渗漏后,拔出针芯,固定留置针,注明留置时间。

输液结束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再次输液时,用碘伏棉球消毒硅胶接头,连接输液器即可。

�   1.3.2 封管 正确的封管方法可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临床常用正压封管法。

�   1.3.2.1 封管液 0.9%生理盐水5~10 ml,1次/8 h,当病情危重或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液呈高凝状态,体内抗凝血功能减弱微循环改变时,生理盐水则不足以抗凝;肝素生理盐水5~10 ml,1次/12 h,肝素生理盐水浓度:每毫升生理盐水肝素10~100U,一般用1.25万U/支加入生理盐水500 ml,冰箱0℃~4℃保存有效时间24 h,不宜使用肝素患者,不能用肝素封管

�   1.3.2.2 封管方法 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封管液,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3~5 mm,缓慢推注封管,边推封管液,边退针,快推注完后再拔针,可防止回血现象发生,起到抗凝作用。

封管时若封管针头全部刺入肝素帽内,封管液全部推完再退针,会使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倒流入封管内,导致凝血堵塞。

�   2 注意事项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2.1 注意事项 ①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用碘伏或碘伏酒精消毒1次/d,并盖以无菌敷贴;②静脉留置针在血管留置时间一般以3~5 d为宜,最好不超过7 d;③封管液只能当天配制使用,封管注射器1具/例。

根据管的长度掌握封管液的量,一般2~5 ml。

�   2.2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2.2.1 皮下血肿 多由于血管选择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等导致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

因此,在进行操作前应选择血管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   2.2.2 药液渗漏 多由于进针角度过小,患者躁动不安,固定不牢,留置针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血管不充盈,发热血管脆性增加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

出现药液外渗时应给予局部封闭或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拮抗剂外敷及局部物理疗法。

�   2.2.3 穿刺部位感染 由于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操作技术不熟练,患者抵抗力低下,留置留置时间过长等导致穿刺部位感染。

因此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   2.2.4 导管堵塞 导管阻塞通常表现为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为避免导管堵塞,在静脉营养液、血液制品及特殊药品输完后应彻底冲洗干净,及时封管,并注意封管速度要缓慢。

�   2.2.5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内,且下肢静脉比上肢静脉发生率高。

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

因此,为预防血栓形成,尽可能选用外径小的导管,血管尽可能选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且置管时要求技术操作熟练,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内膜,促进血栓形成。

严格控制留置时间,尽可能不超过7 d。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   2.2.6 静脉静脉炎表现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及静脉时硬、滑,患者拒绝按,严重者针眼处可见脓性分泌物,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为药物刺激及机械损伤。

血管好坏也是引起静脉炎的因素之一,应合理选择血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于长期输液患者,选择静脉时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操作时动作轻柔,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静脉炎发生率增高,建议常规留置时间定为3 d较为合适,既可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

注射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充分稀释后再输注,输注速度要慢,输注前后均用生理盐水冲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每天静脉穿刺,其操作简便、损伤小,既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留时间长,降低了医疗费用,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为临床输液、输血提供了可靠的通路,在急诊抢救时更能发挥优势。

因此,护士要不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加强观察和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参 考 文 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8�291.�   [2] 郑英.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医学临床研究,2005(6):147�148.�   [3] 彭翠香. 两种型号留置针在普外输液中的作用.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7.�   [4] 贾长荣,晁永梅.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实用中国医药杂志,2005(5):54.�   [5] 万灵云,王付荣.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04.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