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颈胸段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术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作者自1961~2002年,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后凸560例,其中颈胸段后凸截骨矫正手术仅作了3例,其余病例均为胸腰段和腰段的截骨术。560例患者中合并明显颈胸段脊柱后凸的患者17人,但由于该节段截骨的危险性大,想来想去未敢大量开展这项工作,只是近10 a来在应用田氏脊柱骨刀作全脊柱截骨术的基础上,才着手这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的经验,愿提出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报告强直性脊柱炎颈胸段后凸截骨矫正术3例〔1~2〕,均为男性。年龄范围:30~38岁。截骨部位:均为C7~T1。截骨方法:均为椎板V形截骨术。内固定方法:2例为双Luque棍夹持棘突钢丝固定法,1例采用弓根螺钉钢丝固定棘突钢丝固定〔3〕。

12 术前病情。

2例患者合并胸腰椎脊柱后凸已作了截骨矫正手术。1例患者曾作过双侧强直性髋关节置换术。主要因颈胸段严重后凸,颈椎屈曲僵硬,下颌骨与胸骨柄接触无法张口,吃饭困难,不得已而迫切要求手术

2 手术方法。

21 麻醉和体位。

局麻或支气管镜插管麻醉。体位:侧俯卧位。

22 器械准备。

(1)特殊器械准备:田氏脊柱骨刀1套,弓根螺钉加压棍,Luque棍,10~12 mm直径的Luque钢丝。(2)普通器械准备:根据需要配齐。

23 手术操作。

病人取侧俯卧位,消毒铺单,沿棘突作纵切口,以C7~T1棘突为中心,作15~20 cm长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用自动扒钩撑开切口防止出血,保留棘上韧带和棘突末端,沿棘突的两侧纵形切开,剥离暴露双侧椎板,将扒钩插入切口的深部,扒开两侧的椎旁肌肉,暴露椎板和横突,认定C7和T1的椎板间隙,用田氏脊柱骨刀在该间隙上作V形截骨〔7~9〕,其宽度为8~12 mm,截骨的范围包括C7的棘突和下关节突,T1的椎板上缘和上关节突,向外至上一椎弓根的下缘和下一椎弓根的上缘,中间为C7~T1之间的椎板间隙。V形截骨的深度直达硬膜外间隙,暴露硬膜,取除所有的碎骨片,作成整齐的刀切面(图1)。由台下专门抱头的医生,抱稳病人的头部,慢慢向后托下颌,使截骨间隙逐渐合拢,此时常可听到前纵韧带张开的撕裂声,待截骨间隙完全闭合后,由抱头者将患者的头部稳定不动,手术者将2根Luque棍预折成所需要的弯度,用双股10 mm直径的Luque钢丝通过事先在棘突根部的打孔,将双侧的Luque棍固定棘突上,利用其未被切除的棘突末端的膨大部,挡住双侧夹持棘突的Luque棍,使其不易滑脱,其固定效果十分可靠(图2)。然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分层闭合切口手术结束。 图1C7~T1之间V型截骨,宽度8~12 mm,暴露硬膜管,切除两侧的小关节突,完成椎板截骨 图2截骨间隙闭合后,双Luque棍夹持棘突棘突钢丝固定法。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