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为什么这么厉害_从“达芬奇”事件看媒体再追问

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对“达芬奇”号称从意大利进口的部分家具涉嫌伪造产地进行了曝光,将以经营高端家具品牌闻名的“达芬奇”推到了风口浪尖。

此事央视报道后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各类媒体纷纷转载甚至派出记者采访报道此事

然而,从央视率先掀开冰山一角,到其他各类媒体紧跟其后进行铺天盖地的穷追猛打,再到仅有少数媒体零星报道事情进展,前后也就一个月的时间。

如今,“达芬奇”方面仍未认错,相关部门尚未对此事作出处理意见,消费者心中还是疑云重重,但不少媒体已失去继续关注的耐心和热情,开始将目光投向其他议题。

综观各家媒体对“达芬奇事件报道,几乎都对“达芬奇”涉嫌造假的行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从报道立场和客观中立上来说无可挑剔,但在对新闻事件追问上还显得不足,值得媒体从业人员深思。

报道不够持续      仔细梳理“达芬奇事件不难发现,这起事件从上升为焦点话题,到逐渐淡出公众视线,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央视曝光→其他媒体跟进报道→“达芬奇”开发布会澄清→媒体新一轮质疑→“达芬奇”发公开信“喊冤”→媒体又一轮“炮轰”→媒体关注逐渐“降温”。

这一过程清晰地展现了媒体报道达芬奇事件由热到冷的变化。

从时间节点来看,7月11日至8月初,也就是央视曝光后至“达芬奇”再发公开信“喊冤”之前,是媒体“火力”比较集中的阶段。

这期间,各大媒体基本上不遗余力报道此事

以7月12日出版的南方都市报为例,该报7月11日A9版不仅转载了央视报道,还刊发了该报记者探访“达芬奇”广州专卖店以及东莞长丰家具有限公司的报道,并在A2版显著位置刊发了评论。

7月14日,该报又以头版大照片和A6版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达芬奇”发布会的情况以及对洋家具的质疑。

同一天的新快报除了在一版重点导读外,还以A8、A9版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此事

然而8月初,“达芬奇”再次发出致媒体记者的公开信后,媒体对“达芬奇事件的关注程度开始明显不如前一阶段。

以腾讯网“达芬奇事件专题网页为例,7月11日至7月28日是媒体报道高峰,该专题网页共转发媒体稿件138篇,平均每天7.7篇。

仅7月12日一天,就转载了羊城晚报等媒体稿件28篇。

但7月29日至8月8日,仅转载了24篇稿件,平均每天仅2.2篇稿件

但到了后期,尽管杭州等地媒体曝出消费者起诉“达芬奇”,但未能引起普遍关注。

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这种天然的使命和责任,要求媒体报道涉及公共利益的复杂事件时,应保持报道的持续性,将事件一追到底。

遗憾的是,尽管到目前为止,“达芬奇事件并未水落石出,尽管公众对事情的真相还不甚了解,除了少数媒体还在坚守外,大多数媒体已不像当初那样充满热情,公众媒体上能了解到的有关“达芬奇事件的最新进展也越来越少。

报道不够深入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门彻尔曾提出,新闻报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事实性报道,即仅对事实作出直截了当的说明;另一个则是调查性报道,对那些隐藏于事实表相背后的问题加以发掘。

也就是说,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媒体除了要报道新闻事实外,还应对新闻事件背后的东西进行深入挖掘和报道

具体到“达芬奇事件媒体既应及时报道有关它的动态消息,又应及时对动态新闻的纵深给予关注。

笔者认为,除了报道达芬奇事件本身,媒体至少可以将以下几个问题作为“第二落点”予以关注:   1.原因探析。

一些打着洋品牌旗号的国产货如何绕过相关监管部门,摇身一变披上天价外衣?   2.现象调查。

达芬奇”是不是偶然现象?在我们周围还有多少涉嫌伪造原产地忽悠消费者的品牌?   3.消费观念。

透过“达芬奇事件,可以看出不少国人对外国奢侈品牌存在盲目崇拜的心理,消费者应该怎样理性消费?   4.监管机制。

此事的发生,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存在监管缺位?   5.信任危机。

达芬奇事件后,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摆在公众面前。

浏览国内媒体稿件不难发现,上述五个层面,绝大多数媒体报道内容都涉及到了前两个层面,即在批评“达芬奇”涉嫌造假的同时,基本上都做到了对事件原因等进行分析,还曝出了“一日游”等更多内幕。

此外,许多媒体记者还进行了“落地”,对当地的家具行业进行了调查,报道了“达芬奇事件对当地家具行业以及消费者的影响等。

但在对后三个层面的报道上,不少媒体做得还不够

笔者查阅国内媒体稿件发现,大多数媒体只是深入到了现象调查这一步,很少有媒体此事引发的消费观念、监管机制以及信任危机等值得反思的问题进行追问深入报道

报道为何难深入      事实上,在“达芬奇事件报道中,媒体报道不够持续和不够深入等问题,并非孤例。

新闻实践中,重大新闻事件难以持续和不够深入的现象普遍存在。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热点事件过于集中。

新闻媒体“喜新厌旧”的特征,决定其必须时刻追逐最能吸引读者的新闻

一旦有了新的热点事件发生,往往会对原先的议题构成冲击。

达芬奇事件曝出前后,国内相继发生了“郭美美”、“赖昌星遣返回国”、“温州动车追尾”等热点事件

新闻热点太多,媒体极易顾此失彼,造成原来的报道选题被冲淡。

2.媒体自身的因素。

新闻稿件从采集到传播需要经过多道把关人,在这个取舍的过程中,人的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

对同一篇新闻稿件,不同的把关人可能有不同的认识。

因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有的稿件被发小甚至不发。

另外,报纸等传统媒体受到版面的限制,导致很多新闻事件难以持续跟踪下去。

3.来自外部的压力。

有些新闻事件由于比较敏感,会受到主管部门的干涉。

迫于外部压力,媒体不得不放弃原先的报道计划,导致报道无法深入下去。

报道如何深入      无论是从满足读者需求的角度,还是从媒体竞争的角度,重大事件发生后,读者往往很想了解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以及折射出的其他问题。

笔者认为,媒体要避免报道不够持续和深入的“通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强化媒体采编人员的责任意识。

新闻媒体代表公众行驶舆论监督的权利,对那些涉嫌侵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媒体应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对新闻事件追个水落石出,给公众一个交代。

试想,如果国内媒体依旧齐心协力高度关注“达芬奇事件,也许“达芬奇”家具公司不会像现在这般强硬。

2.设立固定的新闻追踪栏目。

正如上文提到的,报纸等传统媒体由于版面有限,在遇到新的热点事件时,一些原来的议题不得不让位。

但如果在媒体上设立固定栏目,将重大事件的进展及时在该栏目内报道,读者就可以按图索骥及时掌握事件动态。

目前,国内一些媒体开始重视新闻追踪,不仅设立了专门的栏目,有的还进行挂牌等精心包装,值得其他媒体学习和借鉴。

3.落实奖励制度,鼓励记者写好新闻追踪。

目前,不少媒体实行稿分制考核,有些新闻热点事件在后期追踪报道时,常常会因报道的篇幅比前期小等原因,很难再获评优,极易影响记者的积极性。

媒体应该正视这一问题,加大对记者采写追踪新闻的奖励力度。

2009年5月6日开始,天津每日新报记者对“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追踪报道,通过天津、湖南、贵州三地采访调查,整个事件水落石出,相关责任人受到应有处罚。

这组追踪报道不仅在全国引起反响,还获得第2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总之,作为公共利益捍卫者,媒体对涉及公众利益的事件,不仅要敢于说话,还要有追问到底的精神。

正如南方都市报研究员南香红在一次讲座上所提到的:要追问追问追问,使新闻报道善始善终。

(作者为半岛都市报编辑)。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