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教育类App第一责任人是谁_教育类App

市民论坛。

教育部去年底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以来,大量严重违规的App已经下架。但是,“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仍有部分App顶风作案,出现涉黄信息,有些不良App换个马甲以公众号、小程序的形式链接游戏和商业广告,有的学校甚至暗示家长装App查分数看考卷,有的还有付费陷阱。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话用来形容有害App在校园肆虐的现状,是再准确不过的了。

对于教育类违规App,近年来,政府部门的整治未停步。目前,大量严重违规的App已经下架,仅苹果应用商店下架教育类App就超过15000个。不过,校园这块肥肉,显然是不少“挣快钱”的伪教育App的头号战场,进入校园有害App是不会主动撤出这个肥硕市场的。

那么,在App终端监管挂一漏万的现实语境下,究竟谁才是“有害教育类App”的第一责任人呢?这个问题不回答好,就难免出现推诿扯皮,各踢皮球的情况,最后受害的还是学生和家长。有一个共识倒是越来越清晰:野生的“有害教育类App”容易对付,但对于登堂入室的校园内的“有害教育类App”,校方怎么可以装作没事人一样?

如报道所示,有的学校暗示家长装App查分数看考卷、有的还有付费陷阱,这种“家校合作”的擦边球,校方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理当被列为第一责任人。眼下,教育类App进校园究竟是怎么个流程,基本是个糊涂账。有的是上级发文推荐的,有的是校方“友情推销”的,有的甚至是莫名其妙进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App进入中小学校园”,不谈全国标准,起码也该有个地方规矩。此外,一些教育类App进校园已经成为“教育摊派”的新变种,遭致民舆情喧嚣。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即便校方教育部门不能有效甄别并监管好“App进入中小学校园”这件事,起码应该避免瓜田李下,不至于把教学信息一股脑打包给这些App公司。

最大的问题在于,竟然仍有学校要求通过App查分查排名,且这项“刚需”服务只能是付费的VIP用户才能享有。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是拿着学生的学习信息,再高价贩卖给家长,合理合法吗?

是时候给App进校园画红线了。一方面,要将“进校权”上移,由教育部门统一扎口,非审批、不允许,谁审批、谁担责;另一方面,清理已经进校的各色App,但凡有收费的项目或诱导的内容,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校方的领导责任。如此双管齐下,将校方教育部门明确为“有害教育类App”进校园的第一责任人,权责对等的公共治理逻辑才不至于虚化。

◎邓海建 电视新闻制片人。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