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淤论治风湿性关节炎病

【摘要】   风湿性关节炎当隶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主要是因风、寒、湿等外邪痹阻经络所致。该文从致病因素、病理环节、临床治疗来探讨痰淤在风湿性关节炎病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风湿性关节炎 痰淤。

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或风湿类疾病的简称,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肌肉、滑囊、肌腱及免疫系统等的一组疾病。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其发生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地区,与链球菌感染盛行地区一致。而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病中占很大的一部分,据相关报道,目前我国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总数已超过1亿,根据其临床表现,以关节、肌肉等疼痛为主,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的系统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肢节痹病为多见,多以肢体经络邪气所阻塞,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麻木、灼热,曲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风湿性关节炎当隶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主要是因风、寒、湿等外邪痹阻经络所致。本文从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因病机及其致病因素、病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从痰淤论治作理论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就正于同道。

1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病理关键是“不通”,其致病因素皆可致痰淤。

风湿性关节炎为慢性进行性过程, 一般说病之始发,“不通”为其病理关键,所谓“不通”,指经脉气血邪气所扰,运行不利,甚或痹阻不通。而“不通”的原因之一是经络中必有痰淤。在中医学中,痹病既久,则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而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往往就是产生痰浊与淤血。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血管,血流无力,必停留而淤。”现代《中医病理》指出:“阳气一虚,无以化水湿,阳光不照,阴霾内生。”《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注曰:“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表明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风寒湿热等)都与痰淤密切相关。素体虚弱,肝、脾、肾三脏功能低下,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肌、四肢,脾失健运,产生痰饮水湿,阻塞脉络,影响气血流通而致痰淤。风、寒、湿、热等外邪痹病中重要的致病因素,也是产生痰淤水饮的病理因素。叶天士云:“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俱伤,其化为败淤凝痰。”《类证治裁》亦曰:“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气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

2 痰淤是重要的病理环节。

风湿性关节炎中,痰淤既是病理结果,又是关键的病理因素。明代张景岳认为:“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痹,不得通行而病也。”痹病既得,风寒湿之邪充斥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邪斥日久,寒凝津血为痰淤,热炼津血为痰淤,湿停为痰。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痹证论治》:“痹久必有痰湿败血淤滞经络”,叶天士说:“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患病日久,气血循行不畅, 而致“血停为淤,湿凝为痰”, 痰淤互结, 与外邪相合,闭阻经络, 深入骨骱,胶结则难愈。赵献可《医贯》云:“痰也,血也,水也,一物也”都提出痰淤同源的观点,痰淤既是致病因子,又是病理产物。在临床上也表现病势的渐进性和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气血淤滞愈甚,皮肉筋骨失却濡养,深入骨节而出现关节肿胀、畸形、活动障碍,淤留皮肉则为红斑或结节,累及脏腑及所属五体,可致脏腑功能失调。《素问·痹论》曰:“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脉时疏故不通。”因此,痰淤是痹病的基本病理特征,贯穿于风湿性关节炎的始末。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