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应进行合理的施工次序及交叉施工安排,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提高生产效益。

降水凿井、排水管线安装及沉砂池制作可同时进行,由于场地地下水在勘探期间(丰水期)较低,约为5m左右,因此在降水井开始施工时可同时开始基坑支护桩的准备及施工,如遇地下水后,可在降水井及其附属工程完成后开始地下水的抽降即可继续施工支护桩,支护桩浇筑和连系梁的施工(该段变形观测开始)完毕后即可进行土方开挖、桩间支护施工,工程后期施工地下水抽降、桩间土加固、基坑及周围建筑位移变形观测、土方挖运同时进行,直至基坑工程完工。

(一)、施工依据。

降水井设计及平面布置图。

《供水水文地质钻探及凿井操作规程》 CJJ13—87;。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 76—98。

(二)、施工工艺流程。

采用CZ—22型 冲击钻机成井,泥浆护壁工艺成孔,其工艺流程如下:

测放井位——钻机就位——埋护壁管——冲击成孔——捞渣换浆——下井管——填砾——洗井(活塞与空压机联合洗井)——交验——放置水泵——所有降水施工完毕后降水

(三)、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⑴各工序施工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书和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及施工规程进行施工

施工前各级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要求,了解施工要点。

成孔直径控制:检查成孔直径是否达到600mm以上,主要控制钻头直径是否达到500mm,否则就应焊钻头保证钻头直径为500mm。

成孔深度控制:成孔施工人员应现场测量成孔深度成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后,停止钻进。否则,必须继续钻进,以保证成孔深度

⑸井管质量控制:检查每孔光壁管和缠丝管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缠丝管在下,光壁管在上,管与管之间应焊接牢固,保证垂直度。

⑹井管结构及填砾:井深为17.5m,12.5m~17.5m为缠丝滤水管2根,0.0m~12.5m为井壁管5根(井管均为Φ360×30mm水泥管,每根长2.5m);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地层情况分层填不同的滤料,分层填砾必须测准深度(12.5m~17.5m填10mm~20mm砾石,3.0m~12.5m填4mm~10mm砾石,0.0m~3.0m填黄泥封井)。

(7)洗井:用活塞结合空压机洗井,洗至井管通畅、水清,含砂量小于1/10000,以保证降水质量。

(8)降水过程控制:结合井位地质情况,井位附近无细砂层的井先降水,井位处有细砂时,待井内水位下降至砂层下面后,再开始降水。控制出砂量,以保证降水不改变基坑的持力层原状土结构。确保基础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降水由专人24小时负责,对降水设施进行观察和及时维护,对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并作记录,对降水过程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建筑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并作记录。对排水管网内沉积的砂及时清掏,对降水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并及时解决,保证降水工程正常进行。

若遇降水中停电,应立即启动备用发电机供电,以保证降水过程的连续性。

(9)、凿井施工中主要注意事项。

A、冲击速均匀,掌握好井内泥浆浓度,保持井孔中浆液水位高度,防止井壁跨塌。

B、井管焊接牢固,铅正居中。

C、洗井彻底,直至水清砂净达规范要求为止。

D、砂层位置地段的井壁管用缠丝管,如果砂层较厚,井壁管外用纱布进行第二次缠丝。

⑽、严格以上各个环节的过程控制,以满足施工用的降水深度,确保建筑物基础和地下室的顺利施工

(四)施工降水

(1) 降水井排水管采用管道内排水系统,并在现场设沉砂池4~5个(沉沙池位置应靠近城市下水通道,布置在场地的东面、北面及西面),沉砂池采用最少240厚砖制成(必要时采用C20素砼或钢筋砼底板,板厚150~200mm),M7.5水泥砂浆砖砌池壁,池壁内外两层用防水砂浆抹灰一遍,水池内侧采用防水处理。

⑵ 抽水采用每井每泵排管(可采用3寸钢管或软管)降水,地面排管集中到沉砂池,抽出的水经过沉砂池沉淀过滤后,再集中排入市政管道中,沉砂池制作位置靠近城市管网接入口的下水道(现场确定具体位置)。

⑶ 为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沉砂池及排水管道应严格防渗防漏。

(4)抽水采用规格25~50T扬程25m的深井潜水泵使用,具体设置根据凿井时每口井的洗井出水情况以及抽水时动水位变化情况现场调整。

(5)降水时间段目前暂未确定,降水台班计算方式为:每井每天3台班。

(五)抽水设备选择。

根据降水井井深及出水量,选择YQ型深井潜水泵,流量25~50吨/小时,扬程不小于25m。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