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术的追问》的艺术及心理学角度追问

摘 要:海德格尔现象学领域是一位具有开创性的人物,围绕他的个人经历和《技术追问》一书进行学习,重点关注海德格尔在《技术追问》中对“艺术”的见解,进一步阐释技术艺术的关系,并运用心理学分析,以期对他思想的形成有初步的掌握,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铺垫。

毕业论文网 /2/view—12234098.htm  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追问》;艺术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1—0305—02   一、马丁?海德格尔其人   像库恩及其他社会建构者一样,笔者也认为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社会事业和活动,同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科学家是科学活动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这个观点在哲学家身上同样适用;加之笔者心理学的学科背景,任何一个心理学家的学术成就都是建立在他独特的出生、成长、教育背景之下的。

(一)成长经历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出生于德国南部的乡村小镇――梅斯基尔希。

他的父亲是个箍桶匠,同时兼任该镇一个天主教堂的司事,他母亲也是天主教徒。

可以说,海德格尔的早年与天主教密切相关[1]。

1903年,14岁的他在康斯坦茨一所天主教寄宿中学读书,三年后,转到弗莱堡的大主教圣?乔治中学。

当时他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了兴趣,这本书向他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存在方面的问题。

正是这本书致使海德格尔终身对存在的意义问题感兴趣,并把这种追问现象学方法联系起来[1]。

1909年,海德格尔放弃了神学,转入哲学系,同时修读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此时他接触到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他在《关于思想之事》中这样回忆:“胡塞尔这本著作对我的触动如此之大,以至于此后许多年中我经常不断地反复阅读。

”[1]1913年,海德格尔获得博士学位,后成为胡塞尔的助教。

1927年,他发表了成名作《存在与时间》,并被授予正教授职称[1]。

1933年,纳粹上台,海德格尔加入纳粹党,当上了弗莱堡大学的校长。

后他因与纳粹的牵连被禁止授课。

1951―1958年,海德格尔作为退休教授开设了一些课程。

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尔去世,按照他生前的愿望葬于故乡梅斯基尔希[1]。

(二)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形成   当海德格尔年少时,他以神学为媒介触及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存在这个传统概念可追朔到柏拉图时代。

这个早期接触奠定了《存在与时间》的基础。

最初海德格尔被称作现象学家,胡塞尔现象学之父,也是海德格尔的良师益友。

从生平看,除了胡塞尔现象学是影响他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因素之外,早年的神学背景也尤其值得关注。

海德格尔从中学一直到大学二年级,一直在学习神学

由于这一经历,他熟悉神学议题,熟悉与教父哲学密切相关的古希腊哲学

纵然他在大学读书时已意识到以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天主教神学的问题,但并不意味着他与基督教神学彻底决裂[1]。

那什么是他说的“新的意义上的基督教和形而上学”呢?他自己的哲学是不是在这方面进行的建构呢?海德格尔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

但透过那些建立在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基础上的基督教神学,我们能够看出海德格尔哲学中所蕴含的神学向度[1]。

(三)学术成就   海德格尔现象学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学神学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他的思想批评了西方两千多年来的本体论哲学,指出这种本体论是“存在者”的本体论,而不是“存有”的本体论。

通过改造胡塞尔现象学,完成从意识哲学到生存哲学的过渡[2]。

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林中路》、《对哲学的贡献》、《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形而上学入门》、《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什么被称为思考?》、《通向语言的道路》、《筑居思》、《关于科技的问题》、《社会与反省》、《路标》等。

二、对《技术追问》之追问   阅读《技术追问》之初,对其中的“解蔽”、“遮蔽”、“促逼”等晦涩的词无法产生共鸣,直到追问到最后,追出了“艺术”这个最高解蔽方式,才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

遂决定从此入手,继续去追问

技术追问》一文收录在海德格尔的后期著作《演讲与论文集》中。

在文章的开始,海德格尔将关于技术追问视为一条“道路”,他终生在任何场合都宣称自身哲学显现为一条“道路”,由此才能走向“思”之途。

海德格尔认为,对于技术艺术追问的前提首先在于追问技术艺术本身,即技术是什么?艺术是什么?在他看来,技术之为技术,本身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技术人类自身改造客观世界的合目的的手段;二是技术人类自身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人类行为”。

总之,“技术乃是一种设置”[3]。

在《技术追问》一文中,对艺术本质的界定,海德格尔没有做更细致的考察,只笼统地指出:“各种艺术并非起源于技艺,艺术作品并不是审美地被享受,艺术并非各种文化创造部门。

”但在集中体现他后期美学思想的有决定性意义的论文《艺术作品的起源》中,海德格尔详尽阐述了他对于艺术的沉思:艺术是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显现为“林中空地”的本真真理,艺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本源,艺术创造了艺术家与作品,而不是相反。

艺术作品最终完成意味着一个“世界”的建立,艺术作品自身蕴含自我敞开的“世界”与自我锁闭的“大地”,“世界”将自身建基于“大地”上,“大地”显现自身为“世界”,“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在艺术作品中显现为“争执”,恰恰是在“争执”中,真理自身才真正将自身自行置入艺术作品中,“美”是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瞬间的神性的光辉[4]。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自身即是一种“去蔽”。

“去蔽”意味着自行显现“存在”长久以来隐而不显的“澄明”本身,即显现真理,通达“无蔽”或“敞开”,从而切近“存在”本身。

在他看来,艺术可以捕捉神性,“此在”通过神性度量自身,实现在“大地”的“诗意地栖居”[5]。

于是,“在西方命运的发端处,各种艺术在希腊登上了被允诺的解蔽的最高峰。

它们使诸神现身当前,把神性命运与人类命运的对话灼灼生辉……艺术乃是一种唯一、多重的解蔽。

艺术是虔诚的,顺从真理运作和保藏的”[6]。

可见,艺术自身具有“去蔽”的力量,可以成为整饬技术时代工具理性的霸权行径的拯救力量,这种难能可贵的救赎伟力通过与强大的现代技术的艰难对抗显现出来[4]。

其实,海德格尔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哲学追问之后,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依旧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亘古不变的命题――“存在之意义”[7]。

人类自身被“异化”的历史性命运具有难以逾越的悲剧色彩。

海德格尔指出:“对人类的威胁不只是来自可能有致命作用的技术和装置,真正的威胁已经在人类的本质触动人类

” [8]   透过技术艺术的问题显现的依然是人类自身存在”以及人类安身立命之本的问题。

海德格尔看来,“人类的行为绝不能直接应付这种危险,人类的所作所为绝不能去除这种危险。

”[8]一个严峻的问题是,现代技术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的外化、对象化,人类长期以来已经习惯现代技术带来的高效的生产力与丰厚的物质福利,人类对于现代技术产生了对母性的强烈的依赖感 [9]。

海德格尔认为,虽然人类不能全盘否定现代技术人类带来的诸多福音,进而消灭任何技术因素复归原始状态,但是人类起码可以通过沉思技术艺术的关系采取对抗现代技术的有效策略[9]。

海德格尔的深刻之处还在于,他敏锐地洞见到技术艺术的“亲缘”关系:“对技术的根本性沉思和对技术的决定性解析须在某个领域中进行,该领域一方面与技术的本质有亲缘关系,另一方面却又与技术的本质有根本不同”。

无疑,这个领域恰恰是艺术[9]。

综上所述,海德格尔在《技术追问》一文中对“艺术”这种“解蔽”方式有以上的阐述与分析,但这本著作里对艺术追问只是惊鸿一瞥。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学习,不难看出他晦涩的哲学观点的渊源,来源于多年教会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的熏陶,以及自身神学孜孜不倦的学习,使他在哲学的道路上也走向了“神性”;而后来接触了胡塞尔现象学,让他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并且因自身的勤奋,著作等身,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先天的气质类型或者后天的性格养成方面来说,海德格尔这样的人格特质是很容易陷入极端或迷信中的,受暗示性很强,而他的追随者们也大致如此,不管承认与否,能进入他的体系中的人,一定有与他相同的特质存在

借用他在《技术追问》一文的结尾所述来结尾全文:“我们愈是临近于危险,进入救渡的道路愈是明亮地开始闪烁,我们便愈加具有追问之态。

因为,追问乃思之虔诚。

”[3]笔者认为,追问,是一种哲学态度,也是我们应该孜孜以求的生命向度。

虽然他的很多语词我没法理解,但对于他的追问之姿,笔者始终心怀敬佩。

参考文献:   [1]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M].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 彭富春.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 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7.   [5]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6] 张贤根.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 郭文成.论海德格尔艺术现象学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87—91.   [8] 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9] 王小虎.艺术技术追问[J].作家杂志,2012,(2):145—146.   [责任编辑 陈 鹤]。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