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帮文化特征综述

摘要:商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文章概括了商帮发展历程,从商帮商帮文化定义入手,以儒家文化为依据,探讨了商帮共同的文化特征,并根据地域差异的特点分析了商帮独特的文化特征,而且比较了当今中国五大新商帮文化因子,并提出了商帮文化今后研究的三个方向。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商帮;商帮文化;文化特征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积淀和蕴育了悠久灿烂的商业文化,商业文化经历了兴农抑商,重义轻利,重仕轻商的阶段。

在商品经济被抑制的时期,来自山西、安徽等地的商人自创流派,构成了中国著名的商帮,由此形成的商帮文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商帮发展历程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商人和市场的概念,并出现了早期的商业社会分工。

据《春秋毂梁传》中记载:“古者有四民,有士民、商民、农民和工民”。

《荀子》中将四民排列为:“农士工商”。

在当时的社会分工序位中,各行业不存在尊卑高低。

但在战国末期,韩非首次把商人列入“五蠹”之列,并称为“邦之蠹也”,开始抑制商品经济发展,直到宋代,钞票的出现使商品交换突破了狭小的地域范围,明中叶后期,经济快速发展

然而重本抑末的政策仍使“商”在社会阶层排序中屈尊末位。

商人利用天然的乡里,宗族,血缘关系联系起来,常常结帮成伙,形成了商帮

当时社会兴起了地方商帮,其中著名的十大商帮为山西、徽州、陕西、福建、广东、江右、洞庭、宁波、龙游和山东商帮

其中,晋商徽商粤商是势力最大、影响最远的三大商帮

二、商帮商帮文化      关于商帮的定义,学者们分为两种:一是按经营者原籍划分;另一种是按经营地划分。

商帮文化商帮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它是地区文化商业文化的综合。

当人们身处商帮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热潮中,经济学家开始重视文化因素。

经济史学派的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告诉人们,有效率的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制度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比较制度学派领军人物阿夫纳?格雷夫教授以马格里布商人和热那亚商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文化与社会因素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经济制度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机制,开辟了经济学和经济史学研究商帮文化的先河。

三、中国商帮文化的共性和个性      中国各个地方的商帮都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文化,他们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色。

(一)商帮的共性      众多学者认为诚信是中国各地商帮共同信奉的一个原则。

商帮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依据,主张用儒意通商。

姜俊贤和王茹芹的研究表明京城凡百余年经久不衰的老字号都有一套独道的经营理念――诚信为本,仁德至上,这些理念的核心是诚信。

诚信同样是晋商文化的核心理念,“以义制利”是晋商经营的哲学基础。

徽商信守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信条,高举诚信的旗帜,以义为利,义中取利,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因而在生意场上处处受益。

同样,“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是构成浙商文化的基本因子,诚实守信是浙商遵循的商业道德。

(二)商帮的个性   中国疆域辽阔,文化地域特点明显,商人们的经营特色、经营手段与策略等都有地域的烙印。

譬如,徽商贾而好学,贾儒结合,商业经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诚信”;晋商勤俭守朴,买卖争毫厘;合伙经营,分担风险同舟共济,“人弃我取,人争我与”且善于应变。

文化特征并不是一个商帮所专属的,有些商帮会有相似的文化特征,如陕西商帮经营盐业、布业、茶业及皮货业,因而“经商行道多多”。

同时,徽商所投资的行业以“盐、典、茶、木”为主,另外有粮业、布绸业,徽商同样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由于陕西商帮文化特征更为显著,因而“经商行道多多”成为它的文化特征

同样,以下商帮文化特征都能在某个商帮显著体现。

1、学而优则贾。

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是明清时期最大的商帮――晋商

晋商规模巨大,延绵时间长久的原因在于“学而优则贾”。

这种理念虽没有多少文字记载,却融化在晋商的血液中。

因而,晋商文化程度比较高,经营模式也较先进。

晋商不仅是商人,也是有学识的人,言传身教,治商有方,并在家族内形成重教之风。

2、贾而好学,贾儒结合。

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界数百年,与“儒而好学”的特点分不开。

徽商商业道德带有浓厚的儒家味,追逐财富只是徽商的手段,求功名做官才是归宿。

徽州人重视教育,相信知识能改变个人、家族的名誉,也能带来更多的财富。

在封建社会中,从商者为“四民”之末,徽商认为“从仕途”才是正道,徽州人亦儒亦商的身份使得他们与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形成了“官本位”的经营特色。

因此,徽商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始终都是影响封建中央政府极大的商人群体。

3、敢为天下先,内涵丰富。

广东地处背山临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广东人能较早地与西方人接触,学习世界先进的理念。

这种环境促使粤商容易适应各种环境,一旦抓住机遇,行动果敢,敢为天下先。

正是基于开拓冒险、善于变通创新、积极踏实肯干的习性,近代粤商不仅发扬了古代粤商冒险开拓、独立进取的商业精神,又具有了某种开放的心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传统文化与近代商业文化的某种有效的融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深深根植于商人性格之中。

宁波商帮形成的时间较晚,但其发展势头非常之快。

鸦片战争后,宁波商帮中新一代商业资本家脱颖而出,把商业与金融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宁波商帮以新兴的近代商人群体的姿态跻身于全国著名商帮之列。

有着海纳百川肚量的龙游商帮不排斥外地商帮对本乡的渗透,并相处友善,吸收外地商人于己帮,从而推进了龙游商帮发展(见表1)。

由于地域性,通晓各地商人文化内涵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他们的经商之道。

徽商是儒商,喜欢打文化牌。

摸透徽商经营之道,且多讲仁义,则能掌握徽商文化内涵;重情守信是晋商一贯的特色,所以可以放心地与勤俭吃苦的他们交易,因为他们不玩欺诈,也不会见利忘义(见表2)。

随着区域经济新一轮的发展,目前我国存在着以地域识别的新商人群体。

浙江商帮、山东商帮、苏南商帮、闽南商帮和珠三角商帮并称为当今中国五大商帮,受到世人关注。

永嘉文化重经世致用,强调个性、个体、能力,受永嘉文化熏陶的温州模式创造出了私营企业的楷模;受着南粤文化熏陶的粤商身处沿海地区,能较快地接受西方的新事物,新思想,且能较好的将本地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融合在一起,具有创新意识(见表3)。

三、简要评析      综上所述,学者们探讨了商帮共同的文化特征,并研究了各自的文化特征

地方商帮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自己的实际经营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蕴育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商帮文化

但是当我们依照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路审视中国商帮文化时,我国商帮文化还是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第一,古老商帮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商人群体,新商帮仍然承袭了这种商帮文化特征

商帮则会缺乏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保障,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战略要求。

第二,官商情结极易导致政府腐败的局面和商人投机取巧的心态。

这将破坏我国公开、平等、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阻碍新商帮的健康发展

第三,商帮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而各大商帮却又细分出了许多个性鲜明的新商帮

商帮,是走向分化还是融合?商帮,又该如何突破成长的天花板?由此可见,商帮文化的融合是我们将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涌泉.中国十大商帮探秘[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2、李成勋.商帮商帮文化和培育京商文化特色[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   3、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阿夫纳?格雷夫.经济、社会、政治和规范诸因素的相互关系与经济意义:中世纪后期两个社会的状况[M].济科学出版社,2003.   *本文系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邵商文化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该课题在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中期考核阶段获得了“优秀”等级。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