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系统及物流园规划方法

物流规划理论研究在国际上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但是在我国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基本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不能为区域物流系统物流规划提供足够的决策支持和理论依据,导致我国物流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重复建设、设施雍余、服务瓶颈等等。

为了提高我国物流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加快区域物流系统物流规划理论研究,形成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决策方法是我国物流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当务之急和重点研究方向。

中国编辑。

在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时,只有综合考虑各组成部分,合理配置,才能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功效。

根据物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和相关性,可以将物流系统分为“基础设施系统”、“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 三大部分。

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是物流系统高效运作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虽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不同,但就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而言,各组成部分都具有不可或缺和相关性。

物流作业系统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和流通加工等。

其中,运输系统物流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物品的有效移动是物流系统最基本的职能。

所以区域运输线路网络网络节点物流园、配送中心)的规划物流作业系统优化的基本前提和设施保障,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 规划总体框架在研究国外物流规划理论最新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将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分为两大部分:区域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规划

如下图1所示为物流规划理论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构成。

图1 物流规划理论与关键技术描述体系图从图1可以看出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分为网络规划节点规划两部分,其中网络规划沿用传统的运输规划程序(即“四阶段法”)的思想,节点规划则根据节点功能的不同划分为:生产型配送、消费型配送和运输转运三类中心进行选址和规模的研究规划

物流规划主要包括物流园功能预测、物流园用地规划物流园交通影响分析和物流园微观仿真评价四个部分。

图1中椭圆表示将区域物流系统物流规划理论方法用软件工程理论进行设计,用计算机语言实现,形成实用的物流规划设计软件。

所以物流规划理论应该囊括区域物流网络物流节点物流园内部规划设计的方法的研究,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对构成区域物流系统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地论述和研究,才能使物流规划理论研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为物流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以下将分节对物流规划理论的主要部分进行阐述,和介绍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同时指出我国物流规划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研究主要方向。

2. 区域物流系统设计区域物流系统设计分为网络规划网络节点规划两部分。

2.1 网络规划所谓物流网络是指实现物流系统各项功能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网络,包括物理层面上的网络和信息网络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为物理层面上的物流网络

规划是指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选择的解决手段,广义的规划还包括目标的选定,即政策的拟定等。

物流网络规划就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物流活动,充分、合理地实现物流系统的各项功能,使物流网络在一定外部和内部条件下达到最优化,而对影响物流系统内部、外部各要素及其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权衡,确定物流网络的设施数量、容量和用地等。

物流网络长期规划主要是解决物流基础设施和大型物流设备的建设问题,按照物流需求制定建设方案、分析方案优劣,并对规划方案的实施进行指导,从而使物流网络的建设满足规划年的需求的过程。

和客运规划一样,在货运规划的发展中也曾引入了很多方法和模型。

但是至今为止,学者和专家还是认为交通四阶段法是有效的,当然其中采用的模型有异于客运中采用的模型。

货运规划和客运规划最大的区别在于货物运输决策者的多样化(货主、托运人、运输者等)、货物量度的多样化(有用吨、车、件等等度量单位描述的)和数据采集的困难(特别是非集计数据的采集),所以货运规划较之客运规划更复杂。

交通四阶段法在货运规划中的应用和含义如下: 产生、吸引:对研究区域中各小区产生和吸引的货运量进行预测,单位一般为吨(t),也可能以货币作为单位。

分布:预测各小区之间的货物往来量,得到区域货运OD量。

货运模式分担:预测不同运输方式所承担的货运量,得出不同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管道和联运方式等)所承担的不同种类货物的数量,即分货种分模式的货运OD量。

分配:在将货运量(吨)转换为运载工具辆之后,按照费用最小的原则将车辆分配到运输网络(道路、铁路等等)之上。

如图2所示为区域物流网络战略规划的流程图,其中右边是模型,左边是由模型输出的数据及数据流向。

基本思想是:首先预测区域产生、吸引的货运量(包括进出货运量区域内部的货运量),再对不同运输模型所承担货运量经常预测,得到分货种分模式的货运量OD,进而转换为不同种类货车的OD,最后分配到不同的运输网络上,以到达优化区域物流网络的目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基本思想沿用了传统的运输规划程序,但是由。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