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车与选择_便车英语

招聘员工的时候,我们选“做选择”的人,而不是搭便车”的人。

也就是,如果王文华的履历表放在我们面前,我们不会选他。

我必须承认:从小到大,我都在“搭便车”。

意思是说我一直走着社会期待的、最主流、最安全的康庄大道上。

别人替我安排好了路线和车,车来了,我就上,车上都是跟我一样的人,每个人都觉得别人比自己笨。

到站了,我就下,另一班车立刻就来了,毫无延误、安稳舒服。

一切都很顺,一切都精准。

一路上,我不需要想、不需要彷徨。

一路上,我只要动脑筋,不需要伤脑筋。

一路上,我从来不需要为自己做出任何选择,当然也没有承担过任何后果。

这怎么可能?我不是选了科系、学校、公司、产业、女友吗?   但那些并不是真正选择

真正选择,是选了这个,会失去另一个同等重要的东西;真正选择,是选了之后,自己或身旁亲爱的人会付出很高的代价;真正选择,是选了之后,半夜会突然惊醒;真正选择,发生的时机不会定时定期,也没时间让你四处请益;真正选择,事先没办法列表分析;真正选择,事后没机会从头来过;真正选择,通常是带来更多的辛苦,而不是立即的幸福;真正选择,长期下来未必会赢,但短期看来通通是输。

我一路搭便车,并不是因为个性保守,而是不知道还有其他选项。

我们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出生的这一代,在一个政治、经济、信息都封闭的环境下长大,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博客、没有有线电视、没听过比尔・盖茨、没有Google的传奇故事。

我们虽然也生吞活剥地看原文的“时代杂志”,但对世界和人生的了解,大部分还是来自父母和老师。

父母和老师,当然希望我们选择主流价值。

于是大部分同学,都变成医生和工程师。

搭便车本身,并不是坏事。

只不过要问自己坐在车上时有没有注意窗外的风景?看到美景敢不敢跳下车?   我做过一些选择:改念企管、从美国回台湾、离开企业界、告别深爱的女友

后来发现:真正给我的人生带来持久的感受、并产生深刻影响的,都是这些选择

那些搭便车的经验,或许舒适光鲜,但过了之后,只剩下一些风景照、一张比较好看的履历表

只有这些选择,直到今天,还让我觉得真正活着。

插图 / 潘滢溧。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