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竞争力减弱的系统思考

内容摘要: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便利优势,发展却落后于既没有地理又没有资源优势义乌小商品市场,其原因究竟何在?本文拟用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对汉正街竞争减弱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重新思考汉正街在“大制造”背景下的功能定位问题。

关键词: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产业集群理论 经济发展阶段      汉正街不敌义乌      就在1982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将汉正街誉为“中国小商品市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时,浙江中部的贫困县义乌,第一批小商品刚刚摆上露天市场摊点。然而事事难料,1991年起,浙江义乌最大的市场群——中国小商品城悄然取代了汉正街,成为全国集贸市场销售冠军,一直持续到现在;并于2002年成功上市,实现了与资本市场的对接。2000年,据中国市场学会调查,汉正街市场在全国小商品市场排名已降至第八位。汉正街义乌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上的鲜明对比,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汉正街竞争减弱的系统思考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便利优势,发展却落后于既没有地理又没有资源优势义乌小商品市场,其原因究竟何在?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和理想的系统分析框架。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地区和产业竞争力决定于其所依赖的微观经济环境的质量。微观经济环境包括四个方面: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公司战略和结构的竞争背景、相关支持产业要素。微观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会使其构成要素间加紧建立关联,形成所谓的“钻石体系”。钻石体系中各个关键要素都具有地理集中性,因此其运行的结果也客观上推动了一个国家、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趋向于集群分布,形成所谓的产业集群,呈现出由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关系,或由市场、技术到营销网络的水平关联。“钻石体系”的良好作用,就会使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自增强动力,不断地自组织进化和壮大,进入报酬递增的良性循环中。而某一要素的缺陷也会通过“钻石体系”影响其它要素,加速产业集群向相反方向运动。短短几年时间,义乌小商品市场跃升为世界性市场,而汉正街则退化为区域性市场的鲜活例子,向我们展示了“钻石体系”的巨大威力。   地理优势已不再明显:削弱了汉正街竞争优势,并阻碍其创新和升级   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前者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工等一般性要素,后者包括高科技人才及其创造力、科教机构和领先学科,现代化的电讯网络等专业性要素。素有“九省通衢”的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在当时对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但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的长期投入,各地交通基础条件特别是陆路交通迅速改善,汉正街市场在这方面的优势大大被削弱。另外,武汉市交通便利的优势,掩盖了汉正街自身交通状况恶劣的实际情况,从而影响了当地政府的投入。20年间,义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5代,从马路市场到室内市场,从安全、畅通的“商场式”再到外有花园、内有完善服务的星级式博览中心。而汉正街直到现在才发现其交通环境是何等恶劣——市场内部道路不畅,没有一条出城通道。   对于汉正街每一位经营者来说,水陆交通便利和运输成本优势是他们制定企业战略和经营模式时最重要的优势来源。基于这种理念,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长期定位小商品中转站,大部分经营者已习惯了通过买入卖出赚取丰厚利润,可这却阻碍了创新的动力和激情。与之相对的是没有地理和资源优势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营者们,面对日益激烈的小商品价格竞争,及时转变商业经营模式,发展上游制造业,降低综合成本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本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下降,专业化的高等生产要素越来越成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然而,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在这方面却处于劣势地位,主要表现在:产品规模大,档次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协调性差,竞争无序;从业人员多,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低等等。这会成为制约汉正街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障碍。   面向农村的需求定位:失去成熟挑剔的武汉顾客,导致动力机制作用减弱   在波特看来,需求条件是产业集群不断升级的主要动力。汉正街在最早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时,满足武汉当地人需求的同时也紧紧盯住农村广阔的消费市场,这种市场定位应该说抓住了当时社会需求的主要方向。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相对当时城市人口比重较小,改革相对落后的状况,农村市场则比较广阔,需求更为旺盛。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城乡差距很小,使得汉正街的商品能够同时满足城市和农村的需求。   但是,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后,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差距也逐渐拉大,城市开始成为社会消费潮流的领导者。而汉正街却在1997年正式提出“汉正街市场姓农”的定位,这种“退而求其次”的“倒流”现象则着实让人惊讶。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当时城市商品供大于求的情况非常普遍,竞争十分激烈;而农村消费还刚开始启动,需求尚未饱和,定位农村似乎有更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人口因素)。无奈农村市场直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启动,“三农问题”却越发让中央领导揪心。就在此时,义乌小商品市场却在思考如何走出国门,同汉正街的真正差距则是从这时开始拉开。其原因在于:   汉正街面向农村的市场定位,首先失去成熟挑剔的武汉顾客,导致动力机制作用减弱。武汉市的消费者相对其他地区更显得内行和挑剔,因而成为商家必争之地。而汉正街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使得其没有因为挑剔的本地顾客而受惠。其次,这种定位也被汉正街的经营者曲解,“面向农村”被理解为卖“水货”、“价廉物美”被理解为“假冒伪劣”,于是“汉正街货很便宜,但水货多”在人们脑海里逐渐形成定势。乘虚而入的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严重影响了汉正街的声誉,更给当地带来“诚信”危机,最近频频“蒸发”的托运部就是明显的例子。失去了需求动力的汉正街,又长期被“水货”和“诚信”问题困挠,其竞争减弱就不难理解了。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