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医患沟通课程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价值研究

开设医患沟通课程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价值研究。

近年来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究其关键原因,并非医疗水平或医疗效果不佳,而是医患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医生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即是要求会沟通,它的重要性被放在了第一位[1]。医学生作为医院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从学校进入现实的医疗环境,需要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其相应的医患沟通能力也需进一步地加强和提升,才能適应我国现有的医疗环境。因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正被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所重视[2, 3]。为此,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支持下,某高校于2010年编写了一套人文素质教育系列丛书,《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是其中一本,它的出版及教学应用,获得了较好的评价[4]。某高校于2011年下半年从2009级医学生开始开设医患沟通课程,并围绕此课程开展了系列教学活动。为验证其开设后的成效及可行性,本文对某高校实施该课程前后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13年5月调查了某高校300名2009级实习学生(大三上学期开设课程实验组)及2008级300名实习学生(大三上学期未开设课程对照组)。开设课程以《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为教材。   1.2 问卷调查 本文由收集整理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设有25道题,全部为客观选择题。重点调查医学生教程的看法及学完后医患沟通能力提高的情况。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完问卷后由答题者独立完成。一周后完成问卷回收,实验组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97.3%;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294份,有效率98.0%。   1.3 统学方法   运用Excel录入调查表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输入SPSS 19.0软件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生教程的特点和应用评价   医学生在对教程特点的评价方面,大部分医学生认为教程的内容很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实用性较好,但建议教程语言形式应该更活波、应该包含最新知识与进展,建议增加评价体系更是达到94.5%。而对教程应用的评价方面,84.6%的学生对教程很感兴趣,66.1%的学生建议把教程设为专业课,62.7%认为教程的授课方式多样,对授课老师的满意度为77.1%,认为教程的考核方式单一达到81.5%,认为教程对改善自己沟通能力作用较大高达96.2%。   2.2 影响医学生与患者关系的社会因素   实验组中影响医患关系的社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患方医疗费用压力大,其次是缺少良好的法律环境、患方维权意识增强,最小影响因素为患方医学生不信任。对照组中,影响最大的也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患方医疗费用压力大,其次是缺少良好的法律环境、患方维权意识增强,最小影响因素为患方有过高医疗效果期望值。两组比较,实验组患方医学生不信任为15.1%,而对照组较高达21.8%,实验组明显降低。   2.3 医学生学完教程医患沟通能力提高的分析   实习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教程后,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较明显:掌握医患关系相关法律(P=0.005)、进行医患沟通的自信心(P=0.010)、有效的沟通策略(P=0.006)、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P=0.028)、充分获知与疾病相关的信息(P=0.013)。而在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掌握患者的病情、经济及心理状况及懂得情绪自我控制等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注重医学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导致我国培养的医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常无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最终的结果是不仅让患者对医学生的不信任感增加而不配合相关的诊疗,更让医学生对自己能否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产生消极的心理,最终影响实践效果,加剧医患矛盾[5—6]。因而,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既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更迫切需要一种系统、全面、实用的医患沟通教程来协助教学。鉴于此,本文作者在2010年主编了《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4]一书,2011年始以此为教材在大三上学期便系统开展此课程,所有授课老师均为某高校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讲授时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多以案例启发式教学。并邀请专家进入学校举办医患沟通讲座,深入简出进行讲授,让学生充分参与互动,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验证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本文进行了对照分析。   大部分实习医生认为学习完教程后,快速掌握了医患关系相关法律及了解了什么是有效的沟通策略,进而增加了其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自信心。后来在临床实习时也证实了其在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充分获知与疾病相关的信息这些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医学生必须学会交流和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各项技能,缺少沟通能力应当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7—8]。因此,老师们一定要注重医学生医患沟通策略方面的教导与培养,所有医学院校应该开设医患沟通课程,在这个基础上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9—13],如专题讨论、小组角色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医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沟通策略渗透到每次的医患沟通中。此外,鼓励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兴趣小组,让他们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层次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沟通交流能力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引导医学生主动积极地重视医患沟通,提高医患沟通的技能,深化他们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思考与认识[14—16]。另外,后续计划开展预见习的教学,将学生引进医院,将医患沟通教育贯穿于整个临床带教过程,尽可能让他们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并重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17—19]。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