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煎茶诀》重新问世谈煎茶之趣_煎茶

叶氏《煎茶诀》,国内罕闻。

在日本则有用日文假名标注的汉字刻本两种:一是宝历(公元1751年~公元1764年)本,现藏大阪中央图书馆;二是明治戊寅(公元1878年)刻本。

现存宝历本并非原刻本,而是宽政丙辰(公元1796年)的重刻增补本,有蕉中老衲序及木孔恭后记。

蕉中老衲精于茗饮,所以在叶氏原文内掺糅了许多他自己的煎茶体会。

明治本删去了一些认为非叶氏原作的段落章句,但同时又添加了其它内容,反而使《煎茶诀》原貌变得更加迷离甚至破碎了。

《煎荼诀》为中国茶史学家朱子振教授最早关注,目前已经搜集到日本国会图书馆所藏的“明治本”复印件,和大阪中央图书馆藏有的、定作宽政八年(公元1796年)刻印的所谓“宽政本”复印件,点校考证后收录在《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一书中,这对于了解煎茶法在我国的流布传承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国内目前尚未发现叶氏相关资料及《煎茶诀》原本,所以只能依据《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所附的日本宝历明治两本互相校正,版本编排仍依据宝历本,凡符合煎茶法宗旨的,均予以保留;疑似增加部分,则酌情予以删除,以尽量接近叶氏著作原貌,而又不失蕉中老纳补遗付梓初衷。

正如清人震钧在《煎茶说》开篇所感叹的:煎茶之法,失传久矣,士夫风雅自命者,固多嗜茶,然止于水瀹生茗而饮之,未有解煎茶如《茶经》、《茶录》所云者。

此次重新修订叶氏《煎荼诀》,就参考了陆羽《茶经》、蔡襄《茶录》、朱权《茶谱》以及徐渭《煎茶七类》、震钧《煎茶说》相关内容。

仔细考究,认真体味,并依法煎茶,对《煎茶诀》一一校正,以期探究煎茶三昧。

叶氏九泉有知,必然引余以为知己,不生道人亦不容置喙焉。

值得说明的是,此次重订叶氏《煎茶诀》,一则为了便于个人及斋中弟子修习茶道用,二则也为了稍稍梳理一下我国有关煎茶法的历是传承。

委于其中考证繁琐之处,暂且搁置不论。

如荠年老昏聩,如今只在日常茶事中用心,诸如搬柴运水、涤器煎茶之务,乐此不疲,而不畏艰辛,而不知老之将至,亦墨且痴矣。

茶罢或歌或行,或坐或卧,舒青眼而睨青山,抚孤琴而临清洞,亦欣然有所得也。

其中浅陋之处,还望方家有以教我。

《煎茶诀》      越溪 叶隽永之撰   蕉中老衲 补   南山如荠 重订      煎茶诀序   点茶之法,世有其式。

至于煎茶,香味之间,不可不精细用心,非复点茶比。

而世率不然。

叶氏之《诀》,实得其要,犹有遗漏。

倾予乘闲补苴,别为一本,以遗蒹葭氏。

如或灾木,与好事者共之,亦所不辞。

丙辰孟冬 蕉中老衲识   森世黄书      制茶   制茶之法,世变者凡四:古者蒸茶,出而烂捣之,为团干置,投汤煮之如《茶经》所载是也。

其后磨茶为末,匙而实碗,沃汤�(注:同筅字)搅匀之以供。

其后蒸茶而布散干之、焙之,是所谓“煎茶”也。

后又不用蒸,直�(注:同炒字)之数过,捻之使缩。

及用,实瓶如碗,汤沃之,谓之“泡茶”、“冲茶”。

可知辗转不复古也。

煎茶之制,所在有之,然江州所产为最。

近好事者家制之,率皆用�法,重芳烈故也。

盖能其精良,不必所产,然非地近山者不为宜。

若其制法,――兹不详说。

独《五杂俎》载松萝僧说:曰茶之香,原不甚相远,唯焙者火候极难调耳。

茶叶尖者太嫩,而蒂多老,火候匀时尖已焦而蒂尚未熟:二者杂之,茶安得佳?松萝茶制者,每叶皆剪去尖蒂,但留中段,故茶皆一色,而功力烦矣,宜其价之高也。

藏茶   初得茶,要极干脆。

若不干脆,须焙之,然后用壶佳者贮之。

小有疏漏,致损气味,当慎保护。

其焙法:用卷张纸散布茶叶,远火焙之,令��渐干。

其壶如尝为冷湿所侵者,用煎茶至浓者洗涤之,曝日待干、封固,则可用也。

择水   煎茶,水功居半。

陆氏所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山水,拣乳泉、石池涓涓流出者;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是也。

然互有上下,品可辨也。

若取水于远欲宿之,须以白石椭而泽者四五,沉着或以同煮之,能利清洁。

黄山谷诗:锡谷寒泉椭石俱是也。

洁瓶   瓶不论好丑,唯要洁净。

一煎之后,便当辄去残叶,用�扎刷涤一过,以当后用。

不尔,旧染浸淫,使芳鲜不发。

若值旧染者,须煮水一过,去之,然后更用。

候汤   凡每煎茶,用新水活火,莫用熟汤及釜铫之汤。

熟汤,软弱不应茶气;釜铫之汤,自然有气妨乎茶昧。

陆氏论“三沸”,当须“腾波鼓浪”而后投茶:不尔,芳烈不发。

煎茶   世人多贮茶不密,临煎焙之,或至欲焦,此婆子村所供,大非雅赏。

江州茶尤不宜焙。

其它或焙,亦远火��然耳。

大抵水一合,用茶可三四分。

投之滚汤,旋即离火,置须臾而供之。

若洗茶者,以小笼盛茶叶,盛以碗,浇沸汤以箸搅之,漉出则尘垢皆漏脱去;然后投入瓶中,色、昧极佳。

要在速疾,少缓慢,则气脱不佳。

�茶   瓶中置茶,以熟汤沃焉,谓之泡茶。

或以钟,谓之中茶。

中,钟同音,通“泡”名,通瓶。

钟者,《茶经》谓之“�茶”。

皆当先胁之令热,或入汤之后盖之;再以汤外溉之,则茶气尽发矣。

花香茶   有莲花茶者,就花半开者,实茶其内,丝匝拥之一宿,乘晓含露摘出,直投热汤,香味俱发。

如兰花,摘花杂茶,亦经宿而拣去其花片用之,并皆不用焙干。

煎茶诀跋   山林绝区,清淑之气,钟香露芽,发乎云液,使人恬淡是昧。

此非事甘脆肥�者所得识也。

夫其参四供,利中肠,破昏除睡,以入禅悦之味,乃所谓四悉檀之益,固可与道流者共已。

叶氏之诀,得其精哉,殆缵竟陵氏之绪矣。

不生道人跋   茶诀一篇,语不多而要妙尽矣。

命之剞劂以施四方君子云。

宝历甲申二月。

浪华蒹葭堂木孔恭识   《煎茶诀》终      煎茶的乐趣――细读《煎茶诀》,细品煎茶味      煎茶法之所以能流传近千年而不衰,这和煎茶过程中的乐趣是分不开的。

首先是末茶的乐趣。

所谓末茶是指将饼茶(或散茶)经过炙茶、碎茶、碾茶、罗茶等过程所得到的茶末,这个过程就称作末茶――即将茶饼(或散茶)末碎的意思。

唐代茶末一般较为粗糙,陆羽在《茶经》里注释说: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至宋时,则要求茶末越细越好。

蔡襄《茶录》“罗茶”条里说:“碾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里也写道:“罗碾: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碾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铁之害色。

罗必轻而平,不厌数,庶已细青不耗。

唯再罗则入汤轻泛,粥面光凝,尽茶之色。

”宋代诗人林逋有一首《煎茶》诗,最能说明碾茶时的幽况:“石碾清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简淡中自有真意,韵味非常醇厚。

至于散茶,末茶时则不需要炙茶、碎茶的过程,直接碾茶、罗茶就可以了,比起饼茶简便了许多。

碾茶时不但能欣赏到茶末清香的气息,更能领略到玉屑出磨、眩转入瓯时的无穷乐趣, 其间境况难以言说,只有亲自动手煎茶,方能领略一二。

正如范仲淹《斗茶歌》所描写的:“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鼎磨云外首山铜,饼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千年后读此,仍令人向往不已。

茶法对于茶叶的选择是比较宽松的,饼茶、散茶、煎茶、末茶等均可采用,没有过多限制。

从历史上考证,中国茶叶制作经历了散茶、饼茶再到散茶这样一个发展过程,饼茶要碾碎末细后煮饮或冲点,散茶则直接冲瀹。

因此,饼茶、散茶、末茶等都适宜于煎茶法,并没有严格的限制。

比起末茶,煎水就显得尤为重要。

煎水前首先要择水,或山泉,或井水,或纯净水,或自来水,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煎茶法的要求认真选择,不可草率从事。

有山泉水当然好,只是山泉水贮存不易,得到后应该尽快饮用(一天为限),否则,水味不活,还不如纯净水好。

如果选用自来水,最好先放置一天,至少两小时,要准备专用水罐,里面铺以细沙(洁净的河沙),如果能放入几枚来自山涧的卵石,则效果更好。

煎水的关键是“候汤”。

水有一沸、二沸、三沸的说法,一沸水嫩,三沸水老,只有二、三沸之间的水恰到好处,称为“中汤”。

煎水时有“鱼眼”“蟹眼”“松风”“桧雨”等讲究,古人的记述很多,可以参看。

古人有分“候汤”为气辨、形辨、捷辨的(见张源《茶录》),其中关键在于心领神会,我将之称作“神辨”,如能达到“神辨”的程度,方称“煎水”。

至于煎茶方法,首先要将散茶或饼茶碾碎罗过,水初沸时出汤少许,近三沸时投茶,茶汤滚后点入初沸水止沸,静置约半分钟左右,就可以出汤品饮了。

投茶量和通常的绿茶(散茶)冲瀹法大致相同。

如果是用乌龙茶来进行煎茶,投茶量则要根据茶叶发酵程度决定,发酵程度较轻的,如铁观音,和绿茶末投茶量相当,否则,酌情增减。

煎茶过程要求气定神闲,如闲庭信步。

如优游林泉,如作画,如鼓琴,不可草率,不可敷衍,特别是碾茶或磨茶时,动作一定要舒缓、轻巧,扫茶末、入茶末时,更不可毛手毛脚,否则茶末四处散落,景象会很狼狈。

茶法滤出的茶汤和冲瀹法滤出的茶汤差别很大,色泽会重一些、浊一些(古人做饼茶时去膏务尽,就是此意),但滋味会醇厚一些,最妙的是饮后有“金石感”,甘滑芬芳,其间况味,难以言传。

宋代词人黄庭坚有一首《品令・茶词》描写最妙:“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另。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两分病酒。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其中“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两句,写尽了饮茶时那种难以言传的愉悦和情况,读后颊齿生香,回味无穷。

且录小诗一首曰:   瓢汲山泉响,水沸松风寒。

声闻俱息后,茶心妙且圆。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