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带教护生的方法及体会

【摘要】 临床实习护生由学生转向护士的过渡阶段,也是培养护生的关键阶段,针对现阶段护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结合心内科护理专科性强、病情复杂多变、护理风险相对高等特点,如何在短期内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给他们搭建理论联系实践的平台,将他们早日锻炼成为合格护理人才。

【关键词】 护生带教 心内科 体会

我科在带教实习中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取得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及实施方法。

根据近几年护生出校的总体素质,心内科工作的性质,护生实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难点及易出现的护理缺陷,经全科护理人员认真总结、讨论,将实习计划修订为五点。具体实施如下。

1.1 入科教育 由带教老师向其介绍病区环境、病房结构、治疗室、处置室、抢救药品、物品、设备的位置及相关要求、科室的专业特点、本专科实习要求、护理文件的书写、整体护理的概念,以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情况等,使她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增加自信心,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此项工作于护生入科后第1天完成。

1.2 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 培养护生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对护生进行“五星”服务教育,即接待热心、诊疗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还应有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吃苦及护士礼仪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同时指导护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明确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此项工作于护生入科后与入科教育同时完成。

1.3 心内科常用操作技术演示及指导 每批新入护生实习的第1~2周,轮流挑选科内操作技能好、沟通能力强的护士逐一对心内科常用操作技术进行演示讲解。主要包括:氧气吸入疗法、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法(着重指导常见异常心律的辨认)、徒手心肺复苏法、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法、心脏电复律术等。再让护生在模型人上反复练习直到基本掌握,然后在实习期间逐渐熟练。护生出科前1周抽考1~2项,考核合格方能签实习手册出科。否则重练重考,直到合格

1.4 理论结合实践的临床教学。

1.4.1 心内科疾病护理知识进行专题讲座 轮流挑选科内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对新入护生进行心内科疾病护理知识专题讲座。讲课内容: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的评估,常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效果评价,出院指导,心内科常用药物的用法及用药注意事项等给予统筹指导。此项工作于护生入科后第2~3周完成。

1.4.2 临床实习中的理论指导 实习中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实习护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晨会交接班、护理查房、业务学习、护理操作时多看、多学、多问、多练、多向老师请教,从而自觉获得知识带教教师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启发性地将护理的重点、难点及本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防范护理安全的知识传授给护生,随时提问和检查,放手不放眼,如出现差错,带教老师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尽快让护生熟悉本科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从而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灵活贯穿于实习过程中,并用通俗、准确、清晰的语言与病员有效的沟通,既提高护生的交流水平,又给予病员更多关爱,取得病员信任,提高病员护生的满意度。

1.4.3 出科理论知识考核 护生出科前一周对他们集中进行心内科常用护理知识以试卷的形式考试。了解护生心内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考核合格方能签实习手册出科。否则重学重考,直到合格

1.5 带教老师的要求 严格选择护师以上职称,专业思想牢固,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护士担任带教,在带教中既教书,又育人,既教技术,又带作风,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同时生活上主动关心、帮助她们,使她们在步入社会的初始阶段就得到正确的价值实习观、人生观的熏陶。护生出科时按“优、良、中、差”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科内对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意见及时进行反馈,从而不断改进带教老师带教水平。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