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故事

魏志刚 教授,印刷管理、印刷史专家。1949年初,参加工作。1950年,调新华印刷厂总管理处办公室工作。1952年,调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印刷管理局计划处工作。1954年8月,赴苏联莫斯科印刷学院学习。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回国,到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印刷管理处工作。1960年,参加文化学院印刷工艺系的筹建工作,执笔编写了印刷工艺教学计划。1961年,任印刷工艺系教研组长。曾任北京印刷学院管理工程系主任、中国印刷博物馆副馆长,毕生以传承弘扬中华印刷文明为己任。1989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荣获中国印刷业的最高奖项“毕昇印刷技术奖”,为中国印刷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金杨 博士,教授,1980级印刷工艺专业学生,1984年留校任教。始终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深受学生爱戴,多次被毕业生评为“我最尊敬的教师”。在业务上,倾心对印刷专业理论和前沿问题的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五十多篇学术论文,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字化印前处理原理及技术》,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此外,还参编《机械工程手册》《二十世纪科学纵览》和高校教材印刷色彩学》、技校教材《印前工艺》,参译《印刷媒体技术手册》等。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五一劳动奖章”“森泽信夫奖”“雅昌教学奖”等荣誉称号。

盛祥耀 教授,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曾在清华大学工作,编著《高等数学》《高等数学辅导》等;1988年,由清华大学聘任为数学专业教授;1988年7月,调入北京印刷学院工作。曾担任全国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指导委员。1991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1992年编著的《高等数学》(上、下册)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1995年获评全国优秀教师。盛祥耀在清华大学时就属于教学水平高、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调到北印后,学生说“能上盛老师的课很幸运”。盛老师在培养青年教师上不遗余力,从教大家如何备课、如何讲好课入手,经常带领大家进行教学研讨,对青年教师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经他指导过的青年教师教学水平都得到明显提高。

田忠利(左二) 教授,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美术大展并获奖。其中,巨幅国画《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巡回展”金奖、巨幅国画《历史的反思》获“‘99’中国艺术大展”银奖、《清幽》获“第八届全国‘群星奖’美术大展”铜奖、《不屈》入选“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

孟庆春 教授,原北京印刷学院社科部主任,长期从事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国共合作统战形式与特点、中共领袖管理思想与艺术研究。出版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几百篇/部,共著述上千万字,有很多学术观点被所发刊物认同并被学术报刊摘编或转载。他对教学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觉得教好书是教师的天职。其教育教学创造性成果不断,引起京内外思政课教育者关注。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党史研究先進个人”“北京市德育优秀工作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郑德琛(左一) 教授,我国印刷技术专家。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5年,赴美国进修,次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新华印刷厂副厂长,文化部文化学院印刷工艺系副主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主任,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第一届、第二届常务理事和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编写《印刷概论》(修订3次),《平版晒版工艺》《电镀原理》《印刷材料学》(油墨部分)等教材。1952年,在北京新华印刷厂工作期间攻克铅版镀铁技术,提高铅凸版耐用率,受到文化部表扬。1953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9年,获“毕昇印刷杰出成就奖”。2011年4月12日,郑德琛的女儿郑雪同姐妹向学校捐款20万元,设立“郑德琛优秀研究生助奖励基金”,发扬高等印刷教育前辈严谨治学的育人精神,用于激励北京印刷学院优秀硕士研究生。

蒲嘉陵 教授,1978级印刷工艺专业学生,1983年留学日本,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学成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印刷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现任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印刷技术委员会(ISO/TC130)主席,国际影像科学委员会秘书长、印刷媒体专业人员协会IPP会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印刷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复印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担任《感光科学与光化学》等多个学术和行业刊物编委委员。先后获得“毕昇印刷杰出成就奖”“国家新闻出版署高等学校优秀教师”“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百名有突出贡献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

冯瑞乾 教授,印刷技术专家。建立的“印刷工艺教学体系”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讲的“印刷原理及工艺”被评为国家新闻出版署直属高校唯一的一门优秀课。对学生思想、学习、专业上非常关心,受到学生的敬仰与爱戴,成为青年教师的楷模。出版论著、译著和教材12种,发表论文30余篇,编著的《印刷概论》《印刷原理及工艺》等重印多次,至今沿用。主持的“纸张印刷适性的研究”等多项研究成果,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鉴定。冯老师是一名出色的“双师型”教师,经常深入印刷企业一线,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曾多次被评为国家新闻出版署高等学校优秀教师。1994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荣获第六届“毕昇印刷技术奖”。

谢普南 教授,原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196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印刷学院,为报效祖国,回国后即投身于我国的印刷高等教育事业,参加了北京印刷学院及其前身文化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的筹备、建设全过程。1975年,开始领导筹备创建我国第一个印刷机械本科专业。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1997年,担任教学评价领导小组副组长。1998年—2001年,担任全国高等院校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01年,从学校副校长的岗位上退休后,仍然执着于印刷科研事业第一线,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55万字的规划教材印刷设备》与35万字的《〈印刷科技实用手册〉印刷设备分册》。2009年,荣获“新中国百名科技创新标兵”称号;2011年,荣获“毕昇印刷杰出成就奖”。

许文才 教授,全国印刷包装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曾任北京印刷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兼任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包装联合会防伪包装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轻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长期从事包装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等10项,发明专利授权15件,主编国家规划教材3部,SCI/EI检索论文32篇。获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8项、中国包装联合会和中国包装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项、银奖1项。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学术领军人才”“毕昇印刷杰出成就奖”“包装科教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陈虹 教授,主要从事印刷机械设计、印刷设备结构原理及应用的教学研究。主持参与各类项目30余项,获得2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主讲课程“印刷设备概论”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主编教材《现代印刷机械原理与设计》《印刷设备概论》《印刷设备综合训练》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担任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评审专家,中国援建古巴党报印刷厂技术改造项目聘请专家,全国印刷技能大赛平版印刷轮转组副总裁判长,先后获得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第十二届毕昇印刷优秀新人奖” “第十二届北京印刷进步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优秀奖,雅昌印刷教育特等奖、毕业生评选的“我最尊敬的老师”等荣誉称号。

何晓辉 副教授,连续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第130号技术委员会第12组召集人。牵头制定颁布2项国际标准,实现中国在印刷国际标准制定上零的突破;主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余项。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印刷标准及应用”(双语)课程,培养的印刷标准化人才成为国内外印刷标准化的主力军。主持/参与国家出版名词术语审定、企业印刷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印刷质量检测工艺与数字化标准化等科研项目10余项。组织实施四届“IPTA(意大利印刷技术奖)”,擔任历届“国际印刷工业发展论坛”等大型国际活动同声传译,担任欧盟援助印刷技术项目翻译及授课团员。先后获得第十四届“毕昇印刷优秀新人奖”“绿色印刷人物大奖”“中国包装总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雅昌教育奖”等。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