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实践课程分类教学的保障措施与实施

摘 要:实践课程分类教学保障体系包括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师资结构与水平、实验室和实训中心的综合能力以及指导思想等。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应以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为主线,以学生为本设置,减少人为因素。师资的结构应以专业课程教师为主体,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达到要求,要树立企业精神坚持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外聘教师为辅的指导方针。实践所用的硬件应能满足单人上机或操作的数量要求,学生每人都能达到上级操作的时间、熟练操作机床的要求。

关键词:实践课程;师资结构;硬件组成。

作为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数控实践课程在实行分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数控专业的师资结构、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的设备配置以及对于实践课程分类教学认识等多方面做好协调,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

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数控专业面向社会需求所决定的。数控技术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置是有一定的区分的。数控技术专业应该强调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和数控机床的管理工作,重点强调的并不是数控加工的内容。机械制造专业课程应该以数控加工技术为主,在研究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方面更应该下一番工夫。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沿用了传统的教学内容。例如,主导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加工、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内容,CAD/CAM及软件的内容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增加了,科目也相应当地增多了,而专业基础的课时数却减少,余下留给专业课程的课时也在减少。如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可编程序控制器、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等课程的基础课时都不多于50学时。而且实习课程中涉及专业课程的只有数控机床操作实习学生能够实际操作的。实习课程中的其他内容都放在了企业认识实习中,如特种加工实习、企业认识实习、企业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都变成了学生的个人行为,学生利用这段时间联系工作单位或者是打短工,复习专升本等。课时数的缩减使学生达不到的专业课程学习的最基本的学时,所了解的相关专业的知识不够,影响了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的发展空间。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尽量强调专业减少非主流课程教学课时,如文献检索、就业指导等安排讲座来解决,确保用于专业课程的最少教学课时。

二、实践教学的组织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

数控实践教学数控机床操作实践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操作、特种加工实践、企业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对于高职学生上岗工作都需要至少一种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其中的缘由主要是来自劳动部门的相关职业技能持证上岗的规定和工厂从安全考虑的因素。由此可见,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获取也在影响着数控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

实践课程和毕业实践合为一个整体,有组织地进行,按照实践课程分类教学的要求将分类教学分组推行到实践课程和毕业实习阶段。

集中分组实践或到工厂,方便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同时也方便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对学生和教师了解企业需求都是有好处的。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工厂的实际情况,给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

适应数控技术实践分类教学的需要,首先要有合格的指导教师,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很重要的,在教师继续学习方面,立足于集中学习和自我提高相结合的方法。近几年教育主管部门在假期不间断地开办了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数控机床电气原理与电路组装等进修班,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两种类型。提高了老师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通过参加学习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从中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四、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的硬件建设。

数控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的硬件建设,要满足单班教学的基本要求,要具有一定的规模,主流的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和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应该是必须具备的。数控机床应该达到15台套以上,满足最基本操作要求。

实践课程分类教学数控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发展的一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必然形成分类教学模式。分类教学是一种教学服务方式的转变,是追求学生个体都能从实践课程中得到最大收获的一种教学方式。分类教学实践课程的保障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于实践课程教学设施和课程体系都应以专业需求为基准,做到因人施教,以学生为本。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进修机制,提高教师对实践课程的指导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对实践课程分类教学的管理水平,是搞好实践课程分类教学前提条件。完备的硬件设施是实践课程分类教学的物质保证。

(作者单位 辽东学院机电学院)。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