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习俗]元旦节有哪些风俗

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庆贺新年的开始,你知道元旦习俗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元旦习俗,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元旦习俗

方式一: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方式二: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在这一天放假了,随你怎么玩都行。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方式三: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在于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圆,聚一餐。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还没见过。

元旦介绍。

中国古代的元旦,即现代中国所称之春节习俗

现代中国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中国元旦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元旦食俗。

饺子

食毕出门拜年,由近及远,元午直到烧灯后。据此则唐牢丸近似饺子,而且有煮有蒸。宋代食品中出现角子一词.元代把饺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语。明代的饺子如《正字通》所说,称饺饵、粉角、水饺子、蒸烫面饺。此外,还有水点心等叫法,清代北京旗人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元旦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如明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说,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明嘉靖时山西《曲沃县志》记载: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元代扁食一词在民间流传下来。

年糕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则为黏黍。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6世纪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法,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吃蒸羊糕。

在南方,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志称节糕,明正德广东《琼台志》记载当地吃春糕:元旦前以糯粉濈(j)蔗糖或灰汁笼蒸春糕,围径尺许,厚五六寸,杂诸果品岁祀,递割为年茶,以相馈答。其形制类似今天的生日蛋糕。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记载更为详细,说将黍粉和糖为糕,叫做年糕,有黄色和白色之别。大的一尺见方为方头糕,还有像元宝的糕元宝,用于除夕供先、亲戚朋友间的赠答。此外,还有细长的条头糕、宽大的条半糕。过节时富家雇人制糕,一般人可在糕店购买。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