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新品种金菲引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论文关键词 甜玉米金菲无公害;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 甜玉米品种金菲适应性较强、产量高、品质优,其栽培中应注意选择适宜于该品种生育特性的土壤,严格隔离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用肥,还要加强田间管理,并于籽粒含糖量最高时采收。

早熟优质甜玉米品种金菲,适应性较强,极早熟,产量高,品质上乘,其商品性与食用品质均与台湾引进的“华珍”相仿,深受消费者及加工企业的欢迎。

2005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引种100hm2,表现为春播生育期85d,株高185cm,穗高64cm,株型半紧凑,穗上位叶着生稀疏,利于通风透光,茎秆坚韧,抗倒力较强,穗大,苞叶紧实,带长旗叶,穗长19~21cm,粗5cm,每穗16~18行,每行36粒左右,籽粒大,轴细,着粒紧密且排列整齐,色泽淡黄鲜亮,无花粒,籽粒封顶饱满,脱籽率高,皮薄柔嫩无渣,含糖量16%以上,口感甜脆,属奶油型,带奶油芳香味,食味极佳,鲜食、加工皆宜,一般单穗重300g,产量达15t/hm2以上,鲜果穗由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回收加工出口,种植纯效益2.1万元/hm2以上;部分农民以鲜果穗上市,纯效益可达到3.75万元/hm2。

品种玉米与普通玉米比较,生长发育特性、生产目的不完全一样,要获得优质高产,应重点注意以下各项关键技术。

1严格隔离,防止串粉      金菲甜玉米要与其他品种玉米严格隔离种植,一般要相隔300m以上。

如果空间距离不易安排,也可利用村庄、树林等障碍物进行隔离;错期播种是另一种隔离方法,一般要间隔30d以上。

播种时,还要严防少量普通玉米种子混入。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甜玉米属于蔬菜作物,淡季收获上市,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根据市场和气候条件来确定播种期很重要。

在黄河流域的滨州市滨城区可于4月上旬进行地膜覆盖种植,可提早上市。

由于该区夏季高温多雨,影响该品种授粉且易产生芽涝,不宜夏播。

要精细整地,足墒播种播种深度掌握在3~4cm,努力提高播种质量。

金菲千粒重在140g左右,播种量为22.5kg/hm2,人工点播的播种量为15kg/hm2即可达到预期的苗数。

一般采用大小行种植,小行距50cm,大行距70cm,平均行距60cm,株距30cm,可实现留苗密度5.55万株/hm2,收获穗数在5.25万穗/hm2以上。

3科学用肥,壮苗攻穗      引种地片耕层土壤养分化验结果为:有机质14.67g/kg,全氮1.13g/kg,碱解氮81.9mg/kg,速效磷48.5mg/kg,速效钾126mg/kg,土壤肥力较高。

在施肥方法上,一是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

底施腐熟猪粪30t/hm2、尿素22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150kg/hm2。

二是采用2次追肥。

追肥以氮肥为主,一次在拔节前,有7~8片叶时;另一次在抽雄前10d左右,每次追施尿素150kg/hm2,这样可以促使茎秆粗壮、穗大、产量高。

4加强田间管理      4.1适时间苗、定苗   4~5片叶时间苗,6~7片叶时定苗。

4.2中耕除草,防旱防涝   中耕除草一般进行3次,掌握“浅、深、浅”的原则,第一次在4~5片叶时进行浅中耕,一般为3cm;第二次在7~8片叶时中耕10cm左右,拔节以后第三次浅中耕3cm。

由于该品种生育期短,所以在全生育期内,要防旱防涝,无需蹲苗,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4.3适时打杈,去掉多余果穗   甜玉米易产生分杈(蘖),为了促使主茎穗长成大穗,提高商品质量,要及时打杈

第一次在开始长出分杈时进行,7~8d以后再打杈1次,以除早、除小、不伤主茎为原则。

此外,该品种果穗形成时,单株易产生2~3个果穗,要及时去掉主果穗之外的多余果穗,每株留第一个果穗

4.4及时防治病虫。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