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蔚的“小球”人]李玲蔚

她是羽毛球世界冠军,曾经获得过50枚世界级大赛金牌;她担任过国家羽毛球队女单主教练;她是国际羽联理事会理事,是当时国际羽联理事会理事中仅有的3名女性之一;她从北京奥组委体育部调入国际联络部担任副部长,她担任过乒羽中心副主任,最近,又接任网球中心副主任;她的一生离不开体育,离不开小球,她就是“羽坛皇后”李玲蔚

这几天,北京的温度处于零下1度到零下10度之间。

依旧保持着运动员特有健硕身材的李玲蔚哈着气,快步走进位于崇文区体育馆路9号的3楼,这里是国家体育总局网管中心的办公地点。

这里距离她之前的办公地点乒羽中心(体育馆路4号)没多远,对于李玲蔚来说,工作地点的改变并不大。

最近,原国家体育总局乒羽运动中心副主任李玲蔚正式调任到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出任副主任。

履新后,李玲蔚变得更加忙碌。

“这几天挺忙的,现在还没有明确我的分工。

”1月5日,记者联系到李玲蔚的时候,她刚好在中心开会。

偶然相遇 与羽毛球结缘是一种缘分   记者与李玲蔚有过多面之缘,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杭州站)的首棒火炬手,到浙江省首届体育大会形象大使,从浙江丽水走出来的李玲蔚多次借公干“忙里偷闲”,回乡看望父母,会见朋友。

谈到羽毛球李玲蔚笑着说,自己与羽毛球结缘非常偶然,也是一种缘分。

当时,丽水没有少体校,也没有体训班。

省队教练下来,直接从体育课上招人。

方法很简单,比一比谁的耐力好、跑得快。

“我就是这样被浙江省羽毛球队的教练‘相中’的,就像一块‘毛坯’,由一名普通的学生、体育特长生,直接进了省队。

那是在1975年,我才11岁。

李玲蔚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拿到金牌,媒体报道的标题就是“山窝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这个比喻对李玲蔚来说很形象,当时,几乎所有的丽水人都是“山里人”。

直到11岁,李玲蔚到金华参加比赛才第一次看到了火车。

进省队后,因为速度快,攻击力强,球路多变,网前技术好,李玲蔚的运动成绩进步很快。

1980年,就在全国青少年羽毛球比赛中取得单打冠军,还与队友在全国成年组比赛中夺得双打冠军,随后就被选入国家羽毛球队。

在国家队的这些年里,李玲蔚共获得过50余枚世界级大赛金牌,于是有人戏称:羽毛球女选手与李玲蔚同时代是个悲哀。

令人惋惜的是,羽毛球直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才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当时已经退役的李玲蔚已经没有可能在奥运会赛场上争金夺银。

“没能赶上羽毛球的‘奥运时代’,意味着我的荣誉中独缺一枚奥运金牌。

要说没有遗憾,那是假的,但我觉得欣慰多于遗憾。

李玲蔚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参加奥运会却没有拿到冠军,那才叫遗憾,永远让人心痛。

世上不可能所有的好事情都让你赶上,和我的教练相比,他们连参加世锦赛的机会都没有。

而我得到了广阔的舞台和展示的机会,已经非常幸运了。

” 了解中国羽毛球人的都知道,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羽毛球运动达到了巅峰。

李玲蔚一直深感欣慰的是,缔造这个辉煌时代的“集团军”中有她的身影。

学习外语 获得了更大的舞台   1989年,李玲蔚退役。

和大多数优秀运动员一样,退役后她担任过国家队教练,也继续求学深造过。

2003年她进入北京体育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攻社会学。

导师就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博士论文的题目为《夏季奥运会的项目设置演变和发展方向》。

同年,李玲蔚来到北京奥运组委会体育部工作,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她说:“离开了原来的舞台,光环自然就会消失。

奥组委到处都是精英,虽然体育项目之间有共性,但是细节问题差异很大,我一边学习,一边磨炼自己。

” 圣火在杭州传递那天,李玲蔚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国友人聊天。

之后,李玲蔚给记者说了一个小段子,她从小就喜欢英语,当运动员时经常出国比赛,比赛中,不仅要听懂裁判说话,而且需要和裁判沟通。

好学的李玲蔚利用机会,常常在比赛之余去“烦”国外运动员,从提高口语水平。

退役后,李玲蔚进入原杭州大学外语系学习英语。

成为教练员后,她不但自己学习,还教运动员说英语。

2000年,李玲蔚特地去美国学习英语,回来之后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

“虽然不是很系统,也算陆陆续续在学习,调入国际羽联后,语言变得更为重要,尤其是一些国际会议对语言的要求特别高。

李玲蔚坦言。

2002年5月,李玲蔚当选为新一届国际羽联理事会理事,成为当时在国际羽联理事会中仅有的3名女性之一。

李玲蔚当时觉得担任理事难度很大,因为要放下球拍拿起笔去工作。

不过让李玲蔚自豪的是,之前的学习积累为随后的工作埋下了伏笔。

从那时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这段时间,她一边完成学业,一边在奥组委工作。

运动员教练员,到北京奥组委官员(担任北京奥组委国际联络部副部长,主要负责与205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联络,并提供服务),角色的变换,并没能难倒这位世界冠军。

可以说李玲蔚在各个岗位上都接受了挑战,也让自己获得了更大的舞台。

学以致用在乒羽中心主抓国际事务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为奥运服务的大部分官员都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还有一些官员的职位有些调整。

李玲蔚再次回到自己的老本行,担任国家体育总局乒羽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不过,李玲蔚很低调,很少在公共场合公开亮相,接受媒体采访。

这可能跟她的职务有关,因为李玲蔚负责外事接待,有良好的英语基础,主要负责国际事务的工作。

“她是一位亲切和蔼、很谦虚的领导,大家都挺喜欢她的。

”一位和李玲蔚一起共事的同事向记者透露,“李副主任能力很强,干国际事务这块有丰富经验,外语好,而且素质高,是一个很容易合作的人。

”   李玲蔚一直担任着北京老年羽毛球队的总教练

这个群体的参与者,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他们中有的还曾经是我的教练

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一面。

李玲蔚说。

关于北京老年羽毛球队,还有一个小故事。

北京大学教授、印尼华侨梁英明是一个羽毛球迷,也是北京老年羽毛球队的元老级选手。

2008年年底,他出版了一本关于羽毛球的书《誉满羽坛、功在史册――献身羽毛球事业的归侨陈福寿及其伙伴们》。

为了写好这本书,梁老费了不少工夫。

北京奥运会后,他专门约访了教练李玲蔚,请她谈了很多归侨教练对她帮助的事,因为这支老年人羽毛球队中有好几个归国华侨队员。

入职网管中心 正是“好时候”   前几天,网管中心专门为李玲蔚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见面会。

在和中心所有工作人员一一见面后,李玲蔚谈了自己对网球的认识,在她看来,网球是一个职业化程度很高的项目,需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思维。

其实,现在的李玲蔚网球走得更近。

正是在网管中心朋友的指导下,李玲蔚学习打网球很多年,也有着不俗的网球水平。

在中央机关网球赛上,李玲蔚更是出任了国家体育总局代表队的教练,并率队捧杯。

成为网管中心副主任之后,李玲蔚具体的分管内容还没有最终确定,低调的李玲蔚也表示自己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新的工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调动不但是对李玲蔚个人能力和优势的认可,同时也为她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通常被称为“三小球”,三个项目具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隔网对抗的手持器械个人项目,对体能、技能和智能的要求非常高,三者缺一不可。

羽毛球网球则具有更多的相似之处,都在长方形的场地中进行比赛。

曾经作为世界顶尖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李玲蔚在运动训练方面既有深刻的个人体会又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北京奥运会期间李玲蔚奥组委任职也得到很好地锻炼。

据了解,李玲蔚很有可能主抓国家队的竞赛、训练工作,由此看来,拥有各方面经验的她具备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与乒乓球、羽毛球项目上中国一枝独秀不同,网球项目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已经起步,具备一定基础,但是并不完善。

既不是处于一穷二白的拓荒时期,也不是昌盛繁荣的成熟期,中国网球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就给李玲蔚提供了更多施展个人才能的空间。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网球在双打项目上已经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中国金花郑洁/晏紫两度捧起四大满贯赛的双打冠军奖杯;去年郑洁、李娜双双打进澳网四强,李娜更是创历史地排进世界排名前十位。

如今,全国爱打网球、爱看网球的普通老百姓越来越多,网球已经脱离了“贵族运动”走向民间,中国网球的发展正呈现蓬勃的发展生机。

日渐繁荣的背后同样隐藏着隐忧,以李娜、郑洁、彭帅为代表的世界水平运动员出现断档,网球小花们的单打和双打与当年金花们的成绩都无法相提并论,要想在伦敦奥运会或四大满贯赛上再现辉煌,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竞技水平持续提高至关重要。

这就给李玲蔚带来了压力。

当然任何项目的发展都不是靠一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的,团队的努力和各种内因外因的综合作用才能达到。

网管中心副主任高沈阳去年六月已经正式退休,时隔半年才决定调任李玲蔚担任网管中心的副主任,至少表现了决策机关的良苦用心。

李玲蔚能否在新的岗位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她和中国网球最为期待的。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