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研究

[摘要] 城市是人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营造的一个生存空间,城市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随着城市的产生、发展形成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城市特征,其中地域性城市文化最典型的特征。本文通过解释城市文化、分析城市文化特征指出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特征,进而对产生地域性差异的原因做出简要分析说明。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地域性 差异

城市作为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及宗教信仰等。城市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建筑形式,亦即产生了城市文化

一、城市文化

对于城市文化这一概念,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各个领域都从其专业角度出发进行界定。但从整体上来看,城市文化涉及三个要点:一是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的视角;一是城市文化是一种综合认识的结果。即主体对某特定城市客体的总印象;二是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城市精神文化等。由此可见,城市文化处在整个社会前沿最能体现时代特征

二、城市文化特征

1.聚集性。

城市以其独有的向心力使人类的财富、信息、权力乃至全部生活方式都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汇集。这个集中过程使城市文化更具社会化,它的涵盖面越来越大、凝聚力越来越强,这必然带来文化城市的聚集和繁荣,进而逐步形成多民族文化特色。人类创造了城市。也创造了城市文化。正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说,“城市文化的容器”,是人类文化的荟萃之地。在城市积聚的文化有来自不同时代的文化(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和来自不同方向的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在城市积留,而且在城市融合、渗透和创新。

2.层次性。

城市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类成果的总和。城市是由众多子系统复杂地结合在一起的巨型多面体,城市文化也必然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由城市的各类房屋建筑,各项基础设施,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所构成的城市物质文化的“表层”;由从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活动的城市居民在这些活动中创造的文化城市文化的“浅层”;由城市的上层建筑所构成的城市的制度文化城市文化的“中层”;由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和指导、影响、支配行为的一整套规范、准则,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心理等构成的城市精神文化是“深层”。

3.多元差异性。

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洗礼、信息化的来临,这些冲击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加之城市生活的高度差异性,使人的生存含义发生了变化。在商品生产和消费为主的生活中,城市人彼此作为高度分化的角色相遇。多元差异性的城市文化环境为每个市民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个人同其同类相分离的可能性不断发展,并且不断强化着个人共性中的个性差别”。城市从来就是各民族、各种文化相互混合、相互作用的大熔炉,新的种族、新的文化、新的风俗与新的社会形态就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城市文化的这种多元差异性,极大地激发了城市的内在活力增加了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吸引力。

4.地域性

城市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逐步发展而成的,由于地理位置、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历史地形成不同地域不同地域文化又有着不同的特色。另外,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使每一个城市都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自然的影响愈是多样化,城市的整体特性就愈复杂、愈有个性。作为地域的中心,城市承载着其所在区域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这是城市文化产生认同感、归宿感的基础,也是城市个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城市应保存的有价值的文化内涵,是城市市民对本民族与本地区和本城市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及其载体的一种成熟的认同了的看法及行为表现。城市文化城市得以延续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能够延续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文化的延续。一座城市,其过去的文化和现在的文化都是它的价值所在。若抛开长期积淀下来的城市文化,则该城市的知名度、凝聚力和辐射力就会减去大半。虽然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使当代生活具有更多的共性和世界性色彩,但这并不能完全取消各个地区的独特文化,相反还刺激了各地区的城市文化向更具有地域性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总的看来,以上四个特点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地域性,亦即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是最突出的特点,而前三个特点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地域性差异的引申。

三、我国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的表征。

我国的城市文化是具有鲜明地域性特征文化城市文化的鲜明地域性,主要从城市市民的趋尚、行为习惯、审美趣味、处事态度、为人原则等方面体现出来。如北京人的好礼,武汉人的重商,重庆人的热情豪爽,成都人的闲适从容,上海人的精于计算,温州人的善于经营等等,不一而足。中国城市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特有的地域神韵,趋时求异的创新精神,具有历史感、共同性、地域性。下面我们以南北方城市文化差异为例来简要说明其差异表征。

我国南北方城市文化显著的地域性差异的表现很多,如“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南方路边多广告,北方街头多口号”、“北京讲主义,广州讲生意;北京出决议,广州出效益”等顺口溜,都反映了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不同文化品位和社会心态。

这种地域性差异往往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乘坐公共汽车来说,北京的做法是一哄而上,然后由售票员在车上大声嚷嚷:“哪位乘客给这位大爷让个座儿!同志们,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只要站起来就行了。”有没有用呢?全靠自觉了。上海的做法则是在起点站设“坐队”和“站队”,请退休工人当纠察队员,谁坐谁站,全凭先来后到,一视同仁,个别需要重点照顾的残疾人和老年人则安排到“坐队”的前面。显然,作为政治中心北京的做法靠道德,而经济中心上海的做法靠科学。前者基于人情礼教,后者基于理性精神。

再以南北方的城市服务业为例,在北京豪华型消费场所不少,而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场所比较少,北京的商业服务显然不是主要面向白领为主的中产阶层,而是老外和富豪们大手笔消费的场所。上海、广东就不同了,各种价格适中的消费场所随处可见,而且服务水准和经营功夫用在细微之处。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都是我国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的表现。

四、我国城市地域性差异成因。

中国城市文化个性差异,既是中国城市的迷人的魅力,也是中国城市地域经济发展的特殊的推动力。那么,中国城市为什么会有这种个性鲜明的文化特征呢?

1.社会历史原因。

中国的现代城市与农业文明、农耕文化有着悠久的密切关系。我国的城市一般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古都西安、洛阳、杭州、南京等等,都是有上千年历史的城市。这些城市与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的古代城市由于规模较小,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中国古代城市的商业经济很不发达,基本上属于半自然经济与半小商品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形态。中国的古代城市城市功能在汪洋大海般的封建自然经济中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中国城市迟迟未能发展到它应有的成熟阶段,始终被强大的农耕文化影响着。这样在农耕文化影响作用下,中国古代的城市文化始终没能摆脱中国农业文明的印记。城市文化的这种鲜明的乡土性,在中国城市文化中既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同时也具有突出的典型性。

中国的农业文明有着华夏民族的共性,同时又具有丰富多彩的地域性。这就是说每个地方的农耕文化都会给当地的城市文化造成特色化的深刻影响,自然而然地使当地的城市文化带上该地区农耕文化的特殊色彩。由于中国古代城市不仅会受到当时当地农耕文化的共时性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当地农耕文化的历时性影响,所以中国城市从古代直到近代都长期受到中国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影响。这些城市的市民与当地农村中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心态、生活习俗都有很大的相似性。虽然市民文化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小商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因素,但却始终摆脱不了小农意识。这正是产生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个性特色的基本原因。可以说,中国城市文化地域性特征是由中国古代城市文化地域农耕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的。

2.自然地理原因。

城市文化地域特色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自然地理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城市所处的纬度位置、距海远近、海拔高度、地形特点、植被状况、气候特征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城市的市民文化心态。因为自然风物的不同,必然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不同的感应。客观的自然物作为审美的客体,作为人们长期生存的环境,必然反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使人们产生相应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形成不同文化心理趋向。一切精神文化现象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从物质形态的角度来看,城市在建筑样式、街区布局方面一定有区别。如北京市一般少有高层建筑,单体建筑布局以四合院落居多,占地宽阔而气势庄严。这种建筑样式的形成,与北京地区的地势较高,气候偏冷,多有风沙的地域特征有关;当然或许也与北京作为帝都的王者之气的熏染有关。而南方钟灵毓秀,崇尚精致,房舍一般都显得精致玲珑,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交融。这与南方的青山绿水、湖光山色、茂林修竹、山石清泉等物候有关。自然环境还影响城市文化的另一个方面——城市性格,成都人由于生活在四面环山、较为闭塞的四川盆地之中,环境的封闭平和给人以稳定感、平和感,静态特点鲜明。受这种地理环境的影响,成都人形成了气性平和、态度从容的特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城市文化的选择和走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3.交通原因。

中国城市文化地域性特征还与中国古代交通的不发达有关。一般来说,交通、通讯发达的国家,它的城市之间难以形成独特的个性。因为交流是文化融合的基本前提,没有交通、通讯的发达,则没有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发达。所以中国交通、通讯的不发达,产生了一个意想之外的结果,那就是每个城市受当地农耕文化影响,更容易形成文化个性特征中国城市彼此之间文化交流、影响困难,长期处于一种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状态之中,各自比较独立地发展着、生长着,适应着各自的地域环境、传统文化。虽然在历史地域的时空中,一个城市文化不可能完全没有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只是一种缓慢的量的积累,很难达到质的飞跃。因为一种少有外界影响文化,要靠它自身的内部裂变造成新质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交通与信息的闭塞倒是为一种文化的稳定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五、结语。

地域性差异明显的城市文化或者说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城市的生存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差异性这种城市文化特色其实就是一种识别标志、认同标识,它增强市民凝聚力、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吸引投资、招徕旅游者……是促进城市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城市的精神内涵,是促进城市延续传承的根本。我们要明白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原因,认清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对于城市的重要意义,努力维持城市特色,理解城市内涵,继承城市传统,维护城市灵魂,以保护个性,求得城市的最大发展和社会的最大和谐。

参考文献:

[1]武向青:浅析城市文化特征及其功能.工程建设与档案,2004,(4):75~77。

[2]叶岱夫:浅议南北方城市文化差异.城市管理,2002,(4):8~9。

[3]刘中项:论城市文化地域性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湖南文理学院学报(杜会科学版),2004,(11):13~16。

[4]梅保华:城市文化刍议.城市问题,2000,(1):14~17。

[5]胡娟:城市文化城市现代化.长江建设,2004,(3):47~48。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