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与控制。

(一)、料场的选择。

1、选择料场时,对料场进行初步勘察,拟选料场储量要丰富,满足路基填筑需要,避免料场数量过多,材料性能差异过大,造成施工控制困难;各层材料的含盐量要相对稳定;料场所处位置合理,施工时运料距离经济,同时满足施工排水及环境保护的需要;。

2、对初步选定的料场进行试验检测

(1)有机质含量检测

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的规定,检测土料中有机质的含量,其含量不能大于1%。

(2)含盐量检测

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的规定,检测土料的总含盐量、以及总盐中Cl—/SO4—2的比值,从而依据表1、表2(或表3)的判定标准确定盐渍土的类型(弱盐渍土、中盐渍土、强盐渍土、过盐渍土)。

(3)料场材料取样时,取样点不但在平面位置上有代表性,而且不同的深度位置,都必须进行取样检测,才能够全面了解拟选料场的整体情况。

3、料场确定。

(1)对于路堤没有设置土工布或其他材料隔断层的,应根据公路等级、路堤填筑部位来确定。见表4(本表仅列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部分):

(2)对于设置土工布或其他材料隔断层路基,隔断层以上的路基填料按表4中0~80cm的规定控制;隔断层以下的部分,按表4中150cm以下的规定控制。

表4: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填土部位0~80cm80~150cm150cm以下硫酸盐渍土及亚硫酸盐渍土粗粒土弱盐渍不可用可用可用中盐渍不可不可用可用强盐渍不可不可不可用过盐渍不可不可不可用细粒土弱盐渍不可不可用可用中盐渍不可不可不可用强盐渍不可不可不可用过盐渍不可不可不可用氯盐渍土及亚氯盐渍土粗粒土弱盐渍不可用可用可用中盐渍不可用可用可用强盐渍不可不可用可用过盐渍不可不可不可用细粒土弱盐渍不可用可用可用中盐渍不可不可用可用强盐渍不可不可不可用过盐渍不可不可不可用。

(3)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测定。

对于可以使用的料场,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的规定,应用烘干法测定填料含水量,应用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二)原地面含盐量检测

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的规定,检测原地面含盐量,其目的有:

1、对于挖方路段,确定挖方是否可以利用;。

2、对于填方路段,依据表4的规定,确定土基是否进行换填等处理。

(三)填前碾压

1、地表的植被、盐壳、腐质土必须严格清除后再压实,清表厚度一般不小于30cm。

2、过湿地段应排除积水,挖除表层湿土后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且换填厚度不小于30cm。

(四)选择路基试验段。

对于高速、一级公路路基施工,针对盐渍土的地基处理、路基填筑、隔断层铺设等施工工艺问题铺筑试验路段。

试验路段应选择在有代表性的盐渍土地段,该试验路段最好包括合同段的大部分施工工艺,否则要增加试验段,以全面反映路基施工情况。试验段长度在200m左右为宜,试验段过短,不利于安排机械化施工,不能真实反映施工情况,试验段过长,会增加试验段的施工时间,影响整个施工进度。

试验段施工,做好各项施工记录,施工准备工作要充分,目的是确定最佳的施工机械组合、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程序、填料中水分的损失、洒水方法等。试验路段完成后,编制总结报告,以指导路基工程大面积施工

(五)路基施工与控制。

1、闷料。

根据测定的填料的天然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在料场进行洒水、拌和、闷料,闷料时间一般不小于24小时。

料场闷料有以下优点:

(1)填料集中洒水、拌和,含水量相对容易控制,填料的质量有保证。因为吐哈地区气温高,水分散失快,考虑到材料运输以及碾压期间水分的损失,料场闷料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3%为宜;。

(2)吐哈地区气温高,施工可用水紧缺,集中闷料用水经济。

2、路基填筑

(1)填料运输。

为保证每层压实后大面的平整度,剔除超粒径填料,在运输车上安置用Φ20钢筋焊成的脊形筛。利用脊形筛剔除超粒径材料,可减少现场清捡人员的数量,又加快施工速度。

(2)填料摊铺。

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填料。运料车与摊铺机械数量配置要合理,确保填料能够及时摊铺及时碾压,防止水分过多散失。水分的散失容易造成不良影响:

a:含水量损失过多,低于最佳含水量,在干燥地区压实困难,增加碾压遍数,而且压实度不容易保证;。

b:水分在蒸发损失的过程中,会将盐份带到土基的顶面,容易在顶面形成盐壳。顶层遇水后强度会明显降低。

(3)路基压实。

a:在碾压之前,先将路基边缘稳压两遍,再分别由两边向中间稳压一遍,然后遵照“先边后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原则进行碾压

b:路基填土应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

c:为防止盐分的转移,路基不宜采用提浆碾压,洒水车洒水必须均匀,不允许有过湿地方,主要目的是补充在施工中表面散失的水分。

d:为防止盐分的转移和保证路基的稳定,路基压实工作安排要紧凑,压实度应尽量高些。

(4)隔断层施工

断层是为了防止水分和盐分进入路基上层或路面基层,其种类有土工布等人造材料及透水性好的粒料。

a:土工布等人造材料。

铺设隔断层时,土基顶面必须平整,且横坡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仔细检查路基的表面,清除坚硬凸出的碎砾石,特别是带有尖角的碎砾石。当隔断层的底面或顶面填料为粗粒土时,其相应的部位铺设保护层,防止土工布类合成等材料破坏。

土工布类材料应全路基断面铺设,不得有折皱,接头处搭接不得小于20cm。铺设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有无破损的地方。

顶层保护层铺筑时,运料车应采取倒卸料,慢慢推进,或者人工倒运摊铺的方法,严禁车辆直接在隔断层上行驶。保护层碾压时,严禁车辆掉头,以免造成隔断层材料的损坏。

b:粒料类隔断层

粒料类隔断层有碎(砾)石隔断层和沙隔断层

断层顶面距离路肩边缘不得小于80cm,同时底高程应高出路边长期积水或边沟水面20cm以上,并设置双向横坡,坡度不得小于1.5%。

断层厚度不小于30cm,上下设置反滤层(碎砾石隔断层)。

反滤层以中、粗砂为宜,含泥量不大于3%,厚度在10—15cm。采用具有渗滤功能的土工织物效果更好。

断层碎石最大粒径5cm,小于0.5mm的土含量不大于5%。

(5)路基排水。

盐渍土地区路基的破坏与水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路基排水对于路基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a:施工排水与路基设计排水相结合,路基两侧不设置取土坑,以免造成积水。

b:桥梁、涵洞位置与天然排水沟渠位置相匹配,使水流通畅,路基上游不得有积水现象,更不能使上游路基遭到冲刷。

c: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天然沟渠形成不明显,上游设置导流设施(导流坝),将地面水引入设计桥涵。桥涵入口处的导流坝,需用浆砌护坡。

d:当地面排水困难,地下水位较高或路基旁有农田灌溉水渠,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或阻截农田排灌跑水。排水沟、截水沟距离路基坡脚不小于2m。

e:如果用排水沟排水困难,在占地允许的情况下,设置蒸发池,以排除地表流水。

f:当路基所处位置有潜水或泉眼时,可设置纵、横盲沟将水引出路基范围。

g:当路基底为软弱土层时,排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则可采用抛填片石,或换填的处理方式。

(6)施工中的检测

a:填料检测

路基施工过程中,随着取土位置的不同,深度的变化,填料含水量、含盐量、最大干密度将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施工中要重视料场材料的检测

对于路床以下的填料,每1000m3随机抽查1组;路床部分填筑,每500m3随机抽查1组。每组取3个土样进行分析。

路基压实度检测时,如果出现超百或按即定的方法(已经适当增加碾压遍数)压实度无法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时,有两种可能,一是材料已经发生变化,二是标准击实试验需要重新验证。需要对填料的组成进行分析,并重新进行标准击实,确定当前材料的最大干密度。

b:压实度检测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按试验检查规程进行,检测频率不得小于质量评定标准。

由于项目处于百里风区,填料含水量在现场基本无法进行测定,即使勉强完成,结果也不够准确。为了解决此问题,现场取出土样后,马上用塑料袋将土样包裹,并在尽快的时间将土样运往工地试验室,以防止水分损失。试验室结果出来后,以电话的方式通知施工现场,这样既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又不影响现场的施工进度。

五、施工中常见的泛盐问题及处理。

(1)当路基填筑高度较低时,由于路基范围内排水不畅,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当水位降低,易溶盐结晶,出现泛盐。在此情况下,做好路基范围内的排水工作。

(2)当路基填筑高度较高时,由于碾压不及时,填料中水分蒸发损失,将盐分带到填筑顶面出现泛盐。

(3)路基碾压时洒水补水,洒水过量,受毛细水的影响,盐分转移,造成顶面出现泛盐。

(4)料场填料含盐量发生变化,含盐量超标,因此出现泛盐。此时要加强路基填料的检查,不合格材料不得填筑。否则工程返工既影响施工进度又造成资源浪费。

(5)路基填筑碾压完成后,未及时进行路面工程施工路基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水分在慢慢蒸发的过程中,在表面出现泛盐。当遇到次情况,将路基顶面铺筑一层30cm厚填料,只需要初压即可,或在路基顶面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并在顶面覆盖20cm厚填料,效果更好。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