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酒器,上流社会的社交工具|醒酒器清洗工具

饮酒文化经常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回顾这些变迁往事,倒也不失为另类的品酒乐趣。

酒器(decanter)作为品尝葡萄酒时的必备之物,本身就有很多话题可谈。

酒器在最初发明时,只是被当作一般容器来使用。

当酒从酒瓶中被倒出来时,会暂时放在醒酒器中,然后再分到各个酒杯之中。

在古时候,很多醒酒器都被制作成家畜的形状,但是已经能从外观上看出是现代水晶玻璃酒器的雏形。

例如山东大汶口文化时代的兽形灰陶(图一,口径5.4厘米、长26厘米、通高21.5厘米)和猪形灰陶(图二,长21.5厘米、通高18.5厘米)。

酒器的功能         社交分酒   1650年后,西方世界的醒酒器进入了玻璃材质时代,演化至今,不仅在造型、装饰等外观上发生了改变,在醒酒器的功能,乃至于社交礼仪也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17世纪,根据当时的餐桌礼仪,葡萄酒瓶是不能放在餐桌上的。

所有的葡萄酒都是在餐桌旁的辅桌上倒入酒杯中,再由侍者端至主桌上供大家享用;用餐完毕后,所有的女士及侍者都会离席,直到这时男士们才开始轻松地享用波特、马德拉酒,不用再受礼仪的约束。

为了表示男士亲密无间的友谊,大家都是直接使用酒瓶倒酒。

由于当时的酒瓶设计得很丑陋,影响美观,因此激发了水晶玻璃的发明者 George Ravenscroft 的灵感,为了将象征男士友谊的容器设计的美观些,水晶玻璃材质的醒酒器由此诞生。

1840年,在英国军队极其细致的准则中,专门规定了倒酒的标准动作――从酒瓶直接倒入酒杯中。

酒器暂时退出了上流社会的舞台。

到了20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后的欧美进入了纸醉金迷的奢华年代。

按照上流社会的餐桌礼仪标准,侍者在倒酒时不用醒酒器,用酒瓶直接倒酒会被视为一种失礼的行为。

从几百年间的演化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醒酒器在饮酒文化中的重要性。

过滤酒渣   水晶玻璃材质的醒酒器发明后,由于其具有的透明性,延伸出另一种实用的功能――过滤酒渣

由于酿酒技术以及长时间的陈放等诸多原因,葡萄酒的瓶底里会有沉淀现象产生,无论出于美观或口感的因素考虑,都要在饮用前将酒渣去除干净。

有经验的侍者在倒酒时能够通过掌握倒瓶的角度及力道,使沉淀物质尽量停留在酒瓶的内壁上,其余酒液则不间断地缓缓流入醒酒器中,这个过滤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很绚丽的桌边秀。

也许仍会有少量的酒渣掉入醒酒器中,但是重复几次这个过程后,几乎可以确认酒杯中有酒渣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醒酒   除分酒、过滤外,醒酒器还有一项最大的功能――醒酒

酒时,酒汁在流入醒酒器的过程中,酒液与空气充分接触,加之醒酒器瓶肚体积比瓶颈大很多,可以促进醒酒器中空气的循环,这种微氧化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呼吸”。

“呼吸”会使酒液变得更加纯正醇美,同时也会散发出更迷人的芬芳。

那么什么类型的葡萄酒需要醒酒醒酒的最佳时刻是多久?对此的解答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这种学术上没有定论的情况,为葡萄酒迷们提供了更多实验乐趣。

通常在陈年的红酒中,因为花青素等物质聚合后会产生酒渣,基于过滤酒渣的目的,使用醒酒器有其必要性,但醒酒的时间长短并无定论。

有一说法是老酒本身就很脆弱,醒酒会使酒氧化过度;又有些专家认为勃艮第的酒比较纤细,醒酒所需要的时间要比硬朗的波尔多酒短。

但是也有很多例外,比如 Romane Conti 这种勃艮第酒王就不能用纤细来概括;而Chteau Margaux 又并非完全硬朗。

况且老酒里面又有年份等其他因素,因此综合很多情况,仍需有经验的酒迷临场判断。

具有多年在国外酒吧工作的经验,目前在上海从事红酒进口的 Simon,则认为年轻的酒最需要醒酒

经过微氧化醒酒的动作,将可使年轻红酒中单宁更加柔顺。

同时由于年轻的红酒窖藏时间不长,在瓶中氧化的时间少,经过适当的醒酒,可让   新酒也具有老酒的风味。

在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及日本颇受好评的葡萄酒漫画“神之�”(念 na,水滴之意)第一册里,有场笔者最欣赏,但是现实中不太可能存在的绝技,主角神崎�有如神迹般的换瓶手势――酒瓶距离醒酒器将近一米的高度,葡萄酒酒液像水柱、又像红色的丝绸般,垂直地倒入酒器的瓶口里,这种既小心又大胆,且华丽的动作绝对让人目瞪口呆。

遇到年轻的好酒,甚至可以做“两次过瓶”(double dcant),例如在下午时,做完第一次过醒酒器的动作,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将酒由醒酒器倒入酒瓶中;等到晚餐时,再将酒由酒瓶倒入酒器中,这就是两次过瓶。

除了红葡萄酒外,酒精度高的白葡萄酒也可以醒酒

因为这种白葡萄酒端出来的时候都偏凉,透过醒酒可以使之升温,同时还会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但诚如葡萄酒专栏作家珍茜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n)说:“我经常对各种白葡萄酒醒酒,不为别的,只是喜欢看它们在水晶瓶中熠熠生辉的样子,真是赏心悦目”。

相关链接   1. 醒酒器挂牌(Decanter Label):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醒酒器里的酒如何识别产地、口味、提供者的问题,简单一个发明就解决了,怪不得葡萄酒大师休・约翰逊(Hugh Johnson)称赞这是英国人对欧洲文化虽小但却极其重要的贡献之一。

2. 醒酒器干燥架:可以让醒酒器自然干燥,醒酒器最难干燥的底部,透过这个方式,可以倒置过来,避免口部与桌面的污染接触,并产生通风的效果。

3.省略 网站。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