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的调研报告|京津冀发展现状

加强京津冀三地区济融合 促进区域济崛起。

[容提要]京津两市是我国北方济发展活跃区域这里既是我国政治化心也是北方济心交通运输发达工业及科技实力突出对外开放程高有着巨发展优势和潜力。

但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这区域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济全球化、区域发展体化、全国新轮区域合作掀起高潮、国编制“十五”规划将区域规划放突出重要位置等宏观背景下加强京津冀区域济融合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济体化步伐将这地区发展成新世纪国济活跃地区显得至关重要。

通对珠三角长三角发展启示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合作现状、机遇和发展思路提出抓住“十五”规划发展良机争取国政策支持以“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区域济融合重要举措。

、国三济圈

()基情况。

京津冀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并列国三济圈

改革开放以珠三角长三角分别成0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国济发展突出亮是国目前济发展区域

近年这三济圈开始了轮全新合纵连横以建立超级都市圈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

珠江三角洲济区位广东省南部毗邻港澳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山、江门、惠州、肇庆九城市组成土地面积5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千万。

00年该区国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95603亿元和77395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9%和9%。

以上海龙头长三角济区包括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即苏南地区)以及浙江省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即浙东地区)共计5沿江城市

总面积00万平方公里人口757万人。

00年长三角以仅占全国%土地面积、59%人口创造了占全国83%国生产总值、6%地方财政收入。

京津冀济圈(亦称“京三角”)指是以京、津核心辅以周边河北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口等城市

00年该区域国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89996亿元和8357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86%和98%。

(二)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崛起启示。

启示区域合作势必行。

其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单靠城市或者国已很难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国加入要区域体化步伐紧跟全球化进程。

其二面对全球制造心东移机会如不重区域发展不吸引外和民营创造软环境必将处劣势地位。

启示二区域济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

0世纪80年代珠三角腾飞主要得益香港辐射香港是由港也是世界济心具有相当高开放和由港粤两地“前店““厂“功能补发展改革开放以香港80%以上制造业移到珠江三角洲香港对珠三角影响力无法替代。

长三角看随着浦东开发上海发展国际化现代化都市战略目标确定瞄准四心整体济抬升对江浙起到明显拉动作用江浙与上海动发展提出主动接轨共打造上海使长三角重振雄风。

启示三用足用政策机遇助区域济加快发展

珠三角改革开放初抓住国深圳、珠海设立济特区契机开国地改革开放先河实现了历史性腾飞。

0世纪90年代国定对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借助国特殊优惠政策跨入了崭新发展期进而带动长三角重新确立龙头地位。

启示四市场济发展区域合作动力产业链拉动区域济动形成济圈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济程仍带有较浓行政区划济色彩主观想把区域划分成什么济区是比较难。

区域市场济发育日渐充分相逐渐具有了合作动力。

近年珠三角长三角政策方面优惠已不很明显但多年建立起市场济制优势逐渐超越了政策作用尤其是以珠三角核心广东济总量仍居全国其综合济实力已超东南亚除印尼外任何国。

珠三角长三角市场化水平全国位居前列形成较产业配套。

珠三角主要分布珠江东西两岸制造业和电制造基地形成了较上、、下游产业配套链如深圳、东莞、惠州到广州制造业走廊以及日趋成熟产供销络。

长三角看上海是企业总部和研发心等企业控制心所地而周边城市群则发展生产、制造等下游环节。

启示五产业结构升级是区域济心发挥龙头作用关键。

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曾唱主角。

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济增长率9%左右而珠江三角洲年增长率达到3%~%直发挥着拉动国济发展作用。

近年外国直接投()投入方面发生了质变化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和金密集产业与以廉价劳动力特征珠江三角洲型济发展模式相比扩、致力产业结构升级长江三角洲型济发展模式已表现出明显优势心城市向现代业、金融、航运和科技研发心方向升级腹地向生产基地方向发展长江三角洲型济发展模式谋通技术和集约型产业全方位地生产从消费品到高科技产品多种产品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簇群”现象产业集高专业化特征显著并形成完整产业链。

启示六区域济体化进程不断提速。

从世界围看全球济体话步伐不断加快而且全球区域发展发补发展模式终都向制性整合发展

国加入迫使区域济体化进程提速。

从国看长江三角洲从年以显现出区域济体化强劲趋势正着手进行深层次合作

长三角“地区初步形成了区域进行沟通和共发展机制从交通、市场、信息、金融、人才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以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国际竞争力。

随着珠三角城市急速膨胀扩张要区域整合近粤港席会议推出珠江三角洲济合作提出通0年到0年把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世界上繁荣和具获利能力心基地。

近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种种迹象表明国正从行政区划界区域竞争向以产业动基础济区域竞争变。

二、京津冀合作现状

北京天津是渤海湾区域两直辖市相距37公里呈现特有“双子星座“态势。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主要包括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口等7城市0世纪90年代环京津地区对河北省济增长贡献率将近60%是河北济发展重要区域

北京是国北方市场天津是北方工业基地。

北京是座传统消费型城市00年末户籍人口363万人暂住人口将近360万人城市居民人可支配收入6元全年社会零售总额78亿元相当天津9倍。

天津是北方重要工商业城市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77亿元北京多3亿元全部0工业行业类天津涉及到有35产业配套能力强工业是全市济发展重要推动力量。

北京“总店”、天津“厂”成企业集团成功运营模式。

北京具有良亚太区域性商心职能又是国教育、科技发达和人才集地方越越多企业选择北京设立总部和企业研发心将天津作生产基地。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300多以总公司名义国开办各级办事处、代表处、国总公司其半以上设北京摩托罗拉、三星集团等型跨国公司纷纷将总部和研发心设北京将其华生产基地设天津

3、天津港成北京和河北货物进出重要通道。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港口与世界上60多国和地区300多港口保持着贸易往天津港历史上就是北京外港和河北重要出海口北京出口总值三成、河北出口总值六成由天津港。

京津教育、科技实力拥有难以比拟优势。

环渤海地区教育密集共有300多所学相当珠三角长三角总和其北京是全国教育心、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科研院所360居全国普通高等院校6所著名高校密集全市每年获国奖励成占全国三分天津有37所专院校具有发展教育产业独特优势。

北京科技费投入居全国首00年北京科技活动费支出393亿元相当天津6倍、河北6倍占全国科技活动费总支出7%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费支出95亿元相当天津7倍、河北65倍占全国7%。

创业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较进展00年末北京拥有孵化器53居全国首00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合成交金额半辐射到北京外全国各地。

5、京津冀区域合作还没有达到珠三角长三角紧密程。

京津冀合作虽然有了定基础些领域合作取得定进展但总体上看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略显松散还不够紧密。

是促进流动、加强融合是区域发展前提。

和完全属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不长江三角洲5城市分属3省市但三地高层访频繁已交通、旅游等领域展开合作浙沪苏交通主管部门各公路规划和城际公路接口方面拿出了初步研究成终实现省际公路接口无缝衔接打下良基础现代化长三角“三高速络都市圈”已雏形初现。

与相比京津冀融合还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劳动力、人才、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还没有很地流动起。

二是龙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与香港和上海作珠三角长三角城市龙头带动作用相比北京天津京津冀济圈双核心城市京津关系摆位还比较模糊京津对河北辐射带动作用还很不足。

三是市场化程不高。

00年北京天津非公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国生产总值比重分别65%和9%河北低0%而浙江非公有制济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比重58%广东53%整珠三角非公有制济占绝对主导地位以企业主京津冀与全国市场化程较高地区相比还有定差距。

据有关部门对北京市00多研发机构调00年北京市共让出00项研发成其部分让到京、津、唐以外地区北京强研发成没能近距离扩散。

珠三角产业集高专业化特征显著形成了完整产业链而京津区域产业链系不够紧密能够企业提供配套不多产业链配套主要是把己地区企业消化。

摩托罗拉除了京津冀数不多几厂其生产少量配件外绝部分零配件产品珠三角长三角

四是投环境有待改善。

从实际直接利用外情况看00年长三角外商实际直接投额占全国35%珠三角占8%京津济圈仅占5%。

从利用情况看近年出现了巨额金舍近远投现象00年上海吸收国投总额5065亿元其设立企业册额多是北京市达99亿元占总量%。

北京流向天津金却并不多近几年北京天津市、县(区)、乡(镇)济合作金额没有超60亿元

五是腹地城市群实力较弱。

多年发展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实力相当具有较强综合济实力。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每隔几十公里就有很工业化现代城市

珠三角看广州、深圳、佛山3市G超000亿元其他城市00~700亿元

长三角看除湖州、舟山两市外其他3市济总量500亿元以上其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6市超000亿元

京津济圈看除北京天津、唐山G超000亿元保定800多亿元以外其他城市多二、三亿元左右。

京津冀地区是很型二元结构城市济差距很总量规模掩盖了总量不平衡城市不发达没有很配套条件核心城市能量很难辐射和发散出这是京津济圈珠三角长三角很明显差别。

三、京津冀合作契机与合作构想。

京津济圈发展现状看核心城市缺乏合理分工和协作北京首都优势、天津港口优势以及河北周边各市和区位优势没能协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尚得到充分发挥。

京津冀区域济体化关键京津要抓住合作契机选准合切入推进区域济加快发展

、加强规划争取国政策支持。

科学区域规划是促进区域增强竞争力有效措施国政策支持是区域济崛起启动这珠三角长三角发展历程得到了证明。

由吴良镛教授倡导以京津融合主基调“北京“方案从学术界和专角京津冀区域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框架提出以北京天津“双核”主轴以唐山、保定两翼疏城市功能调整产业布局方案已00年0月日由建设部审定这是国次规模区域规划活动旨改变京津冀北地区城市发展长期缺乏协调状况。

我市应“北京“方案基础上继续加各方面工作力争取将京津冀区域发展列入国“十五”规划争取更有利政策支持。

、新轮亚太发展结构调整迎契机。

京津冀面向东北亚现阶段韩国、日正进行产业调整目标主要锁定国主要是看重国市场看重国制造业生产加工能力这对隔海相望京津济圈是次良机。

京津既是东北亚连接国北方通道又因其劳动力素质、产业配套能力、科技研发等优势成承辐射节。

截止00年天津韩企业和日企业分别565和385实际利用外分别占全市67%和0%三星、LG、丰田、松下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相继津投建厂。

京津冀产业结构存明显补作用两市省技术、产业上存梯性以及生产要素方面赋存补性京津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水平都高河北并且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进步升级三地地域相连三地交易成和生产要素结合成低廉要加快、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京津济圈流动促进这区域接受韩日产业移并区域实现梯移。

3、“入世”拓宽开放领域金融业发展有可。

国加入业开放带机遇金融体制滞这制约济发展瓶颈有待改变。

天津是国入世业首批开放试城市作业核心产业金融业已成天津发展产业。

天津应谋建立国北方区域性离岸金融市场。

具体操作进程上可以先保税区进行离岸业试然逐步扩稳步前进终形成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市场模式选择上可以先建立离岸业和岸业严格分离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基础上再进行适规模渗漏。

通举可以京津冀规模利用外开辟条简捷、低成新渠道可以增加天津金融机构国际业验培育批高素质专业金融人才以迎接外银行挑战把天津建成以离岸金融业特色金融心奠定基础。

外还可以给地区带税收、就业、房地产和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天津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界声誉和地位从而进步促进天津国际交往与发展

、奥运济前途广阔。

奥运契机正带动京津冀交通、旅游等相关行业共发展

北京将09奥运会前投巨全力改善北京交通拥堵状况目前63公里高速公路将发展到890公里也天津、河北与北京无缝对接提供了先条件。

随着09年奥运会临近北京---这国国际旅游心将吸引越越多游客。

京津冀三地要支持奥运、奥运、发展奥运济创造良济环境。

交通体系方面借鉴京津机场整合验三地港口、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交通等综合交通规划方面做衔接形成合理交通布局。

积极推进区域运输体化更地区域社会济发展终形成国际投青睐“三济圈”。

旅游合作方面可以建立“京津冀”旅游合体以奥运会共品牌积极开展旅游合作和商活动。

充分发挥北京历史名胜旅游、天津近现代旅游、滨海旅游、河北秦皇岛滨海旅游和承德皇林旅游特色旅游优势。

5、以实施五战略举措体积极拓宽济协作领域。

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三步走”战略全面实施五战略要实现战略目标其条基途径就是扩开放把更多金和技术引进。

要以市场导向推进区域济系与协调激发民营企业与城市济活力不断拓宽济协作领域。

天津正进行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打造全新型济带现北京60%以上国生产总值业北京业如何参与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应作京津合作重推进工作。

天津要借助北京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关村技术优势使天津成科研成化基地构建知识型济带做做强优势行业。

机遇与挑战并存。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是当前区域合作必由路面对诸多促进京津冀区域发展契机三地政府要齐心协力相依托优势补共谋合作发展计实现共赢。

要加强理论研究加宣传力以“十五”规划编制契机争取国优惠政策支持构筑区域合作发展总体框架。

力争通合作发展使京津冀济圈五年实现腾飞成拉动我国济“三引擎”。

附环京津部分城市简要情况。

唐山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京、津毗邻是座有年历史重工业城市总面积37平方公里总人口707万00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09亿元

是全国较城市

988年被国院批准沿海对外济开放地区。

唐山丰富是全国焦煤主要产区和三铁矿区。

唐山工业历史悠久基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造纸、食品0支柱产业。

沧州沧州东临渤海、西界保定、北靠天津、南接山东土地面积053平方公里00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5333亿元

油气丰富华北和港原油产量我国各油田分别六和七位其沧州境产量分别约各年产量9%和59%。

沧州是全国四产盐基地。

黄骅港将成西煤东运新通道出海口。

秦皇岛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临辽宁、西近京津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出海口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706万人00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33566亿元

工业初步建成了建材、机电、食品、化工、金属压延等支柱产业旅游济支柱地位突出是外闻名旅游避暑胜地旅游收入已占国生产总值30%以上。

秦皇岛港年货物吞吐量超亿吨是目前世界上能输出港。

廊坊位京津城市面积69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00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5998亿元

以工业主体二产业处济发展得当主导地位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冶金、化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是其优势行业。

承德北靠辽、蒙南邻京、津东和东南与秦皇岛、唐山接壤西与张口市接壤。

面积3953平方公里人口358万人00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000亿元

食品饮、冶金矿山、机械电子、建筑材、化工医药等五行业已成工业支柱产业。

境有著名国皇林──避暑山庄旅游特色产业对济发展起到有利支撑作用。

保定地处北京、石庄、天津三角地带面积09平方公里人口0703万人00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836亿元

是河北省城市和重要工业城市

保定是座历史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有世界化遗产--清西陵、野三坡、白洋淀等著名景区张口地处京、晋、蒙交界处总面积36873平方公里00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7837亿元

张口是河北省重要工业城市具有较工业基础和技术优势现全市有工业企业近万。

张口市还是北方正发展粮食、蔬菜、品、畜牧四基地。

有泥石湾旧石器代遗、明代建筑清远楼、坝上草原渡假村、翠云山滑雪场等独特名胜古迹和旅游景。

相关热词 济合作调研报告现状

4 次访问